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收好这份国考面试攻略

1. 了解岗位考情
不同部门、岗位的面试形式、题量、答题时间都不同,如海关从2020年开始陆续采取结构化小组面试。
2. 训练表达能力
① 个人练习
在安静的环境下,以面试考场的流程要求自己,正襟危坐、计时答题,用手机录音、录像全程记录。答题完毕后回听录音,找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正。
② 多人模拟
考场的巨大压力会影响心态,多人练习可以更快适应。找三五个考友,一起进行答题练习,互相指正,共同提高。
3. 学习面试理论
面试怎么考,考什么,不同题目类型如何作答?面试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尽快掌握。
4. 重视历年真题
研究理念真题,学习真题的答题角度、答题内容既是备考的捷径,也是模拟训练的重要素材。考过的真题未必会再出现,但考察的思路会不断重演。

1. 善于倾听他人
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一方面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总结让自己的发言更加全面。不要抢话、插话、争辩。
2. 逻辑清晰
发言务必要有逻辑、有要点,力争让人能够及时理解你的观点、理由,提前列出框架会对你更有帮助。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中心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者漏掉。
3. 声音洪亮
在回答问题时要口齿清晰,声音大小适度,使考官与其他考生能够完整听清你的答案。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尽量避免口头禅,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
4. 有个人特色
有时面试官相同的问题会问若干遍,类似的回答也要听若干遍,会有乏味、枯燥之感。只有具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和个人特色的回答,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

1. 肢体语言
在进出面试办公室时,注意进退礼仪,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面试官示意之后再落座,坐姿和动作要坦率和真诚。不要坐姿歪斜、晃动双腿。
2. 表情管理
面部放松,表情自然,保持微笑,适当与考官进行眼神交流,目光要自然、亲切、真诚。
3. 注重礼仪
进入面试场合时,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开始时打招呼,结束时表示感谢。

1. 女性
服装:正装可搭配普通黑皮鞋。
饰物:佩戴饰物应注意和服装整体的搭配。
其他:选择与自己风度、气质一致的发型。
2. 男性
西装:一般选择深色西装。
衬衫:以白色或浅色为主,面试前应熨平整。
袜子:以黑、蓝为主。
其他:皮鞋以黑色为宜,以舒服大方为度,领带与西装相配,领带在胸前的长度以达到皮带扣为好。
须发:头发整洁清爽,长度以不遮挡视线、不遮耳朵、不碰衣领为宜。面容干净,刮干净胡须。
3. 出发检查
出发前,从头到脚再检查一遍,看扣子、拉链是否扣好、拉好,领子袖口是否有破损,衣服是否有褶皱,鞋子是否干净光亮。

1. 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你充满自信,但仍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待。
2. 进行“脱敏”训练
从能引起你最轻度焦虑的情境开始想象,一有焦虑状态出现,暗示自己“沉着”“冷静”,同时深呼吸缓解紧张,直至镇定。然后想象第二个情境,依次训练。
以下是一些实用面试小贴士
干货满满
一起来看看
↓↓↓

实用面试Tips,你知道几个?
1、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听众与观众不同,短句便于理解和信息接收。
对比一下:
对中华文化形象元素的展示,不是仅局限于视觉符号本身,而是努力将视觉符号与其背后的中华文化意象相融合、相对接、相糅合。
不局限于文化符号,而是探索背后的文化意象,并且努力将彼此融合、相互对接、全面糅合。
2、没有上台讲话经验的小伙伴,试试“停顿+重音强调”,可以增加表达效果。
比如:这些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光彩的文化元素,也应该从“原来”照亮“未来”,写就更多鲜明的中国精彩。
这些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光彩的文化元素,也应该//从“原来”照亮“未来”,写就更多鲜明的//中国精彩。
(//表示停顿,蓝字部分表示重音强调)
3、巧用对比。既可以避免无话可说,又可以防止单向表述的枯燥。
比如:主动融入基层,将“群里吼”变成“实地走”,将“网上领导”变成“布鞋干部”。
4、带入角色情绪。
尤其是人际关系、应急情况题目,真诚表达自己遇到该情况会有自责、焦急等情绪,进而说明能够换位体谅题目中的人物处境,答出来看着诚恳。
5、内容不够,形式来凑,可以用排比句,不一定是精美呼应的句子,仅仅是韵脚一致就很有效果。
比如: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不一定复杂句式,仅仅口感好就会加分。
6、拒绝无效帽子。
比如:
随着xxx的迅猛发展,xxx日新月异 (×)
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我就是信任我 (×)
这个问题必须要辩证来看 (×)
7、别抖机灵。
幽默的底层是恰如其分的智慧,考场不是职场,别活跃气氛。
8、不知道说啥就说关键词。
题干中说“乡村振兴”,可以就着“振兴”去展开,比如标准、风貌、政策衔接,最后再扣回题目即可,“好像说了又好像没有说”,总比啥也说不出或跑题要好。
9、学会“双向奔赴”拆解题干。
题目大,就往小细节说,题干点很具体了,就往大背景去靠,显得有格局。
比如,青春力量,这个题目比较宏观,可以去拆分为青春的奋进、担当、奉献等几个具体维度方便去展开。
10、立场、态度上不能制造硬伤。
有些人际关系题目或者对待群众题目,切忌想当然,比如上访村民不能主观认定来干扰秩序,这是身份对立。
11、如果能确定“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那么请务必对应好“三个方面”,如果又想增加补充,不要说“第四”造成无序感,可以说,“当然,xxx也是不可回避的/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方便自己圆场。
12、思考时长40-50s就是极值了。
超过这个时间,一般考官就会纷纷注目,“请开始你的表演”既视感,瞬时压力更大。
13、一般一场10-15名考生,抽签前五名尽量“展开说说”,7-9名左右会中场休息,最后3-5名同学请保持输出效率,加快节奏,因为你能说的基本上大概率前面考生都说完了,当然,有新鲜角度的另说。
14、创新。
不是刁钻角度,而是就一个话题可以去找新维度解读。如果大方向没有新角度,就去找新论据,讲话金句、诗词鉴赏、历史故事去增加听觉体验,总之就是要考官耳目一新。
15、金句不要造假,不能说错。
信息时代,考官也上网,体制内的很多会议、讲话你掌握的未必有考官多,别当自己是“当代苏东坡”,考官也不是欧阳修。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笼统表述,不指明具体出处。
16、社恐小伙伴,按自己的方式来说话,考官只念题不点评,只当考官不当导师,你的恐惧是反馈型的,现在是单向输出,要学会心理调节就能更好表达。
尝试把文绉绉的逐字稿,自己复述几次,尽量口语化一些,让表达适应一下这种自己能接受的方式,不要硬去贴合面霸的气场,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17、看向考官眉眼位置即可,别紧盯着眼睛,容易造成自己紧张。
18、别留长指甲,无论男生女生。
19、每次练习都要微笑说话,对比听一下就知道,因为肌肉拉扯,会影响表达气息和声调,试试看练成肌肉记忆,一定加分。
来源:@人民日报、半月谈公考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