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蒙曼:孩子表现出色,背后常有如此父母
写在前面:
《诗经》里有句话:“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意思是说,男子有才会成事,女子有才反亡国。
这话清晰透露出古人对女性掌握智慧和权力的恐惧。
但,女性能力出众,真的会“祸国殃民”吗?
2022年9月,历史学者蒙曼以“哲妇”为名发表新书,对抗这种历史的偏见。
蒙曼,2007年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长恨歌》等系列节目,产生巨大影响。
2016年起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嘉宾,2021年起担任《典籍里的中国》文化嘉宾。以其深厚的学养、独到的见解与锐利的点评,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实际上,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她的新书《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通过美丽的诗词串联起一部女性政治史,让读者有机会在以男性角色为主导的正史体系之外,看见一代代中国女性翻卷起来的历史风云。
兼具雄心与智慧的女性什么样?
在遭受男权压制的条件下,她们是如何傲立于历史舞台,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的?
这对今天的我们,作为女性和男性,如何把自己的人生活漂亮,如何培养出健康自信的孩子,会带来怎样的启迪?
我代表尹建莉父母学堂《破界对话》栏目,与蒙曼老师聊了聊。
学堂:
据悉您写书时选择的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通过建构这部诗词里的中国女性史,您生出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蒙曼:
中国女性,经过那么久远时光的淘洗,居然还留下了那么多声音。女性群体在比较不利的文化环境中,居然还取得了那么多重要的成就。
我们知道,在正史体系中,女性只出现在两个地方,一个叫做《后妃传》,一个叫做《列女传》。
正史中涉及女性只谈两个话题:第一,她嫁给了皇帝;第二,她以贞洁的方式为社会做出了道德表率。
但看诗词,我们会发现女性的面向实际非常丰富,政治舞台、经济舞台、文化舞台上都有她们的身影。
哪怕在最禁止女性进入的政治领域,她们仍然是非常强悍的存在。
例如,昭君和亲,尽管后世北方草原的主人一直在变——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蒙古人……但所有的北方民族都认为王昭君跟他们有关,她是中原来的使者。
又如,讲到曹皇后,我们会说她影响了三代皇帝。
再如,辽朝的萧太后——宋朝总以为自己是在与辽朝的皇帝打交道,但其实,是在和辽朝的太后打交道。辽朝宋朝共同进入盛世,其实是萧太后在背后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
学堂:
中国女性在历史上是否有一些共通的性格特点、情感期待、命运走向?
蒙曼:
中国古代女性身上共通的一点——她们的情感和命运是围绕家庭的。
《诗经》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古代女性在人生中要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一定要嫁到别人家去。
但她们又对原生家庭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哪怕在出嫁以后,母家遇到困难时,她们都要回来相助。
昭君为什么要出塞?是为了母国的利益。
木兰为什么要从军?是替父从军。
长孙皇后,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对她非常不好,把她赶走,她艰难地成长起来,做了皇后。但等她的哥哥们犯了罪,她还是主动替他们请求皇帝的谅解。
她们共同的出发点是家庭,从家庭出发,走向社会。
女性的家庭情感、家庭记忆,对家庭的深厚的呵护的本能,流传到今天。
学堂:
有一种说法,古代女性其实是没有家的。
小时候,原生家庭免费榨取她的劳动力,让她干活,带弟弟妹妹,长大了出嫁也是为了换取彩礼贴补娘家。
女性为娘家做出了那么大贡献,在娘家却没有财产继承权。
到了婆家呢,别人也嫌她是“外姓人”,也没有财产继承权。唯一的方式是生个儿子,让她的儿子来继承。
蒙曼:
是的,这是事实。
整个世界古代社会几乎都是这样。
我特别同意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对体力的依赖远远高于对智力的依赖。女性在体力上不占优势,所以,在当时的经济舞台上不占主导地位,导致她们在权力的分配上也就不占优势。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女性的压制。但是,用成长的眼光看,女性也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出了她们的独特优势和生存本领。
我们看到,很多女性能说会道,表达能力优于男性,有着很强的共情能力和灵活的社交能力。
在家庭成员的养育、教育上,家庭的管理、种种生活问题的抉择上,女性也很厉害。
为什么?
因为,女性在长久的历史中,一直辗转于自己的小家、婆家、娘家复杂的关系中,她必须发展出与人沟通、与人连接、平衡种种关系的能力。
女性之间聊天,可能从很小的时候聊的话题就是怎么面对丈夫、婆婆、小姑。
而且,中国古代女性不是寄生虫,她们一直在承担劳动,一直承担着生活的功能,也因此一直以母亲的身份,以妻子的身份,拥有着部分话语权。
学堂:
女性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蒙曼:
古代女性在社会中,也会代表家庭去交际。例如,有所谓的“为夫求官,代子伸冤”。
学堂:
但听起来,女性要是想让她的声音被听见,她的意志得到执行,她的影响力得到发挥,必须要通过一个男人——她的丈夫、儿子,或者父亲、兄弟。
蒙曼:
大部分时候是这样的,女性在历史上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像单位的副领导。
学堂:
有句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好像女人想要在世界上发挥作用,唯一的通路就是赢得一个男人的青睐,并驾驭这个男人。
如果失去男人的垂爱,女人就会遭遇生存危机,感到巨大的恐惧。
您怎么看这句话?
蒙曼:
这句话一半对,一半不对。
女性要借助男性的力量——这一半是对的。
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李清照的诗写得比她丈夫好,她丈夫非常仰慕她——
除了这些比较少见的例子,大部分女性的确是通过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的身份介入到社会生活中的。
但还有一半事实是:
如果你只征服了一个男人,那你只做成了一个妻子;但如果你真想改变世界的话,妻子的身份远远不够,你还得有真才实学,有自己的判断和能力。
就像武则天,她如果没有真实的政治能力,怎么可能当上皇帝呢?
她靠“谏言十二事”对当时的政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她和唐高宗并肩作战的时候,唐高宗发现她在政治上很有水平,因此愿意让她晋升:
“在治国上,她是比我的那些儿子强的,因此我希望她来当掌权的太后。”
唐高宗立了个遗诏,要求儿子当上皇帝后必须要尊重太后,才一步步有了后来的事。
学堂:
是不是在过去,不论想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掌握权力,女性要比男性优秀非常多,才能得到同等的机会?
因为大家默认是让男性去坐那个位置的。
蒙曼:
是的。
学堂:
历史上,女性会不会为自己或同类发出鸣不平的声音呢?
蒙曼:
非常多,例如:
李清照:“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到天帝那里,天帝问,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说,我走这一路太困难了,我也学诗,但我空有那么好的句子,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给我发挥的机会。
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我的才艺是出于天然,我不认同男性天生就比女性强。
鱼玄机:“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男性只要会写诗就可以去金榜题名,我恨我的裙子把我写诗的才华埋没了。
近代的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我的心和男人一样刚烈,但因为我是女子,家庭对我形成很多的束缚。
学堂:
您觉得长久以来两性的不平等,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
会不会很多女性,由于从小被灌输男尊女卑的观念,就认同了男性天生比女性优越,然后产生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和限制?
蒙曼:
这种现象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我们做节目,问到一个地理问题或数学问题的时候,如果一位女选手表示她不会,这时,有的主持人或嘉宾老师,就会很好心地安慰她:
“因为你是女孩,你对地理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你答不上来,没关系。”
“因为你是女孩,你没有数学头脑,所以你答不上来,很正常。”
好像是在帮忙,实际上却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我对你是不抱期望、不做要求的”。
这会对女孩形成一种错误的引导,让她觉得我没能把这道题做对,不是因为我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而是因为我是女孩——仅仅因为我是一个女孩,我就是弱的。
学堂:
女孩子怎么去对抗这样无孔不入的偏见呢?
蒙曼:
我们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去呈现女性榜样。
通过女性榜样,让女孩子知道,女性天然在智力方面一点不逊色于男性。
今天的社会,是智力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女性完全可以去建功立业。
学堂:
您的新书名为《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其中“哲妇”出自《诗经》中的“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哲妇倾城”的意思是“女子有才便亡国”,反过来说就是那句通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对于女性掌握智慧和权力,人们一直都很恐惧,一直在想办法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在职场关系、婚恋关系中,有哪些比较明智的做法,可以帮助自己去争取到平等和自由?
您所熟悉的古代女性中,是不是有可供借鉴的榜样?
蒙曼:
先说职场关系,我以平阳公主为例。
平阳公主因为是女性,曾被天然地视为职场上的拖累,更别提被委以重任。
她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叫她们夫妻一块儿去,她丈夫就说,你能不能回老家躲一躲,我自己去就行了,带着你很不方便。
平阳公主怎么做的呢?她说,好呀,你走你的,你不用管我,我一定是安全的。
然后她怎么办?她自己在家乡拉起一支队伍,所有的山头都被拉到她的麾下,组成的兵力比她的兄弟们带领的还要多,然后她跟她的父兄里应外合,建立了大唐。
这就是职场中明智的做法,当别人不看好你的时候,你真的干出个样子来,而不是只在那抱怨,或者追着别人说“我不是拖累”。
你展现出自己的实力,真能解决问题,打出漂亮仗,别人就不会看轻你。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你是一个组织的副领导。
就像长孙皇后,她辅佐唐太宗——一个很强势的皇帝,脾气暴躁。
一次唐太宗赌气在背后大骂魏征:“会须杀此田舍翁!”——
我一定要把这个老农民干掉!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劝谏我,让我很没有面子。
这时长孙皇后怎么做呢?
她穿上一身朝服,去跪拜唐太宗,说:“我祝贺你呀!”
唐太宗问:“你祝贺我什么?”
长孙皇后说:“人们都说‘君明臣直’,你有这么正直的大臣,说明你是什么?说明你是一个明君!明君有容人之量。”
她在提醒这个大领导,你不能容不下下属,容不下意见。
这不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副领导吗?她知道自己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有效地去影响大领导。
所以说在职场,第一是要通过工作结果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第二是当你被放到职场的不同位置时,你能够把这个位置需要你做的工作做好。
再说婚恋关系。
现在大家经常会讨论该上嫁还是该下嫁,冼夫人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不是要上嫁,也不是要下嫁,而是要优势互补。
她选的丈夫冯宝在婚前是朝廷命官,但在当地没有影响力,大家不听他的。
而冼夫人本人是当地少数民族俚人的领袖,有地方实力,但没能得到中央的认可。
所以怎么样?她跟冯宝结婚,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一起发展出了显赫的“冯冼家族”。
通过选择和建立这段婚姻,冼夫人跳出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圈子,带着整个俚人社会走出了比较原始的状态,向前发展。
婚姻是什么?除了爱之外,还要双方承担自己的责任,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把爱稳固下来,然后才能收获持续幸福的生活。
学堂:
从您刚才讲的案例中,我领悟出:
我们女性其实很容易陷入“第二性”的剧情,想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去创造,而是期待别人给予,如果别人没给到,就心生委屈和怨怼。
放到职场中就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抱怨领导不重视、偏心眼,在一些重要的项目上不给机会,等等。
这时如果能像平阳公主那样,不把时间精力耗费在抱怨中,直接起身行动,去把困难和卡点解决,那么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获得相应的回报。
蒙曼:
太对了。
我觉得我们女性要汲取的教训就是这个。
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被放在受怀疑的地位,而受怀疑不是靠你叫喊就可以改变的,是要在实践中展示出你的实力,机会和权力才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来到。
如果你只是停在原地叫喊,可能本来有你的份额,人家都会迟疑该不该给你。
学堂:
在婚恋这一块,我们应该聚焦的不是上嫁还是下嫁,而是聚焦在:
女性要有自己的主体性,了解自己具备什么,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基于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去选择可以优势互补的对象。
而不是根本不认识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跟着别人嘴里简单粗陋的标准左右摇摆,打乱自己的节奏。
蒙曼:
是的。
学堂:
在教育子女方面,您能否给我们举一些可供借鉴的例子呢?
蒙曼:
我先讲一个失败的案例。
独孤皇后,对子女的掌控欲特别强,一定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子女身上。
当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独孤皇后极其喜好一夫一妻制,如果她的儿子不能秉持这个原则,在她心里的打分就非常低了。
她还非常崇尚节俭的生活,儿子要是奢华一点,她就不能接受。
最后她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呢?虚伪的孩子。
因为孩子都看出这个母亲非常强势,又有明显的倾向性,只有照着她喜欢的样子去“演”,她才能满意。
最后谁演得最成功呢?二儿子杨广。他假装对妻子极其忠诚,假装生活极其节俭。
本来大儿子杨勇是太子,但因为杨广更会在母亲面前伪装,母亲就改让杨广当太子,最后杨广(隋炀帝)暴露出荒淫无度的真面目,毁掉了隋朝。
再讲一个成功的例子——孟母。
我们很多人都被孟母择邻的故事打动,于是跑去给孩子买学区房。但这其实不是教育中的重点。
仅仅把孩子带到一个大环境里是远远不够的,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家庭的小环境,父母的日常行为。
孟母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
一天儿子和儿媳妇吵架了。
孟子指责妻子不讲礼仪,他进屋的时候,看到妻子竟然“箕踞而坐”(叉开双腿坐着),就要把妻子休掉。
孟母说:“你要求人家讲礼仪,你自己讲礼仪了吗?你进卧室的时候都没有咳嗽一声,暗示一下妻子你回来了,你是想让人家24小时永远保持彬彬有礼的姿态吗?换成你,你做得到吗?所以是你自己不讲礼仪在先,如果责罚应该先责罚谁呢?”
就这样,她把儿子的婚姻保全下来。
这才是真正明智的母亲,用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处理,教会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失礼,那么你首先不能对别人失礼。
学堂: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中就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以身作则。
自己可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但要求孩子出人头地、成名成家,自己天天刷手机、看电视,但要求孩子全年无休,一到家就规规矩矩写作业。
蒙曼:
是的。
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不是说父母要教孩子多少知识,要能辅导孩子作业。
传授知识、辅导作业,是老师的天职,不是父母的天职。
父母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父母要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成为孩子做人的引导,教会孩子怎么样去面对生活。
而做人的引导是润物无声的。
学堂:
想要培养出自尊自信、有能力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的孩子,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
蒙曼:
首先,父母自己是不是活出了自尊自信?
我们古人讲“三才者,天地人”,把人与天地并列,突出人的尊严。
父母、孩子——都是角色,更本质的是,我们都是人。
做父母,要展现出自己做人的尊严,展现出自己的追求——不是你对儿子的追求,不是你对女儿的追求,而是你对自己人生的追求。
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一点一点让自己更真、更善、更美、更自信——这就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引导。
学堂:
您在镜头前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既表现出丰富的学养、优秀的思辨力和表达力,又体现出稳定自洽的心理品质。
您的这些能力和品质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蒙曼:
学习和思考是日积月累的,这种知识和观点层面的充分准备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有心灵的定力,也就是“稳定自洽的心理品质”。
当你有了心灵的定力,才有可能去认真倾听别人的声音,并给出精准的反馈。
如果别人说什么你接不上茬,或者自己想说什么却词不达意,那代表你内心是不稳定的,你整天非常慌乱,自然没有心理空间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学堂:
确实,很多人现在都活在非常慌乱、非常焦虑的状态中。
核心原因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吧?
蒙曼:
是的,这是你要非常清楚的,否则你就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陷入盲目的攀比,和由此带来的焦虑。
比方,我和一个靓丽的女主持人站在一起,我是要去抢她那份工作吗?是要去展现出她那样的魅力吗?
不是的。
我的定位是一个文化嘉宾,一个老师,我要展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学养,我把自己这份工作做好,把我需要表达的东西稳定地表达出来,就够了。
学堂:
您举的这个例子令我联想到:
我们很多家长只会跟孩子要成绩、要成就,其实是在通过盲目的攀比,把孩子往虚荣、混乱的路上引。
他没有给孩子一个机会,让孩子先去了解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根据自己的定位,自主选择人生。
导致很多孩子变成家长让我干啥我干啥,老师让我干啥我干啥,我自己不知道该干啥。都不清楚自己的长处短处和人生目标,就去跟别人比较,然后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蒙曼:
有句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但我觉得其实是“不怕站,就怕不敢站”。
不论家长还是孩子,人该站住的时候一定要站住一下,去想一想,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
不要脚跑在脑子前头,没想清楚就去做。
把自己了解清楚,才能知道你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
一个人本来可以跳到椅子的高度,他跳到椅子的高度了,这就叫成功。
一个人本来可以跳到桌子的高度,他只跳到椅子的高度,这叫失败。
只要一个人稳定地达到了他的能力和兴趣所能达到的那个点上,就可以了。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期,功利性更强一些,到社会发展得更平衡的时候,人们的心态也会更平和些。
学堂:
你希望大小读者从您的新作《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中收获什么?
蒙曼:
我觉得对男孩来讲,他可以收获这样一个认知:我不是无所不能的。
对女孩来讲,她可以收获另外一个认知:我是可以的。
这个世界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女性其实有很多本领,能做很多事。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那么我想你可以从书中看到中国古人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的,然后思考一下,你可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
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妈妈和女孩子的,也是写给爸爸和男孩子的,每个人都请从自己的本位进行思考,切忌:
做父母的看了书后去替儿女思考——TA如果像人家孩子那样多好,或者做儿女的看了书后去替父母思考——TA如果像人家妈妈那样多好。
我们都从自身去思考,我能找到什么样的榜样和方向?我的定位是什么?我能做到什么?然后去完善自己。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