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颁奖,35人获奖,中国作协首次举办文学盛典(有获奖名单)

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昨晚,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中央歌剧院隆重举行,35位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领受了这一中国文学崇高荣誉。

这是中国作协首次举办以国家级文学奖颁奖典礼为核心的文学盛典,也是彰显文学价值、传递文学力量、拓展文学道路的全新探索。盛典集结了当代文学界强大阵容。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中宣部副部长、文旅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宣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德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盛典。中央宣传思想文化有关单位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文学界老领导、老作家金炳华、李冰、钱小芊、王巨才、高洪波、何建明、张平、陈崎嵘、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李敬泽、吴义勤、阿来、陈彦、莫言、格非、徐贵祥、阎晶明及中国作协书记处同志和各地方作协负责人出席。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7年,每四年评选一次,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大类奖项。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者是——

报告文学奖得主:龚盛辉、欧阳黔森、蒋巍、丁晓平、钟法权;

文学理论评论奖得主:张学昕、何平、张莉、杨庆祥、郜元宝;

短篇小说奖得主:蔡东、钟求是、董夏青青、张者、刘建东;

散文杂文奖得主:陈仓、李舫、庞余亮、江子、沈念;

诗歌奖得主:路也、刘笑伟、陈人杰、韩东、臧棣;

翻译奖得主:竺祖慈、许小凡、杨铁军、陈方、薛庆国;

中篇小说奖得主:王凯、王松、索南才让、艾伟、葛亮。

颁奖典礼上,王蒙和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副镇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为报告文学奖获奖者颁奖,曹文轩和阎晶明为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者颁奖,刘震云和徐贵祥为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格非和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为散文杂文奖获奖者颁奖,阿来和来自大山里的四位小诗人为诗歌奖获奖者颁奖,莫言和黄友义为文学翻译奖获奖者颁奖,铁凝和张宏森为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

蒋巍、张莉、董夏青青、庞余亮、陈人杰、杨铁军、索南才让代表各奖项获奖者发言,他们联系创作实际畅谈人生经历、文学经验、创作思考,分享文学创作之路上的故事,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作家昂扬向上、勇攀文学高峰的风采。

报告文学奖得主蒋巍在72岁时翻山越岭走进村寨等脱贫攻坚主战场,用近两年时间绕全国一圈,由衷感慨“如画江山、美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新最美最广阔的画卷”。他说,对作家而言,出发是最美的姿态。文学理论评论奖得主张莉表示,优秀批评家有如时代的“持微火者”,有温度、有情感、有个性、有发现,既是文学的知音,也是作品和作家的知音。短篇小说奖得主董夏青青表示,她和每一位作家一样,希望在新征程上用情、用力书写令人振奋与感动的角色和故事。散文杂文奖得主庞余亮在基层写作多年,他说:“表现真善美,具有时代性和人民性的好作品一定会得到读者的喜欢,根植于生活的文学,必将结出神奇的果实。”诗歌奖得主陈人杰谈起自己援藏十年的感受,表示自己留在雪域高原的脚印是个体生命向辽阔世界的致敬,所写的诗歌是跟大地建立起的联系,是为一个伟大时代献出的声音。翻译奖得主杨铁军现场提出“译者何为”的问题,他认为,文学翻译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最根本的人生伦理,即在承认不完美的前提下创造完美。中篇小说奖得主索南才让出生在蒙古族牧民家庭,他说,是鲁迅文学奖这道文学之光,给了他灵魂最温柔的投射,今后要继续书写草原的辽阔和深邃,书写草原上可信可爱可敬的人民。

颁奖典礼“文”与“艺”联动,歌曲《新征程,我们一起远航》、情景歌舞《文学里的青春》、舞蹈《珊瑚颂》、歌曲表演《大山里的小诗人》、舞剧选段《敦煌飞天》、朗诵《回延安》、歌曲《不忘初心》等节目呈现文学风雅,让艺术舞台绽放出文学光芒。颁奖典礼通过湖南卫视、北京卫视、芒果TV等电视台联合直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央视频、晨视频以及爱奇艺、优酷、腾讯、快手等同步转播。

颁奖典礼还特意安排“致敬编辑”环节,感谢为中国文学作出无私奉献的广大编辑们,马天牧、李黎、李伟长、李亚梓、吴越、赵萍、季亚娅作为获奖作品责任编辑代表上台,接受致敬。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