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间操花样翻新,桂林中小学大课间活动越来越亮眼
近日,南京一中学课间操跳《快乐崇拜》时,后面三个男孩动作亮眼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有网友留言称“这才是青春的样子啊!”随着“后排男孩”的走红,更多人开始注意到校园大课间。事实上,类似这样的特色课间操在桂林也有。
近年来,为了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我市鼓励中小学课间操创新,戏曲、武术、足球等元素都融入课间操,许多学校还编排专属的活力课间操。那么,我市各学校课间操有那些新玩法?各学校编排特色课间操的初衷是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特色课间操风靡中小学校园
说起课间操,很多人的回忆里,无非就是在音乐声中整齐划一做广播体操。近日,记者走访时看到,如今我市各个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亮点颇多,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花样课间操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到大课间时间,市西南中心校的操场上就显得格外热闹。当《少年中国说》乐曲响起,学生们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竹趣蹴鞠操”。这种将足球与舞蹈相结合的特色课间操,成为学校操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该校校长李莉介绍,学校将校园文化与体育融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锻炼中,给整套课间操赋予了新的内涵,展现了孩子们乐观、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穿山小学,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入场的《跑操铃》到《七彩阳光》广播操、《旭日东升》武术操,再到自编啦啦操《大梦想家》、1分钟徒手跳绳等,整个阳光体育活动环环相扣,组织有序。
今年春季多雨,学生课间活动场地受到限制,如何充分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到及时调节成了西山小学领导班子关心的事。为此,老师们编排了室内手语操《国家》《堂堂正正一辈子》、手势舞《青春修炼手册》、桌面纸杯操《听我说声谢谢你》等,让孩子们无论晴雨都能锻炼身体、休憩心灵。
在崇善小学,一套独具特色的至善礼仪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该礼仪操的乐曲部分源于中国古典音乐,词部分以“善”文化展开,结合国学礼仪动作,同时融入经典诵读。该校副校长丁畅告诉记者,学校开展特色化、个性化的大课间活动,结合“至善”文化,编排了“至善礼仪操”与“道德跑操”等特色课间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经典诵读文化,陶冶学生们的情操。
七星中心校自主创编的花球操《向快乐出发》朝气蓬勃。学生手拿黄色花球,张扬个性,齐喊“快乐出发”的口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流行元素对上学生“胃口”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各学校在创编课间操时把阳光青春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课间操融入了更多现代流行元素,或摇滚或清新,使得形式多样的特色课间操迅速风靡校园。
“传统的课间操动作僵化,学生对这种课间操兴趣不大,有些学生应付了事。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不但起不到锻炼孩子身体的作用,还会助长‘应付心态’。”石油小学体育组组长陈丽萍老师说,与其这样,不如改良传统版课间操,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健身操、武术操、韵律操,以及动感室内操、课桌舞。该校大课间采用“晴雨模式”开展,晴天的大课间主要以传承和发展传统的课间操,雨天以动感室内操、课桌舞为主。这些课间操流行元素较多,歌曲也很活泼,很适合当下的学生们。
说起特色课间操《少年》,穿山中学的同学们都难掩兴奋和骄傲神色。不少同学认为,小学时就做了多年统版课间操,早已成了“老油条”,经常“磨洋工”。自从学校新推出特色课间操《少年》后,大家随着欢快的音乐,一丝不苟地完成动作,感觉很“嗨”!该校体育老师居文玲对此深有感触。她说:“这些学生其实是对原来的广播体操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那不如用他们喜欢的音乐引领,在活动节奏编排上张弛有度,寓教于乐,达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才是他们喜欢的运动!”
兔子舞曾一度成为流行舞。在临桂桂康小学,大课间改进后由跑操和韵律操组成。跑操以方块队形或长蛇队形利用跑道、操场、教学楼空地、校园道路等场地,跑出椭圆、大圆环、小圆环、蝴蝶翅膀等造型,形成了“绕校跑”和“首尾相接来回跑”的大课间跑操模式。跑操结束后再进行韵律操锻炼,低年级以手势健身操为主,高年级以兔子舞和学校自编的音乐操为主。
市第五中学学生引进“戏曲”项目,在戏曲传习及教学方式方法上融入流行舞进行大胆探索,创编了“桂林戏曲特色课间操”,并逐步在全校推广。该校音乐教师樊玲希介绍说,“桂林戏曲特色课间操”融入了时下流行的快节奏动感舞蹈动作,把艺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学校的特色课间操结合了戏曲的特点,我觉得很新奇,很感兴趣,在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缓解了学习压力,还能锻炼身体。”该校学生卢珑丹说。
●多元化课间操增强教育感染力
蓬勃发展的大课间活动,不仅改变了大家对课间操的刻板印象,更是让学生们爱上运动,积极锻炼。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教育部于2021年4月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一直鼓励各所学校以遵循运动规律、达到锻炼效果为出发点,设计各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的校园体育教学模式。为了加强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桂林市教育局2023年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和国防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督导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健康课,落实小学每周4节、初中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小学、初中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将30分钟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统一安排,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我市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体育老师都在开动脑筋,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育人,更实现以真实的情境育人。石油小学体育组组长陈丽萍老师表示,传统的课间操动作简单,变化不多。现在学校的教学理念已发生新变化,课间操走向多元化,通过自编操补充教学,增强了教育感染力,只要学生喜欢,愿意动起来就好。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课间操质量与水平,七星区定期举行学校(幼儿园)特色课间操展评活动。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七星区以特色课间操展评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了校内一小时体育活动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新闻链接
网络上“出圈”的特色课间操
2020年10月,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凭借课间操《舞美敦煌》走红网络。视频发布短短几天,点击量达200多万次。在这段视频中,身穿校服的学生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时不时还摆出反弹琵琶、飞天等动作。敦煌中学的卢老师说,《舞美敦煌》意在借敦煌舞课间操来传播敦煌本地传统文化,同时让学生更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做好敦煌文化的传播使者。
2020年12月8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5000余名学子齐跳《你笑起来真好看》课间操,整齐划一的动作令人眼前一亮。老师表示,学校有学生5000余人,各年级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锻炼,希望借助课间操让学生更为阳光、积极。
2012年4月,福建龙岩二中课间操不做广播操改跳兔子舞的视频在网上蹿红,引发网友热捧。继兔子舞之后,该校课间跳拉拉操的视频在网络上再度走红。龙岩二中的课间操把广播操、兔子舞、拉拉操“换着口味吃”的做法博得一阵叫好声,学生反响不错,其他学校的老师也纷纷来学习取经。
2023年2月,南京一所中学的课间操时间,最后一排的三名男生伴着动感音乐尽情摇摆,活力四射,被网友称作“后排男孩”。课间操以这种方式火出圈后,校方负责人直言“纯属意外”。据介绍,阳光大课间是学校教学的规定动作,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学校专门请体育老师结合流行歌曲创编了许多活力课间操,同时结合南京中考体育的要求做了一些设计,以此增强孩子们的锻炼效果。
来源:桂林晚报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