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财政补贴,
回溯新能源汽车“国补”历史,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决心,以及实施“国补”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的巨大成果。2010年6月1日,财政部首次颁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选定上海、深圳、杭州、长春与合肥五座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后续增加北京;2013年9月,四部委正式印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补贴阶段并延续至今,同年新能源汽车开始免征车辆购置税;2015年4月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于享受“国补”的新能源汽车制定了更细致的规则。根据“AutoReport 汽车产经”消息,截至目前国家已经确定支出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高达1486.59亿元,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达313.21万辆,同时最近两年的补助尚未核准、此前几年也还有许多待核准的应发补助款项,因此待所有补贴核准完毕,“国补”发放总额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而巨大的投入也带来了与之相匹配、甚至超出预期的收获——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28万辆,增长率超过100%,如无意外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国产新能源汽车已成功打入海外市场。今年1-10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带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大国。其中,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自主车企,在今年加速了包括对欧洲市场等在内的全球主流市场的布局,参与全球竞争。
对于已实行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之前发文,例举了“国补”为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的包括推动乘用车减碳环保、推动电动车产业链崛起、推动上游产业链及早布局、推动自主品牌崛起等在内的十大贡献。而面对“国补”的即将退场,崔东树则表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能源汽车要走向市场化,退出是必然的趋势,而之前较高的补贴额度也对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另一项数据则显示,2021年不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超过50%,而补贴在车企新能源收入中的占比则下降至5%~15%。说明“国补”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已经减弱,适时退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有助于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当然,购置补贴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结束。例如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将延续到2023年年底,届时预计还会有新的跟进政策。而更关键一点在于,要继续打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环境,让新能源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比如进一步完善充电、换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等。总体来看,尽管新能源汽车“国补”即将退场,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