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宝岛季》制片人:从魏如萱到马嘉祺,每个都是惊喜

继去年的音乐综艺《声生不息·港乐季》(以下简称《港乐季》)取得成功之后,芒果TV和湖南卫视今年继续推出了“续集”《声生不息·宝岛季》(以下简称《宝岛季》),目前正在热播中。

节目邀请张信哲、那英、魏如萱、华晨宇等两岸歌手担任常驻嘉宾,每一期都有不同的歌手担任“飞行嘉宾”,为观众演绎不同年代的台湾地区歌曲;设置了长沙主会场和台湾分会场,两岸进行歌曲共唱和实时连线,还安排了街访环节,展现两岸青年对音乐、生活和文艺创作的看法。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勾起了很多观众的回忆与感动。

和《港乐季》相比,《宝岛季》有哪些创新的表达,又遇到怎样的挑战?节目里全新设置的环节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新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港乐季》和《宝岛季》的制片人、总导演洪啸。

《声生不息·宝岛季》那英队参演嘉宾。

台湾、长沙两地同频录制,凸显文化交流

去年《港乐季》收官之后,洪啸团队就投入到《宝岛季》的筹备之中。在他看来,台湾音乐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在整个华人圈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都毋庸置疑,对现在的年轻人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宝藏歌曲库。而在其他的音乐综艺节目里,台湾音乐也频繁出现,至少占据了大陆音综选曲的一半以上,大部分经典歌曲都被演唱过多次。《宝岛季》要如何突破、差异化,是节目组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在梳理‘台湾音乐编年史’的同时,如何让这一编年史符合观众心中的最大公约数;编年史其实更适合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记录,那如何与综艺节目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在不影响整体历史感的同时保留《宝岛季》的趣味性、综艺感……这些也是在节目制作伊始我们考虑的问题。”

节目中展现的台北后花园阳明山。

《宝岛季》播出后,观众注意到它每期都设置了主会场和分会场。“串讲人”柳翰雅、“金曲分享人”王伟忠作为台湾分会场嘉宾,与长沙主会场主持人何炅一同开启宝岛的音乐之旅。谈到分会场的设置,洪啸表示,《宝岛季》不仅希望能够对台湾音乐的发展脉络、文化渊源进行梳理,也希望能够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提供一个新的视窗,让大家在感受音乐的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宝岛的无限风光。因此节目采取了两地会场的录制模式,在台湾设置分会场。首期的分会场选在日月潭,那是两岸观众都非常熟知的一个台湾景点,像台湾的一张名片。“大家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台湾有这样一个美如诗画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重要的‘通识符号’迅速共情。”

分会场的设置及后续的落地执行给节目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当主会场和分会场嘉宾合唱一首歌的时候。例如第一期节目里,胡德夫在日月潭弹着钢琴演唱《橄榄树》,间奏响起时,一滴墨色滴入画卷把画面一分为二,那英从中间走出来与他合唱。此时,日月潭的景色和长沙现场舞台上的大屏幕重合。“在其他的综艺节目中,这样两地同频的即时性连线是比较少的,我们也是首次尝试,主要是为了凸显出‘交流’的这个想法。”洪啸透露,主会场是与分会场同时录制实时连线,对两地现场执行的即时性要求比较高,在录制前期要反复测试设备,与台湾的工作人员同步沟通,以保证在正式录制时主会场与分会场连线时畅通无阻。

贾培德配音加何炅主持,构成两岸更丰富“对话”

音乐竞演之外,《宝岛季》有不少能让人联想起台湾综艺和文化的环节或“标识”。例如《宝岛季》的金曲分享人王伟忠,就是大陆观众熟悉的台湾电视节目制作人,负责过《康熙来了》、《超级星光大道》等知名综艺节目。洪啸表示,王伟忠作为台湾综艺节目的资深制作人,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虽然他本身不是音乐人,却提供了了解台湾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宝岛季》希望给观众展现的是,我们做宝岛音乐编年史不仅仅只谈音乐,还去探索除此之外那些把我们紧紧牵连在一起的东西,比如说像文化,像节目中有提到过我们共同追过的偶像剧、共同听过的演唱会、有着相同记忆的美食小吃……这些都是两岸观众拥有的共同记忆。通过每个人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东西,来拉近两岸观众之间的距离和沟通,也是我们这一季想要做到的方向。而王伟忠老师就是这些东西很好的见证人。”

《宝岛季》金曲分享人王伟忠。

《宝岛季》里负责旁白的台湾腔男声,是来自台湾的配音演员贾培德。之所以邀请贾培德来担任旁白,是考虑到他的配音旁白是台湾综艺节目里标志性的部分,也是台湾观众和大陆观众共同记忆的一部分。节目组希望用他那极具综艺感的声音唤醒大家的记忆,调动观众的兴奋度,同时也增强节目的趣味性。洪啸说:“贾培德老师的配音,加上何炅老师的主持,构成了‘双声道’——舞台的声音是大家耳熟能详、亲切备至的标准普通话;旁白是我们熟悉台湾综艺里的台湾腔配音,这也构成了两岸间更加丰富的‘对话’,它是有意思的,更是有意义的。”

节目里有一个“声生不息·请回答”的环节,街访两岸的年轻人,调查他们喜欢的两岸歌曲、剧集、综艺、美食等方面,并据此做出排行榜。这一环节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台湾综艺里的“康熙调查局”。王伟忠在节目里感慨说:“没想到会把《康熙调查局》这个形式翻出来,做成这样一个两岸交流的环节,真的要多沟通,把心里话说出来,才能更了解对方,也能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多多调查,听听大家的声音。”洪啸坦言,“声生不息·请回答”的确参考了“康熙调查局”这一形式,节目组把调查的话题从娱乐八卦变成了两岸观众对文化生活的讨论,比如“两岸90后观众最喜欢的歌曲”、“千禧年至今两岸最受欢迎的电视剧集、综艺节目”、“两岸印象最深刻的华语歌手演唱会 ”、“那些两岸观众印象深刻的‘土味情话’”、“两岸青年想推荐给对方的特色美食”、“我的人生BGM歌单”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有趣串联激活两岸观众的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感。

张杰张雨生隔空对唱,运用最新抠像技术

《宝岛季》的每一期竞演都会选择两个年代的台湾金曲进行对决,比如第二期节目就是80年代和00年代的台湾金曲的对决。洪啸透露,《宝岛季》是按照年代来策划主题,以对话的形式编写“台湾音乐编年史”,节目组会从每个年代里重要的歌手、音乐人以及有时代记忆的歌曲中,选择那些耳熟能详但没有被过多翻唱的金曲。具体到每期竞演,节目组会根据“主题限定”分别给每队不同的歌单或者给同一个歌单让两队共同选择,歌单数目不定量。像第二期的金曲对决,80年代的歌曲其实代表了父母辈对宝岛音乐的记忆,而00年代的歌曲代表了年轻一代对宝岛音乐的印象。“80年代 VS 00年代实际上也是一次父母和孩子的音乐对话。之后大家还能够听到90年代以及2010年代至今的经典金曲。”

杨宗纬、张韶涵和夏日入侵企画合作80年代金曲《恼人的秋风》。

第二期节目里,作为常驻嘉宾的张杰演唱了张雨生于80年代发表的一首歌曲,也是他歌唱生涯的代表作之一《天天想你》。唱到结尾部分,张雨生的原声加入,与张杰超时空对唱,《天天想你》MV画面也与舞台上的张杰叠加,令不少观众感到惊艳,#张杰张雨生隔空对唱天天想你# 也因此登上热搜。洪啸透露,《天天想你》的舞台运用了最新在线包实时抠像技术,在歌手张杰身上覆盖了一层张雨生MV的素材内容,使歌曲氛围更具回忆感,舞台呈现更有统一性。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考虑到张杰在十几年前出道的时候就唱过《天天想你》,节目组希望在舞台上以“超时空同唱”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这首歌对于张杰个人的意义,以及张雨生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对于张杰来说,这首歌不仅是16年前他在音乐圈大展拳脚的开始,也饱含了他对偶像张雨生的缅怀和崇敬;张雨生对80年代的台湾音乐来说,是时代的标签,他的歌声代表着那个年代的流行,他的作品直到现在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新鲜问答】

魏如萱台上台下反差感非常强

新京报:节目录制到现在,最令节目组惊喜的嘉宾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吗?

洪啸:每一个嘉宾对于《宝岛季》来说都是惊喜的。像是魏如萱,台上和台下给人的反差感非常强,而且能在不同曲风的歌曲上都表达出个人特色,是特点很鲜明的一个歌手;还有马嘉祺,虽然他是节目中年龄最小的,但是对于80年代歌曲情绪的把控是很不错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年轻的表达,让台湾音乐焕发出新的一些面貌出来,获得年轻一代的喜欢和认可。

魏如萱演唱《你啊你啊》。

新京报:如果每个常驻嘉宾都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你会分别怎么形容他们呢?

洪啸:张信哲可以说是温润如玉。他的歌声还是能够把我们的情绪带回到90年代的“阿哲情歌”里面去;那姐是率真。对于音乐那姐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像《兰亭序》(与马嘉祺合作)时,她很认真地专门去和京剧大青衣学习了戏腔;杨宗纬是氛围活跃能手。与他之前的舞台不同,这次他给大家带来的歌曲都是比较具有活力的,也是他的一次突破尝试;张韶涵是小太阳,在节目里她一直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很温暖的,会帮助年轻歌手;魏如萱是惊喜,不管是歌曲演绎,还是性格,她身上所有的特点都给了节目组非常大的惊喜感;张杰像是歌曲质量保证书,他每一场歌曲的演绎都非常稳;华晨宇是音乐鬼才,大家可以从《舞娘》《高山青》等等歌曲的改编看出,在音乐创作上花花一直是能够给人带来惊喜的;马嘉祺是意想不到的闪光少年,能在他身上看到新生代对于音乐梦想的热爱与追求。

新京报:很好奇后期的飞行嘉宾会不会有一些在大陆拥有很多歌迷的台湾歌手或者乐团,比如苏打绿、告五人等?

洪啸:请大家关注节目,节目中揭秘。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