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补”即将退场,市场、车企怎样应对?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这项延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在“国补”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加上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迅猛发展,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成功完成换道超车,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全球产销量第一,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那么,即将退场的“国补”政策,

将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带来怎样的影响?

市场、车企准备好了吗?

▼市场篇




2000亿元财政补贴,

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
回溯新能源汽车“国补”历史,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决心,以及实施“国补”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的巨大成果。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首次颁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选定上海、深圳、杭州、长春与合肥五座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后续增加北京;2013年9月,四部委正式印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补贴阶段并延续至今,同年新能源汽车开始免征车辆购置税;2015年4月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于享受“国补”的新能源汽车制定了更细致的规则。
根据“AutoReport 汽车产经”消息,截至目前国家已经确定支出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高达1486.59亿元,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达313.21万辆,同时最近两年的补助尚未核准、此前几年也还有许多待核准的应发补助款项,因此待所有补贴核准完毕,“国补”发放总额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而巨大的投入也带来了与之相匹配、甚至超出预期的收获——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28万辆,增长率超过100%,如无意外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国产新能源汽车已成功打入海外市场。今年1-10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带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大国。其中,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自主车企,在今年加速了包括对欧洲市场等在内的全球主流市场的布局,参与全球竞争。

“国补”退场,
不等于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结束
对于已实行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之前发文,例举了“国补”为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的包括推动乘用车减碳环保、推动电动车产业链崛起、推动上游产业链及早布局、推动自主品牌崛起等在内的十大贡献。
而面对“国补”的即将退场,崔东树则表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能源汽车要走向市场化,退出是必然的趋势,而之前较高的补贴额度也对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
另一项数据则显示,2021年不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超过50%,而补贴在车企新能源收入中的占比则下降至5%~15%。说明“国补”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已经减弱,适时退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有助于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当然,购置补贴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结束。例如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将延续到2023年年底,届时预计还会有新的跟进政策。而更关键一点在于,要继续打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环境,让新能源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比如进一步完善充电、换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等。
总体来看,尽管新能源汽车“国补”即将退场,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车企篇




“国补”退场临界点,

涨价、保价、降价、限价各自出招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进入退场倒计时,近期各大汽车企业也开始频频出招,涨价、保价、降价、限价……争取在2022年最后一个销售周期获得更多的订单。
尽管奔驰的新能源车型并不在“国补”范围内,但为了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在11月上旬梅赛德斯-EQ序列就宣布从11月16日起进行价格调整,纯电EQE、纯电EQS、全新AMG EQS 53等车型官方价格大幅下调,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而作为在2022年持续发力并抢占车市头部位置的比亚迪汽车,则在11月23日宣布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但明确规定“2023年1月1日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吉利汽车也提前承诺,在2022年12月31日24:00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可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车型包含几何G6、几何M6、几何A、几何C、几何E、吉利星越LHi·P增程电动、吉利帝豪LHi·P、领克01 EM-P、领克06 PHEV。言下之意也很明显,明年的政策和价格肯定会有一定的变化。
另外,埃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受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到期和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两方面因素影响,决定对旗下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上调3000至8000元不等,但在2023年1月1日前已支付排产定金的客户则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粗略统计,其它包括小鹏汽车、飞凡汽车、欧拉汽车、极狐汽车、长安深蓝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也纷纷出台政策,表示在2022年12月31日前交付定金的客户不受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到期的影响。
实际上面对“国补”的退场,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当然,出台的各类政策归根结底是希望刺激终端市场的消费,而明年的“涨价预警”也是为了让持币待购的消费者缩短犹豫期,提前锁定订单,为2022年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冯小倢 全媒体中心记者 眭实 赵俊羽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张可

责编 | 申涵兮

审核 | 开永丽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