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手抖其实很危险!4个方法,助您远离疾病!

在我们的印象中的老人是什么样子,是颤颤巍巍、步履蹒跚,肢体和手脚也开始不自觉的发抖。手抖乃至于全身颤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虽然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没有直接影响,容易被忽略,但是手抖也可能是身体反应出来的危险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

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会让身体出现颤抖,如果本身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和血管硬化的加重而变得更加频繁。

心理焦虑引起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睡眠也会减少,也会开始面临身边亲人好友相继分离,面对生病和死亡,身体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就会由心理焦虑引起手抖,如果心理焦虑持续强化,不仅会影响睡眠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会出现震颤麻痹,致病原因是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加患有帕金森病的人数也不断上升,症状大多表现为动作缓慢笨拙、手抖、面容呆板、无法从事精细劳动(穿针、写字、整理),在行走时症状明显,容易出现全身僵硬,慌张易摔倒。

老人手抖怎么办?4个方法助您远离疾病!

及时就医:中老年人一旦察觉自己出现手抖症状,并且没有好转,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用脑:脑细胞的衰亡、神经细胞的老化容易导致小脑萎缩,老年人要注意用脑,加强脑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脑力方式(下棋、乒乓球、唱歌、集体排练、广场舞)。

注意锻炼:老年人要注意手部锻炼,手部运动可以健脑,双手交互揉搓,保持手部温热,攥紧手指再松开,反复动作,延缓小脑萎缩。

生活习惯:老年人对于睡眠和营养的要求其实更多,保证睡眠充足,建议中午也要保证1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日常饮食一定要少吃多餐,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均衡摄入,避免辛辣刺激,少吃高盐高糖的食物。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