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故事 | 特别的年三十

作者:喀纳斯小猫

去十道巷子社区报到的那天,是大年三十。此后两年,我们五个“雪都”税务人多了一重身份——“访惠聚”工作队队员。

年三十这个特别的日子,在社区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到岗就兵分两路给社区居民送春联、送福字,给辖区困难家庭送慰问品、送温暖,脚步踩出了别样的忙年节拍,忙得不亦乐乎。

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开始出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时,走在街巷的我们才放慢了脚步。这个时节,西北偏北的雪都(阿勒泰)还是冰天雪地,夜晚更是异常寒冷。白天熙熙攘攘的十道巷子此时略显空旷,月光与冰雪交相辉映,深远的夜空繁星悬垂,感觉更是清冷。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以及突然升腾的烟花,不时地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回到办公室,打开白炽灯,房间地暖好像尚未把空气中的寒意和静默烘热,冷冷清清的。我边脱外套边打起精神说:“咱们把窗花贴起来吧!”

当那些镂空的窗花贴到玻璃上时,瞬间就有了年的味道。那一团火红,仿佛张开了双臂抵挡住了窗外的寒冷,也温暖了我们心底的伤感。

那一天,对于叶队、古丽姐姐、别克、阿远和我来说,可以算是我们人生中最特别的一个年三十。虽然我们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但是,那一刻我们都一样,是“访惠聚”工作队的队员,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聚集在一起,成为了“一家人”。

细心的古丽姐姐趁大家伙儿不注意,“变”出了五彩的糖果和手工馓子;叶队拿出了两大瓶阿比达饮料;我把红苹果饮料、桔子和两大饭盒的饺子从包里掏出来;别克神神秘秘地从桌子底下提起一保温桶的手抓肉;阿远一个大转身,捧出了一大包干果和小吃。

还真是心有灵犀啊!我们不约而同悄悄给队友准备了温暖和惊喜。虽然有点简单,不比家里盘子摞盘子的年夜饭,但在办公桌一一摆上,也像模像样有了过年的仪式感。在隆冬的北疆,在静谧的社区,我们五人体会着别样的辞旧迎新,别样的家的温情,别样的团聚喜悦。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思绪戛然而止。“五号院的下水道堵了!赶紧举起杯子干了这杯阿比达,准备出发!”叶队接完电话说。

羽绒服从衣架上取下来还透着凉气,有人说:“咱们拍个照吧!”大家一拍即合,拍了一张“全家福”,将这个特别的年三十定格在了那一瞬间。

我们匆忙赶到小区,一楼的门面空置已久,下水管道堵了没人发现,污水漫出来把一楼和地下室都淹了。大过年的,遭殃的居民心急如焚,我们也有点懵。凭着以往的生活经验,一边安抚居民的情绪,一边联系业主、找维修工……

业主电话几经辗转才打通,人在外地只能干着急。维修工好不容易才联系到,结果查看了情况后,一句没有工具搞不定,便转身要走。我们见状,想方设法劝其留下来想办法。维修工经不起软磨硬泡,打了一圈电话,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名老乡来帮忙。经过一番折腾,终于疏通了下水。我们几个将污水、污物清理干净。看着鞋子湿透、衣服满是泥点的我们,联户长赛力克大叔说:“太不好意思了,大过年的还让你们辛苦忙活,走走走,家里吃肉去!”在场的居民也纷纷邀请我们去家里吃年夜饭,但我们都一一婉言谢绝了。

”访惠聚“工作队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

回去的路上,我们五人并排走在空荡荡的街巷,话头突然断了线,疲惫让我们说不出话。看着一栋栋居民楼灯火通明,心底却涌起一种莫名的欢喜。阿远起了个头儿,春晚的经典曲目《难忘今宵》便唱开来,“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歌声回荡在巷道里,那么温情。

夜空的星辰明灭闪烁,它们深邃高远,俯视一切,大地上的高低起伏尽收眼底,它们从不吝啬为每个夜行人照亮归途。街道两旁矗立的牛头路灯拉长了我们的身影,它们和岁月一起泛黄,和小城的人们一起生出了皱纹。人们过年也会为它们挂起红灯笼、中国结,我们的歌声应该也会温暖它们的目光吧。

大年初一中午,赛力克大叔和几个居民跑来社区,带来了一大包用花布包裹着的砂子糖饼干、包尔萨克、巴哈利、果酱、糖果等。赛力克大叔说:“我们单元的居民真心地感谢你们,你们真像是我们的亲人啊!”每个字都说的雄浑有力,他那双厚实的大手紧紧包裹住我冰凉的双手,两人相视,热泪盈眶,一切尽在不言中。

煮沸了奶茶,拿出昨夜没来得及分享的美食,铺满了茶几,像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一样,我们和赛力克大叔他们一起聊家常、送祝福。冬日的阳光透过鲜红的窗花耀出斑斓的形状,看一眼便觉得暖一层。

(作者 喀纳斯小猫,本名王珏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协会员,现居新疆阿勒泰市。)

(文中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来源:新疆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娟

审核:崔凯 佘光辉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