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听不懂的“福建话”,是什么话?

说起狮城新加坡
你会想到什么?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迸发出焕然生机

凭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福建和新加坡
早已结下深厚情谊
所以
福建 + 新加坡 =
一起猜猜看吧↓


01
-点击画面查看答案-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福建味”,其中最直观的就是新加坡华语广泛受到福建话影响。
在新加坡,人们所称的“福建话”一般指闽南语在今天的新加坡华语中,有很多来自闽南语的独特说法:
例如把“七点十五分”说成“七点三个字”;把“线面”说成“面线”,“喜欢”说成“欢喜”等。

新加坡唐人街“牛车水”夜市 图源:闽声文化

而新加坡福建话中的一些词汇,也同样受到了新加坡本土马来语的影响。比如当地福建话中的“呷风厝”就来源自于马来话中的makan angin(意为洋房);新加坡的警察则被称为“马打”,源于马来语“mata mata”,即眼睛的意思。
这些例子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新加坡福建话独特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早期南来的福建先辈与新加坡人民在生活、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也正是这种交融,造就了今天福建和新加坡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


02

-点击画面查看答案-


来到新加坡,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肉骨茶(bak kut teh)。肉骨茶虽然名为“茶”,实际上却是一种炖汤,用药材、大蒜和香料,加上猪肉骨烹煮而成,是新加坡大众喜爱的早餐和夜宵。
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由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风湿病。人们便把一些滋补的中药食材,配上猪骨头或是下水,用中餐的烹饪方式熬煮成汤,既能治病驱寒,又能强身健体

肉骨茶 图源:闽声文化

福建派肉骨茶口感咸香、肉汤浓郁在炖煮的过程中加入了老抽,其富含的鲜味能将肉的甘甜进一步激发出来;此外还会加上八角、当归、桂皮等多种药材、香料,因此药味更浓。

爱茶的福建人也给南洋带去了品茶的习惯,搭配肉骨茶喝上几杯,油腻全消。饱餐之后,泡上一壶家乡茶,别是一番风味。

在新加坡,还可以见到市面上已经踪迹难觅的纸包装安溪铁观音图源:闽声文化


03
-点击画面查看答案-

2008年首播的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曾经风靡中国,不少中国人第一次认识了峇峇(bā)娘惹(baba nyonya)这个特殊族群。但你知道吗?实际上他们与福建的关联亦是密不可分。

远在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五次停靠马六甲,一批华人随之陆续下南洋,其中一大部分原籍福建,他们与当地土族妇女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随着时间推移,中华文化基因与马来族等当地元素相融合,衍生出了娘惹文化。例如在语言上,峇峇娘惹所使用的“峇峇语”就是一种闽南语为主,并混合当地方言的混合语言。

娘惹餐具与娘惹菜 图源:闽声文化

除了语言外,峇峇娘惹在服饰、饮食、婚嫁仪式上,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马来文化的融合。

娘惹文化中,娘惹菜是一道很重要的关卡,每一个传统娘惹都要有一手好厨艺。娘惹菜是使用中国传统烹饪方式,巧妙结合东南亚甜酸、辛香、微辣的香料,再经过繁杂的步骤,制作出一道道美食。


04
-点击画面查看答案-

在新加坡社会,宗乡会馆作为民间组织参与了华人社会诸多事务,为维持华人社会的良性运转,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创建于1840年的福建会馆,是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华人会馆,我们所熟知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就曾长期担任会馆的会长。

2020年,福建会馆第43届理事联合福建基金,共同捐献180万元予新加坡理工大学,为此,新工大将一座连接校园数幢教学楼的行人天桥环圈命名为“新加坡福建会馆协作环”。图源:新加坡福建会馆官网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教育,新加坡华人通过“会馆办学”继承、弘扬了这一优良传统。

百年前,福建会馆就开始致力兴学,连续兴办管理道南、爱同、崇福三校,并津贴新加坡闽侨所办的崇正、丹诏等八校。

著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前身南洋大学就是福建会馆创办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图源:校园官网

福建会馆还连续4年(1930-1934)主导实施新加坡华校会考,直接推动了全马来亚华校会考的制度化。会馆如今管理的6所学校,都坚守着共同的校训——“诚毅”遵循五育并重教育理念,向学生灌输爱国爱群意识,致力于保存和推广中华语言华族文化



05
-点击画面查看答案-

在闽南,有一类特殊的建筑叫做“番仔楼”,建筑样式中西合璧,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多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由闽南的南洋华侨所建。

位于泉州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的林路厝,是新加坡著名华侨建筑家林路于1908年亲自设计建造的,在闽南传统的建筑形式上,巧妙融入南洋建筑装饰风格,使这一建筑群更加绚丽多彩。

林路厝 陈维坤 摄

林路本人在新加坡被誉为“华侨建筑家”,新加坡早期许多标志性建筑都是林路承建或倡建的。

1901年,林路采取中国传统的搭棚法,逐层兴建的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前称维多利亚纪念堂),轰动了整个新加坡,是当时新加坡最宏大的建筑物之一,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音乐厅 图源:新加坡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时事变迁,“番仔楼”已成为百年前闽南人漂洋过海,拼搏奋斗的活生生的固态史书,但福建与新加坡间的建筑交流,仍在进行。

福州人民再熟悉不过的福道,正是由新加坡亚历山大城市森林步道设计师设计,是全国首个钢结构森林步道,比新加坡亚历山大城市森林步道长十余倍(1.6km)。

陈秀荣 摄

2018年,福道荣获新加坡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新加坡总统设计奖”

林双伟 摄

自1821年新加坡开埠之初

第一艘中国商船

自厦门起航开往新加坡开始

福建就与新加坡保持着

紧密的经贸合作、人员往来

近年来

新加坡和福建

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必将推动友好关系

更加紧密

再上新台阶


-END-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资料来源:闽声文化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南安统战微信公众号、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微信公众号等

美编:陈羽晶

编辑:郭金铭 周若楠

审核:陈煜晃 方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