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史宗风」江西萍乡杞木李氏五修族谱序(一)

陇西李氏西平堂文化研究会会刊《家风?第八期封面

萍乡杞木李氏五修族谱序(一)【1】

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北平大学教授

(湖南)醴南 刘彦【2】

江西萍乡 李雪志 辑录、校对、注释

萍乡杞木李氏,彦母族也。其原本於唐之西平,而系派则以元代居萍西之源公为一世祖。其谱牒纂修於清嘉庆壬戌(1802),重修於道光甲午(1834),三修於同治甲子(1864),四修於光绪戊戌(1898)。自戊戌迄今三十六年矣!其间老者逝,壮者老,少者壮,不知若干人。重以民国以来,战乱相循,祸患剧而彝伦【3】薄。李氏族大,父老忧之,乃有本年五修族谱之举。

主修曙勤【4】前辈函彦,嘱一言为序,彦不敢以谫陋【5】辞。

夫大人之学,胞与为量【6】,岂仅注於一姓之私?王道之治,天下为家,国界尚欲破之,何私於一族?然则兢兢焉以家乘【7】为志,其细甚也。君子曰:“不然,古之治国平天下者,始於家。”《大学》传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家乘所以叙昭穆【8】、别长幼、收宗族、联疏远,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之用者也,则岂仅为一姓一家之私?其与治国平天下之道,如影随形焉。

考我国家族制度之周备,冠於世界。欧美各国,仅有小家庭而无家族,父老兄弟如途人,人伦之教固无过於中国者,而家乘为其灵魂。无家乘,则同族而异姓之,骨肉而秦越【9】之,何亲亲长长之足云?

家乘完美之氏族,尊祖敬宗外,立法详密,子弟贤者有奖,不肖者有惩;水旱灾荒有减糶【10】,鳏寡孤独【11】有赈恤【12】;是非争讼常由族长族贤劝解之,不劳狱吏一讯。至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其余事也。若此,实已成一家族自治之组织,方之欧美地方自治之文明何多让焉。使扩而充之,化全国各氏族而皆然,则国家治矣!安至如今日,无处无匪、无族无匪,致酿全局之乱乎?有政治之责与怀世道之忧者,正本清源,宜凛“家齐而后国治”之训【13】,率天下亲亲而尊祖,尊祖而敬宗,敬宗而收族;使仁孝成风,则奸宄【14】消而民向善,孝弟【15】兴而民有本,礼让生而民知耻。家无犯上作乱之逆子,斯社会无焚杀掳掠之横行,政府何至於清乡剿匪之不遑【16】!为政有本,本立而道生,古人岂欺我哉?苟不揣其本而齐其末【17】,则治丝愈纷【18】,祸乱转不知曷已【19】。此今日我国政教风俗之大忧也。

李氏诸贤,感世变沧桑,人心涣漫,急续修家乘,以勤亲亲长长之劝,得其本矣!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则岂仅为一姓一族之私?是大有功於治术也。

谨以斯言为舅氏诸父老进一解【20】,其以为知言而颔之否乎【21】?至其谱法之严,体例之谨,法戒之详,前贤已言之,毋俟彦渎矣【22】

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十日

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北平大学教授

二十世外孙醴南 刘彦 顿首拜撰

注释:

【1】杞木李氏五修族谱完成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九月。五修谱主修曙勤(光满)公邀请杞木李氏姻亲,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北平大学教授、祖籍湖南省醴陵县美田桥的刘彦先生撰序。

《杞木李氏五修族谱》中的两份谱序原本并未区分(一)、(二),且原标题均仅为一“序”字,但刘彦先生所撰本序排在最前面,本辑录为避免标题重复,特标注(一)以示区分。

序文中括号内的公元年份数字为本辑录添加。

【2】本序作者刘彦先生简介:

刘彦,字式南,1880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美田桥,自幼与其父同读旧学,并在清末醴陵县的考试中一起中榜,“父子同科”在当地传为佳话。

刘彦1907年赴日本留学,研究外交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边读书边写作,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国近时外交史》。

辛亥革命后,刘彦先后担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和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后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为孙中山所倚重。

刘彦在处理政务之余,长期研究中国外交史,出版《欧战期间的中日交涉史》,后将《中国近时外交史》和《欧战期间的中日交涉史》合并,补充修订出版为《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上下卷,还出版《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等著作,以国会议员身份主办《外交评论》。

刘彦后退出政坛,专事外交史研究工作,并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法政大学校长,北平大学、清华大学、朝阳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等校的外交学、法学教授。晚年任北平国民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兼教务长。1941年去世。

刘彦的故乡美田桥位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部,昔日当地人多简称其地为醴南。美田桥距离江西萍乡杞木仅十多公里的路程,两地山水相连,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几乎完全相同,虽然两地民众讲话的语音有些差异,但口头交流完全没有问题,讲话互相都完全能听得懂,所以在江西省萍乡西部的杞木等地与相邻的湖南东部醴陵等地民间素有广泛交流和通婚的习俗。

刘彦的母亲为杞木李氏的出嫁之女,故刘彦在应邀为杞木李氏五修族谱作序时,开篇即写“萍乡杞木李氏,彦母族也。”

【3】彝伦:读作yí lún,意思是常理;常道;伦常;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等。出自《书·洪范》。

【4】曙勤:谱名光满,字彩林,萍乡杞木一世祖李源公的十九世孙。清同治五年(1866)丙寅六月十一日亥时生,民国三十五年(1946)丙戌十一月十一日殁。杞木五修族谱时任族长、五修谱主修。其所做五修谱序见另文“萍乡杞木李氏五修族谱序(二)”。

【5】谫陋:读作jiǎn lòu。释义1.浅陋;2.简陋,粗略。

【6】夫大人之学,胞与为量:夫,文言发语词,表提示。大人之学,即《大学》,成为才德出众、人格高尚者的学问。“胞与为量”出自《曾国藩家书》“君子之立志也,当有民胞物与之量”,北宋张载亦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言,意即视人民为同胞,视万物为同类,非常仁慈,爱及一切物类。本句实为后文家乘与治国平天下之关系论的引语。

【7】家乘:读作jiā shèng。释义:1.原指家事的记录,2.指家谱。

【8】昭穆:读作zhāo mù。昭,旧读sháo。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死后的坟墓以及子孙在祭祀祖先时均按此种规定排列。后也泛指宗族的辈分。

【9】秦越:春秋时,秦国位于西北,越国居于东南,两国相距遥远。后以“秦越”比喻关系疏远,互不关心。

【10】糶:同“粜”,读作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本文“水旱灾荒有减糶”,即遇上水旱灾荒时,将粮米减价出售。

【11】鳏寡孤独:读作guān guǎ gū dú。泛指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鳏:无妻或丧妻。寡:死了丈夫的妇女。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12】赈恤:读作zhèn xù。以钱物救济贫苦或受灾的人。出处:《后汉书·郎顗传》“立春以来,未见朝廷赏録有功,表显有德,存问孤寡,赈恤贫弱”。

【13】宜凛家齐而后国治之训:凛,读作lǐn,释义:肃然敬畏的样子:家齐而后国治:先治理好家业,使家业兴旺才能治理好国家。出于《礼记·大学》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整句表示:应当敬畏于“家齐而后国治”这样的古训。

【14】宄:读作guǐ,意指奸邪、作乱。出处:《说文解字》“宄,奸也。外为盗,内为宄。”也泛指坏人,歹徒。

【15】孝弟,读作xiào dì,释义:亦作“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16】不遑:读作bù huáng,遑:闲暇;不遑:表示没有时间;来不及。

【17】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揣:测度,估量。本:根本。末:末梢,末端。释义:遇到问题不深究其根本实质,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语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18】治丝愈纷:原为“治丝益棼”,此处为化用。意为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

【19】曷:读作hé,何时的意思。曷已: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止?

【20】解:解说,解释。

【21】其以为知言而颔之否乎。其:他们;颔:读作hàn,点头,表示同意;知言:有见识的话。本句意即:他们会认为我写的这些是有见识的话而予以肯定吗?

【22】前贤已言之,毋俟彦渎矣。毋:不要;俟:读作sì,释义:等待;彦:刘彦自称;渎:冒犯,不恭敬。整句话表示:前贤已经讲过,就不用我乱说了。此处为自歉意。

参考文献和生僻字释义出处:

1.《杞木李氏五修族谱》.民国二十二年(1933)九月.上海图书馆馆藏影印本.

2.《西平杞木李氏七修族谱》第一卷.2015年3月.

3.刘彦:以外交史研究著名的外交家.文秘帮网站. https://www.wenmi.com/article/pxif4r0292fl.html

4.在线汉语词典.http://xh.5156edu.com/

5.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6.百度汉语.https://hanyu.baidu.com/

7.汉典:https://www.zdic.net/

(本文发表于陇西李氏西平堂文化研究会会刊《家风》第八期200-205页)




未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

凡夫看世界,坐井观天外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