《亦梦亦真》引多方热评 !权威媒体、专家学者等纷纷点赞

10月20日-23日,原创音乐剧《亦梦亦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首轮4场演出圆满收官。这部具有时代感、科技感与未来感的音乐剧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了“亦庄力量”,且凭借新颖的题材、精良的制作、独到的叙事风格以及真实感人的故事把近4000名观众吸引到了现场,亦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十余家媒体的热评。

媒体:立意深远 唱响科技自强之音

音乐剧《亦梦亦真》聚焦投身“无人车”创业的年轻人。该剧从科技热点无人车切入,交织出一幅科技工作者、创业者谋求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场景。音乐剧主人公郝杰看好北京亦庄领先的智能网联体系,与海归的大学校友黄涛合伙成立“好运”智能车公司,投身无人智能车的研发与制造,经历各种困难与挑战之后,在首都东南的这片梦想之地找到了希望和未来。

——《中国青年报》

“我们总是把梦想变为现实!”这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口号,也是它的写照。10月20日至23日,以亦庄科技工作者、创业者为题材的音乐剧《亦梦亦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迎来首轮演出,在舞台上演绎了“把梦想变为现实”的激情与感动。

亦庄土地上的生活与梦想

《亦梦亦真》由北京演艺集团和经开区文联联合出品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出。剧中,主人公郝杰与海归的大学校友黄涛成立“好运”智能车公司,他们坚持自主创新、钻研关键核心技术,遭遇种种困难挑战,最终在亦庄这片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音乐剧关注的虽然是科技和创业的主题,但故事大背景离观众并不遥远。编剧许锐与张文潇走访了大量的亦庄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张文潇还把自己在亦庄生活多年的所见所闻写进剧中,观众很容易与故事共情,为“中国芯”的研发投入深切的感情。

台词道出创业者心声

《亦梦亦真》主人公形象,来源于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余恩源。新石器慧通是一家专注无人配送车研发的公司,余恩源介绍,生产无人车产品意味着要打造全产业链,投入巨大,很多人不理解他们当初为何要全部自研,觉得这是一个违背市场逻辑的行为,在最初寻找合作时,很多大供应商因其所需体量太小、想法“不切实际”而不愿提供零部件。

余恩源说,“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始终都在因‘芯痛’而担忧,剧中情节并非杜撰,那种无助是我们的真实感受。”这也是全剧最大的矛盾冲突,主人公的事业发展、“好运”公司的前景、中国科技的自强道路都深深感染了观众。

“感谢亦庄为我们提供的发展平台,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国首家,车路云网图的理念全球首家,还有芯片、显示屏这些智能制造几乎完整的产业链,这给‘好运’的发展注入强力的动能!”这是剧中人物郝杰的台词,也是余恩源作为创业者的心声。

主线很科技支线很温暖

作为一台音乐剧,《亦梦亦真》的音乐设计很有特色,充分运用了钢琴的颗粒感音色。配乐上,动感音符的运用凸显了科技感。剧中还运用了AI演唱及虚拟人物等元素,一台无人车不仅登台表演,还通过技术合成的“嗓音”献唱。刘岩与王凯两位主演的表演各有特色,一个情感细腻,一个具有声音感染力,塑造了国产音乐剧市场上极少出现的科技公司创业者的形象。

除了讲述科技创新,《亦梦亦真》还容纳了很多内容,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如男主角的家庭与情感故事、曾经是程序员的外卖小哥的奋斗故事、急着让孩子相亲的广场舞阿姨的故事等。观众韩先生说,全剧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发生在男主人公家中的情节,“虽然这是个支线故事,但一家三口相互鼓励,与主线故事呼应,在主人公遇到事业危机的时候,夫妻相互扶持,孩子对机器人的热情也启发到他的爸爸,让我觉得很温暖。”

该剧完成在北京的首轮演出后,计划通过巡演深度联动国家级开发区,分批次赴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地演出。

专家观点

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亦梦亦真》展现出音乐剧样式对于前沿领先科技产业题材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智能网联体系、自动无人驾驶车等新体验,让科技前沿与艺术前沿展现出相互融合的魅力。该剧特别透过新生代主人公为了梦想成真而回国创业的故事,赞扬了北京人在建设新时代新北京过程中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剧目在音乐、舞蹈和戏剧三元素的融合中富有力度地凸显出上述题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王一川

聚焦智能行业发展题材很有意义

《亦梦亦真》聚焦科技前沿题材,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之际,选题非常有意义。音乐剧要呈现这个题材也非常不容易,从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以及表演等各个方面,主创主演团队都尽了很大努力。高科技是一个载体,“科技牌”很吸引人,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这方面该剧做了比较大的努力,剧本和唱词写得比较好。全剧时长加上中场将近3个小时,但不让人觉得长,说明很好看,让人觉得欣喜。另外,写科技企业的发展,一定会提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剧中提到这一部分时处理得很恰当,比例和处理方式都比较合适。未来该剧还应该继续打磨和进步,努力奔着超越行业剧和专业剧的方向努力,在艺术上有更细腻的呈现。

——文艺评论家、原总政艺术局局长 汪守德

——《北京日报》

《亦梦亦真》“无人车”登台 “创业者”圆梦。剧中最打动人的不是新颖的无人车,也不是充满科技色彩的炫目舞美,而是通过个体遭遇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以点带面地展现出从亦庄到北京到全中国人民在经历时代巨变、无数考验时的梦与真……其独特新颖、具有时代精神的原创题材;立足人民、关注普通人生活情感和心灵世界的创作视角;动人的音乐和深情的歌词;众多优秀实力派演员用心的演绎;创新使用前沿科技的舞美灯光多媒体技术,让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整体效果,为“大戏看北京”又献上了一部颇具分量的精心之作

——《北京晚报》

此外,人民网、光明网等十余家媒体对《亦梦亦真》均有关注和报道。

专家观点:

超出预期 充满科技与艺术融合魅力

该剧选材新颖,导演、舞美专业,舞台节奏流畅,主要演员表现可圈可点。目前来看,故事存在一定升华的空间,接下来可以继续理清头绪、聚焦主题。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让人充满了期待

——国家一级编剧王宝社

原创音乐剧《亦梦亦真》立足于经开区最有特点的产业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创业者的奋斗史,具有特别的意义。该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多媒体设计都十分用心,实现了高科技感的呈现和视觉上的多元丰富。演员的表演也很精彩,其中一些演员通过参演这部剧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全新的角色,而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部剧会让更多的人对北京经开区生产和生活的现状有新的了解。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任黄凯

《亦梦亦真》超出了我的预期。科技题材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其元素、内容都不太适合以常规思维入戏。但《亦梦亦真》却能够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而且还是以受年轻人欢迎的音乐剧的方式来呈现,这对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实验性。尤其是《亦梦亦真》还会让更多观众对北京经开区,尤其是生活、工作在这里青年人的状态有一定的了解。

——著名戏剧评论家、编剧、导演梧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