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时代新征程怀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如何重视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引进人才、如何使用人才等问题。我们要树立“大人才观”,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汇聚、用好各类人才,推动怀化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求贤若渴,真心爱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红利是第一红利,人才竞争是第一竞争。念好“人才经”,必须拿出爱才的诚意,从心出发,用真诚与坚持“外引”“内用”“下挖”人才,用感情、用事业拴心留才,做到求贤若渴、惜才如金。要重视人才,多听人才声音、多闻人才心事;要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干事无忧好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一方面,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做好科普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因材施教,悉心育才。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育环境,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充分发挥“传帮带”制度优势,因材施教引导人才快速适应工作,加速成长。要注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人才成长需求,结合不同人才特点、性格、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不断优化培训方式方法。要注重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不断补齐短板、提升能力,达到事业发展的新需要。
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储备。在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本地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着力选拔和培育本地优秀科研创新人才,在科研资源配置、职称评审、计划入选、荣誉表彰等方面加大对青年人才倾斜力度,助力青年人才成长。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储备,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招贤纳智,倾心引才。人才引进要刚柔并济,刚性引才,注重精准招贤,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培养紧缺高层次人才;柔性引才,注重灵活纳智,通过人才合作、智力支持、人才支援这样的方式,灵活地为我所用。
破“五唯”树新标,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以落实“五溪人才行动计划”为抓手,实施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计划。健全完善柔性引才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关键技术人才需求清单和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机制,培育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年薪制度、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信息库和人才供需动态数据库。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人尽其才,精心用才。以事业留人,唯有以用为本,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能力,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坚决摒弃“论资排辈”“敬而不用”等现象,创造平台让人才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建立人才档案,加强对各类人才的甄别筛选,深入挖掘每个人才的特点优势,精准定位、合理安排,确保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要打破体制身份限制,实施积极灵活的人才编制管理,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给人才更大的自主权、更优的发展平台。改革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推广落实“揭榜挂帅”“经费包干”等制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落实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精神,积极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经费拨付机制不完善、间接费用比例偏低、经费报销难等问题,让经费为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是让人才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
(作者系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副(院)校长 )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