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崇明这份商业答卷,优秀!






十年来,崇明商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春华秋实满庭芬芳。


据统计,崇明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64.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3.51亿元。十年间,崇明区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7%的增长率,高了17.01%。


与此同时,崇明区累计的私营企业户数从2012年的1.62万户,增长到2021年的14.95万户(含注册型);累计的从业人数从2012年的8.71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66.25万人(含注册型)。十年间,崇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迅猛。


构建“生态+”功能体系建设




十年来,崇明商业围绕“生态+产业”,发挥县域商业布局优势。基本形成了“城镇核心区布局大型商业综合体、重点城镇布局综合性商超及各类专业市场、一般乡镇布局标准超市及集贸市场、旅游景区和民宿集聚区布局本地特色商品及服务的商业街区专卖店”业态布局。2022年,崇明区城桥镇被列入市级第一批“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实现“家门口的幸福”。



十年来,崇明商业围绕“生态+绿色”,推动实现商业体系可持续发展。在全区建成“1+30”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年均回收量1.2万件;在集贸市场内推动建设并运营“湿垃圾就地处置站”5个;开展窗口“啄木鸟”行动,督查推进全区29个窗口行业实现垃圾分类投放、资源有效利用全覆盖;累计成功创建市级“绿色餐厅”152家。



十年来,崇明商业围绕“生态+民生”,实现商业为民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聚焦民生民心工程,构建崇明区特色“菜市场+早餐网点”格局。全区18个乡镇53家集贸市场累计改造10万余平方米设施,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菜市场”16家,新建或改建区级“生态市集”14家。成功申报“上海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项目”1个;成功创建市级早餐示范网点7家、区级早餐示范网点36家。


构建顶层政策引领激发活力




十年来,崇明商业不断夯实“顶层设计”,找准崇明商业定位,促进消费扩容提质。2015年,县经委先后制定了《崇明县新城商业业态规划》《崇明县集贸市场规划建设和区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2016年,制定了《崇明县商贸服务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崇明区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制定了《崇明窗口行业、集贸市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规划》;2018年,制定了《崇明区集贸市场调研报告》《崇明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19年,制定了《崇明区生态市集建设和管理指南》《崇明区集贸市场绩效管理考核实施办法》;2020年,制定了《崇明区集贸市场、窗口行业创城复评审三年规划》;2021年,制定了《崇明区关于支持早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崇明区商贸服务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上海市崇明区商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文件,逐步照亮崇明商业前行道路。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崇明商业聚焦“诚信服务”,深化商务诚信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助力崇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六年创城期间,累计评选“崇明县优质服务示范窗口”99个、崇明区“市民最满意服务窗口”120个、“市民最满意集贸市场”60个,累计开展26场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全覆盖开展“生态文明修身礼仪百场培训”,累计培训窗口服务从业人员4000余人次;成功申报上海市“诚信兴商典型案例”1个,诚信引领农业新零售高质量发展。2020年10月,区经委在崇明区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中,被评为“杰出贡献单位”。



十年来,崇明商业聚焦“多元共治”,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夯实生态文明“软组织”。区经委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更新7轮双月督查评分细则,委托区市民巡访团对全区集贸市场开展了22轮全覆盖督查,“建、管、用”三方机制并举,提升全区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城桥镇成立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公司,管辖镇区内9个不同类型的集贸市场,成功创建6个标准化菜市场;长兴镇在6个商业街区分别成立了商户自治联合会,商户会员单位867户,入会率达93%,建立“三微工作法”,累计评选了108个“星级诚信经营户”。


打造特色商业地标转型升级




十年来,崇明商业持续推动“转型升级”,有效实现商业“点”的集聚到“面”的拓展。城桥镇从临街传统店铺为主体,到华联、农工商等大型超市为主导,逐渐形成7条主要商业街的基础上,进而转型八一路步行街、建成八一广场,提升西门里社区邻里中心,打造“1952老玖坊”文创生活广场,开创崇明商业新地标。2016年,城桥镇新崇南路餐饮一条街被市商务委评为特色商业街。



十年来,崇明商业持续专注“产业融合”,助推崇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家镇先后建成了名岛生活广场、东滩商务广场和东滩悦意步行街3个商圈以及南北镇区2个商业老街,引进老盛兴、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消费品牌30余个,培育新虹楼、月丞、赤甲皇等知名本土消费品牌10余个。新老商圈配套喜来登、逅院等星级酒店民宿,服务湿地公园、瀛东村等景区周边,赋能中信养老、渔光互补等重大项目,引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花为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十年来,崇明商业聚焦“赋能增效”,充分发挥花博溢出效应。花博期间,崇明本土冠华“cizzle喜时”不锈钢锅具、“施家花厢”水仙花、“大陆公鸡”佳酿、“青草沙”米酒等“崇明制造”、“崇明购物”自主品牌商品,先后成为“花博特许经营商品”。期间,43家花博特许经营企业累计开发了39大品类近350种特许商品。同时,区经委牵头将花博园内89家餐饮单位、园外55家团队餐饮单位、288家中小型社会餐饮单位的餐饮服务信息,在“随申办”上海花博餐饮汇聚页上线,实现“智慧餐饮”。



十年来,崇明商业打造“品牌商品”,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美丽翅膀。后花博时代,区经委、区文化旅游局联合以“好物崇明,花韵瀛洲”为主题,开展崇明花卉主题文旅商品评选活动。其中,位于庙镇的东方国际旗下的玫瑰、牡丹花卉系列商品荣获一等奖。近年来,东方国际在庙镇先后打造了G20花岛宿集—永乐村亚洲园,开展了金秋郁金香花园节、骑士文化生活以及“绘”生活节等主题活动,承办了“崇明的夜 Yeah!”2022崇明乡村夜生活节启动仪式,在夜幕花海光中举办“好物时装秀”,带领游客探寻好物之美。


丰富业态供给打造活力城市




十年来,崇明商业不断丰富“业态供给”,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十年前,市民百姓购物买菜主要以大清早“上镇赶集”为主,服饰百货首选八一路步行街,晚上8点以后崇明商业一片寂寥;十年后,我们出门购物选择丰富多元,1家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4个商业广场(八一广场、联华西门里、名岛生活广场、东滩商务广场)、5条成熟商业街区(八一路步行街、1952老玖坊、绿地新都会、一街区、渔港小镇),24小时全家、罗森便利店通宵购,盒马邻里、多多买菜自提点遍地开花。



十年来,崇明商业充分激活“夜间消费”,展现商业夜经济新魅力。崇明区通过举办“寻味崇明 生活夜市周”、“夜崇明 夜花博 夜生活”、“崇明的夜yeah!”等不同主题“六六夜生活节”活动,挖掘崇明夜间经济消费潜力,打造崇明消费市场亮点。


商文农旅体联动打响崇明品牌




十年来,崇明商业建立消费促进机制,持续打响“崇明购物”品牌。2016年,崇明推进商业领域“促消费、稳增长”“自行车嘉年华”被评为市会商文旅体联动示范项目,“芦穄节”“鱼鲜节”被列为市购物节重点活动。“熊猫电线、大陆公鸡、东明酿造”3个“崇明制造”自主品牌被市商务委先后评定为“老字号品牌”。截至目前,崇明商文旅联动,累计评定20个“崇明好物”,14个“上海礼物”。



十年来,崇明商业持续开展购物节活动,提升“品牌活动”潮流牵引力。近三年累计开展了260余场主题促消费活动“嗨爆”崇明,“1元购、秒杀”等花式重磅折扣“嗨翻”商圈,市集、露营等创新体验场景“嗨享”时尚,先后为优质崇明“首店”进行授牌,触动“首发”经济;为品质商业企业颁发“五五购物节优秀参与奖”,推动“品牌”提升;与花博特许经销企业、电商直播企业代表、青年农场主直播带货达人签订助力“五五购物节、推动促消费”协议,培育“新兴”经济;为“保供应、促消费”贡献者颁奖,鼓励“民生”保供,切实提升崇明区“五五购物节”品牌活动的潮流牵引力、跨界联动力和市场影响力。


品牌电商新兴业态链接美好




十年来,崇明商业聚焦发展“在线新经济”,积极布局品牌商业和电商转型升级链接美好。近年来,区经委组织崇明区8家“崇明制造”品牌企业和电商直播企业牵手形成商家联盟,开展崇明区11直播月活动;智慧岛园区聚焦5G产业方向,引入明星流量IP作为园区代言人。


回望十年,

崇明商业发展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态势良好,

品牌活动和品质商品出新出彩,

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

融合的步伐更加紧凑,

全渠道经营、精准零售等

商业模式渐成发展新趋势。

非凡十年,

崇明商业交出自己的答卷。


资料:崇明区经济委员会

编辑:陆海华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