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较低的肉瘤,免疫治疗给患者多一个选择

如果看不明白后续的专业描述,两分钟看完这段文字即可
病情概述
郭女士2014年3月发现右下牙龈一无痛性肿物,后行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提示软组织肉瘤,倾向间叶性软骨肉瘤或骨外尤文氏肉瘤,侵犯骨组织。
由于已经侵犯骨组织,郭女士于2014年6月25日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将右下颌骨部分切除。
两次手术后,这期间平稳度过了4年,郭女士本以为已经根除肿瘤。
但2018年3月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穿刺病理为软组织肉瘤,证实肺转移。不过在术后近4年才发生转移,说明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较低,恶性程度不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郭女士在半年后行射频消融术处理右肺转移灶。2019年1月复查胸部CT右肺中叶结节较前略小,为射频消融术改变。
科普小知识
尤文氏肉瘤
肉瘤也属于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如骨组织、纤维组织、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如比较常见的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肉瘤和癌症的区别还体现在预后上,肉瘤的发病率远低于癌症,大多数肉瘤更难被提前发现和重视。其次同样作为恶性肿瘤,肉瘤由于样本量少对其研究不如很多常见的癌症那么透彻,治疗方案也相对更少。
尤文肉瘤也叫尤文氏肉瘤、尤因肉瘤(以前或被称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种来源于骨或者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整体人群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新生儿和婴儿病例偶有报道。主要发生于骨盆,股骨,胫骨、肱骨和肋骨,也常出现在骨骼临近的软组织中(如胸壁、臀肌、胸膜腔和颈部肌肉),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

虽然通过射频消融术使转移灶使转移灶变小(未消失),但是如果不进行其他干预,肿瘤极有可能会继续发展。对此郭女士十分担心,偶然的机会下郭女士和家人经朋友推荐了解到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明徽教授的NKT技术,并详细查阅NKT细胞治疗的展示案例,特别希望尝试来降低将来出现新转移灶的风险。
张明徽教授在看完郭女士的病历后,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和判断:
1.患者虽然行两次手术治疗,但依然在四年后出现了肺转移,说明肿瘤依然蠢蠢欲动,未被根治。
2.在发现肺转移灶后患者立刻选择了无创的射频消融治疗减轻了瘤负荷是十分明智的,为后续的NKT细胞治疗创造了条件。
3.减轻了瘤负荷后如果坐以待毙,残余肿瘤很可能卷土重来,接下来需要抑制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进一步发展。NKT治疗是利用强大的免疫细胞杀灭那些但可能残存在体内无法被发现的肿瘤细胞,且基本没有副作用。在减轻瘤负荷后配合NKT细胞治疗,可以获得系统性的长期稳定。

郭女士于2019年4月采用NKT细胞免疫治疗,至今已完成33个疗程(截止2023年1月),期间多次复查未见任何明显肿瘤进展征象,总体评价稳定!
影像方面







肿瘤标志物
2019年4月至2022年11月所查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

结论与点评
郭女士在发现肿瘤时并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术后又出现了转移,后完成射频消融并采用NKT细胞治疗。在治疗的四年的时间里,经过多次随访整体病情稳定未见进展。
来自欧洲的回顾性研究,对1992年至2005年间诊断为尤文氏肉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7例患者接受了常规化疗治疗后,对于非转移性疾病,5年EFS和OS的发生率分别为45%和51%,而对于转移性疾病,这些比率分别为18%和27%。
郭女士的肿瘤因恶性程度高,后有出现转移,通常这种情况已经失去长期生存的机会,但是在多种治疗联合下,郭女士病情得到了长期稳定。在这个过程中NKT细胞免疫治疗在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消灭残余的肿瘤细胞,且可以强化免疫系统,从而为患者获得长期的稳定性。
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个体患者以临床就医为准。
参考文献:
【1】Pruksakorn D, Phanphaisarn A, Settakorn J, Arpornchayanon U, Tantraworasin A, Chaiyawat P, Klangjorhor J, Teeyakasem P. Prognostic score for life expectancy evaluation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bone metastasis. J Bone Oncol. 2017 Nov 3;10:1-5.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