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儿,如何防疫?


中医对新冠肺炎的主要看法,离不开湿、浊,脾气虚和寒湿偏盛。“体禀少阳”、长期湿重的孩子,更易感此疫。现今的防疫方法有部分延续了古人的智慧,内外同治。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教授总结了4个简易辟秽方供家长借鉴,在家就能给孩子安排上。


希望看完文章后的家长做好“内外同调”,用好燥湿、补脾气的食疗方,配合主温暖、除恶气的外治法,以固护正气,提高孩子抵御病邪的能力。


早上熏熏屋子


12月6日,专家解读,奥密克戎毒株的毒力已经进化到季节性流感的水平,就是要破除恐慌,往流感的方向去引导。


消毒避疫是应对新冠和流感的上策,积极防疫除了佩戴口罩外,在家还可以用苍术来烟熏消毒

苍术芳香燥湿,为运脾要药,最能除瘴避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苍术)能除恶气,古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故时疫之病多用”。


新冠就属于“时疫”的一种。如果买回来的苍术不好燃,可以在锅里炒一下脱水,点燃后吹灭明火,关闭门窗,熏约20分钟后开窗通风,一周熏1~2次


家长用此法的时候要留意明火,注意安全。


中午加个鸡蛋


很多家长都爱给孩子吃鸡蛋,煮鸡蛋时可以加一把艾草,艾草性温、燥,能回阳、理气血、燥湿,芳香而辟秽

门前“悬艾”的习俗就与防疫有关。如果孩子受寒、流清鼻涕、鼻塞了,可以用艾草煮鸡蛋抗感除邪(食疗方见文末)


下午熬碗药汤


如果用食补来防疫,大体思路也是一样要补脾气、除湿浊。在广州卫健委发布的信息当中,可以知道现在奥密克戎是以风热夹湿为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健脾,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要做好祛湿工作。


给孩子补气,一不能峻猛,二要平和、偏温,广东“粤抗一号”的配伍之一五指毛桃就很适合,祛湿的同时兼顾了补气,脾气充则有化湿之力

五指毛桃偏温,猪脊骨偏凉,搭配以趋平和,有祛湿健脾、补肾益气的功效用五指毛桃煲的汤还会有股浓郁的椰香,大人小孩都爱喝,当然,好喝也要适量,每周1~2次就好。(食疗方见文末)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不要为了祛湿而祛湿,要想明白脾胃才是孩子少生病、少生湿的根本,要用好新四神汤,方中的食药材味甘入脾,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方,脾胃健运,水湿才能正常排出体外。也可以自己制作我的另一条防感抗疫食疗方——理脾补肺方


晚上泡个药浴


石菖蒲也是自古以来防疫的重要药材,能通九窍,化痰涎,醒脾,祛湿解毒。家长可以去药店买菖蒲干品15g,放入1000毫升水中,煮开放温后给孩子泡澡,水须淹没“大椎穴”,泡完24小时内忌食寒食冷饮。如果有明显病症,特别是有热症,建议找专业的中医师调配药浴。

如前所述,疫毒喜湿,如果孩子的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或是便溏、便便粘在便池上不容易洗掉家长一定要注意祛湿


食疗方·艾姜煮蛋


材料:干艾草10g,鸡蛋1个,干姜1g,红糖3g。


做法:鸡蛋、艾草、干姜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把鸡蛋煮熟后,捞出剥壳,再放回药汁中,加入红糖,小火煮20分钟,可根据孩子消化状况考虑是否吃蛋。


功效:祛寒湿、补气血。


宜忌:适用于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食用。蚕豆病可用。


*注意,如果孩子舌尖红、唇红、苔黄、咳黄痰、大便秘结等热症明显时,不用此法。



食疗方·五指毛桃脊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30g,猪脊骨50g。


做法:猪脊骨用开水稍烫后捞出;材料下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祛湿健脾、补肾益气。


宜忌:适用于3岁以上气虚骨弱、湿气重的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用。■


【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医学指导:许尤佳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举报
评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