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铁路上的蒸汽机车
《津浦铁路上的蒸汽机车》
先看照片,当年的老蒸汽机车










蒸汽动力开创了近代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做为蒸汽动力的代表“蒸汽机车”更是担负起了沟通八方往来,促进经济发展重任,成为了上个世纪的运输明星!
凡有铁路通达之处必有火车。是它们让铁路有了灵气,它们是铁路上飞驰电挚的神物。尤其是铁路干线上更是它们施展能力的舞台!
津浦路开通初始,由英国德国分南北两段分属管理。
南段使用的是大不列颠的机车,共34台(其中有4台来自大不列颠的表亲美利坚)
北段清一色的德意志机车,共计60台。轴式(就是几对大轮,几对小轮,若说轮式,则轴式加倍表示)多为1—3—0;2—3—0。
所谓的津浦路初期,资料上归纳为1908~1914年间。
从津浦路北段看,由于和京奉铁路(北京至奉天,现今的沈阳)接轨,使得津浦路从北而南形成了贯通两京(北京,南产)的铁路大通道。沿线农产矿产丰富,商贾富绅,官员百姓南北往来熙熙攘攘。路线营业额日渐畅旺,这就使得英德两国的小型机车不堪负重,凸显了运力不足与运输需求的矛盾。更让人诟病的是机型落后,样式老旧,操纵不便。而当时过天津至奉天的京奉线上运行的机车是从美国鲍尔温工厂购入的新款,轴式1—4—1;或2—3—1的大型机车。毋庸置疑,该型机车在当时性能是优秀的。
津浦路局开始购入美国鲍尔温工厂的S195型机车10台。轴式1—4—1。这是当年国内体量最大的机车。该型车用今天的话说那就配置高技术新。有风动回动机,空气制动机,宽火室等等。不仅效率高牵引力大而且操作还方便省事。其后又陆续定购20台。这后续20台与前购10台技术参数大抵相仿,只是车体加长200mm,烟囱更高一些。
至此,津浦路局共有各式机车136台。其中北段83台,南段53台。同时又添购了多列蓝钢客车,提升了旅客在旅途中乘坐的舒延性。
同时与京奉铁路联合开行京浦之间的直达列车及特别快车。津浦线在新型机车的加持下繁荣一时。特别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成为民国以来所谓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津浦铁路贡献尤为可圈可点。
在北伐战争期间,津浦铁路上的机车失散严重,部分流散到山海关外。其间奉系军阀张作霖于皇姑屯柳条沟被炸身亡,而张所乘用的车辆就是津浦铁路上被其劫下的蓝钢列车。
1928年局势稳定,津浦全线仅存机车50余台,其中多有毁损,堪用机车仅有20台。津浦铁路营业恢复后,南、北两段机车厂赶修损毁机车,津浦路局並1929年2月又向美国鲍尔温工厂订购10台本路原型机车,由于此型机车煤水车尺寸加大,车体增重,津浦铁路韩庄以北各桥承重所限,津浦路局规定,这款机车往北不过韩庄。
九•一八事变后,流散出山海关外的津浦路局所属机车全部被日军就地扣押,全部转入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为日本的资产。
1937年,七•七事变,为保全资产,民国政府铁道部将津浦铁路最新购入的德国克虏伯大型机车(轴式1—5—1)10台过轨粤汉铁路。津浦铁路余下的36台机车参与抗战运输。是年年底日军攻陷南京青岛两地,南北夹击津浦线,未及撤退的机车,车辆落入敌手。但还是抢运出津浦线及其它各线机车280多台(含津浦铁路上的30台机车)





建国初期,国力不强,百废待兴。津浦铁路上运行的仍然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机车。当然也不仅仅是津浦铁路如此,全国各线铁路上运行的机车清一色的舶来品。可称万国牌,多达一百多种型号,来源于十几个不同国家,高矮胖瘦,老弱病残啥样的都有。车体老化,配件不足,标准各异。维修零件通用性乌可维修性极低。严重约制约阻碍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发展。
1952年新中国自己改进设计生产制造了首台蒸汽机车,命名解放型机车JF1(以ㄇㄎ1型机车为设计蓝本,有兴趣者可翻看编者去年发于头条文章里的“ 形有终而神不灭,薪有尽而火不熄。老火车头 冂丂1,岁月记得你 ”一文)
从1952起至1988年止,全国共有十六家机车工厂参与制造了14个型号9814台蒸汽机车。如解放,友好,建设,前进,胜利,和平,上游等等机型。国产机车以雷霆万钧之势奔驰在全国各条铁路线上,也包招津浦铁路上,这些蒸汽机车为国家建设,为经济发展,为老百姓远行功不可没!
津浦铁路上的蒸汽机车一文引经据典!
津浦铁路上的机车史堪称半部旧中国的铁路被列强瓜分,机型纷杂的屈辱历史,作者提供的史料翔尽难得一见,值得铁粉们一读!图中美制S195机车解放后修复后 先被命名为冂丂1,后来统一为解放1型,大部在济南铁路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