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劝世
赐齐州李希遇诗
唐朝·吕岩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
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吕喦(796年5月-?) [1] ,或作吕嵓、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岩客子 [3] ,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称吕洞宾,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人 [4] ,道教丹鼎派祖师、妙道天尊。吕洞宾师事锺离权,后曾传道予刘海蟾及王重阳,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 [2] [5] 民间称他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纯阳夫子”、“恩主公”、“仙公”、“吕祖”等。吕洞宾也是“五文昌”之一,常与关公、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

吕洞宾
吕洞宾,神话中的传奇仙人,道家师祖,其一生放荡潇洒,道心坚定,对世事和人心有着独到的见解。其是道家传奇修真者,亦是道家炼丹宗师,既清高孤傲,亦孤独洒脱,既率性真诚,又恪守原则,云游四海,交友甚广,见识不凡。
对官对政对民,既有旁视冰心,亦有悯人之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生真性情,从不掩饰喜怒。一首赐诗,便显得高高在上,不与恶伍,同时又不忘渡人,告诫警世。
《真人行巴陵市太守怒其不避使案吏具其罪真人》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
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
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是人当入世,路遇不平事,古代官员出行,百姓避让,其不避惹太守怒,遭问罪。后被认出,释放,心生感慨,觉得无法同这些人把酒言欢,最终以远去以规避。这真是神仙遇恶鬼,不能斩,恶以避之,无奈之极,愤恨不已。
《闲题》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
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
然而这般人物,也渴望被世人知,被世人认可,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带来了一丝的苦闷,只好洒脱应对。
纵观吕祖的诗词,涉及到专业领域,往往长篇大论,阐明事理,但涉及到政、官、民,往往寥寥数语,且白话居多。一生求道,意志坚定,丹道登峰,这是在专业领域登顶,是专家,是权威。然而,却表现出专业人士的率真和对世道的悲天悯人。
我们现在的部分从政者、专业权威,乃至不少老百姓,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丢掉了率真和专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语出惊人,震碎三观,在自身领域中无所建树,还喜欢以小丑姿态为世人所知。
欺心酒喝多了连自己都欺,贪图不义之财,从不积德行善律己,最终引祸上身,难以善了。然而,利之一字,难挡易腐,陷之难觉,深陷难离,需时时拭明台,使之不染尘埃。
参考资料
- 1 玉溪道人. 纯阳子吕洞宾生年考证[J]. 中国道教, 1996(2):1.
- 2 吕洞宾朗吟过洞庭 .君山区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2022-02-10]
- 3 《岳阳风土记》:先生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先生海州出也。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即有栖隐之志。去游庐山,遇异人授剑术,得长生不死之诀。多游湘、潭、鄂、岳间,或卖纸墨于市,以混俗人,莫之识也。 庆厯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召坐置酒,髙谈剧饮,佯若不知者,密令畵工传其状貌,既去,来日使人复召之。客舍主人曰:先生半夜去矣。留书以遗子京,子京视之,黙然,不知所言何事也。今岳阳楼传本状貌清俊,与俗本特异。
- 4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先生吕喦,字洞宾,号纯阳子。世传以为东平人,一云西京河南府蒲圾县永乐镇人,即今河东河中府也。
- 5 尹志华. 吕洞宾生平事迹考[J]. 中国道教, 2007(4):5.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