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家三口感染“鹦鹉热”! 养鸟人士请当心!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

最近,69岁的成都市民张爷爷(化名)却有些郁闷——自己、老伴和儿子分别因为听力下降、肠胃不适、咳嗽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科室,而后又相继出现了发热的症状。经确诊,他们都患上了同一个病——“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鹦鹉热”与鹦鹉有关吗?如何应对“鹦鹉热”?养鸟爱好者有什么注意事项?

深度挖掘 找出病因

2月初,69岁的成都市民张爷爷有些郁闷,他和老伴、儿子分别因为听力下降、肠胃不适、咳嗽,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

张爷爷本想来医院查查听力为何下降,结果没过几天,自己又开始发热。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永芳在接到会诊请求后,结合患者病情和CT检查结果,发现张爷爷肺部有感染病灶,诊断为肺炎。

一系列排查后,医院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是相对于第一代DNA测序技术而言的新型测序手段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检测),检测锁定了致病“元凶”——“鹦鹉热衣原体”,并连夜为张爷爷展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病?进一步细致询问后,张爷爷回忆:“我孙子喜欢鹦鹉,家里买了6只鹦鹉养着玩,后来有一只死了。”

基于流行病学史,感染科建议张爷爷两位在院亲属也同步接受该病相应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张爷爷的老伴和儿子也患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接受针对性治疗后,张爷爷一家三口病情明显好转,几天后均康复出院。

“鹦鹉热”是什么?哪些人会得?

所谓鹦鹉热又称鸟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也可由带病原体动物传染给人。因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不只在鹦鹉身上有,鸽子、相思鸟等鸟类及鸡鸭等家禽、野生动物均可携带。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在动物间传播,人类经呼吸道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粉尘或密切接触可以导致发病。而病人咳出的痰液或气溶胶也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染,但相对少见。”刘永芳主任补充道。

据介绍,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伴全身不适、食量减少、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可侵犯肺部导致肺炎,出现咳嗽、气促等,该病很容易与感冒、流感、细菌性肺炎等混淆,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肌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若要预防此病,购买鹦鹉等鸟类时,应该向持牌动物售卖商购买,切勿购买来历不明或疑似生病的宠物。饲养禽鸟时也应注意个人卫生,接触禽鸟或可能沾染其分泌排泄物时佩戴口罩,接触后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定期对禽鸟饲养笼器具及饲养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和预防性消毒,保持空气流通。若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头痛、肌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