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成语:假虞伐虢

意思是一个,哈哈!
假虞伐虢(guó,和国一个音,相信很多人实际上不会读这个字),这个成语,我之前一直思考虞国真的这么傻吗?
读了《左传》才发现其中还是有两个细节。
第一,假虞伐虢,晋国是主导,但虞国先下手。我们一直以为这事晋国是主导,当然晋国确实是主导,但实际上真正开干时,是虞国先下手了,《左传》原文“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
所以在整个事情里面,我们一直以为是虞国被欺骗了,原文中还有一句话“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所以整个事情虞国是主动干的,比晋国还早,后面才和晋国一起会师,灭掉虢国,当然准确地说应该是北虢。(文后会细说这个虢国)
第二,晋国用了心理战。晋国想借道虞国时,先讲个故事。
左传原文“冀为不道,入自颠[插图],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
晋国人说了一件应该是之前的事情,当时晋国帮助虞国干了一件事,冀国入侵虞国,“伐鄍三门”,鄍是虞国的城市(服虔认为是晋地,杜预认为是虞地,大部分学者认同后者),所以之前发生过一件事,即晋国早期帮助过虞国,干掉了当年入侵虞国的敌人冀国。

想起一句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 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当国虞国通过晋国的力量,灭掉了冀国,晋国当时送给虞国的礼物,可能晋国标好了价格,借道先灭虢,回来再灭虞。
历史不忍细看,细看颠覆三观。
关于虢国
我引用一下杨伯峻老师书中的注释。
虢国有三个,南北东。
滎泽之虢亭,是东虢;这个成语中说的灭下阳,指的是北虢,下阳在平陆县大阳之南、滨河之北,所以也叫北虢;陕州之上阳,南虢。
东虢,是虢叔所封,南北虢是虢仲地。
成语中所说是北虢,是故都,但也是最重要的,逼近虞国,而且是其宗庙社稷所在地。灭了北虢,这么来看还是比较严重的,相当于老窝被端了。后期晋国再伐虢国,就指的是南虢了。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