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喉咙有痰,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怎么办?


应该有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会:

总觉得喉咙有痰

但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让人很不舒服

想将它甩掉

可又似乎总甩不掉……


这种情况一般对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就是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如果你也碰到类似的情况

那很大可能就是中医所称的“梅核气”


“梅核气”到底是什么?

得了“梅核气”该怎么解呢?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的医生今天

就带着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何为“梅核气”?


梅核气,指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咽部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出现“梅核气”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郁结、痰气凝滞,导致肝气郁结、痰气互结、肝胃不和所致。


肝气郁结

情绪不畅时症状加重,多伴有心烦郁闷、胸胁满闷或疼痛、善太息、情志抑郁。


痰气互结

患者自觉痰多,咳吐不爽,伴有肢倦纳呆,脘腹胀满,忧思多疑,情绪不稳定。


肝胃不和

伴有嗳气反酸,打嗝,甚则食欲不振。



出现“梅核气”中医外治如何做?


针刺

处方:廉泉、合谷、内关、太冲、丰隆、足三里、期门等。


治疗: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


处方:天突、四关、丰隆、膻中、大椎等穴位。


治疗:艾条进行温和灸。

刮痧


处方:背部及肝经、胃经相关穴位。


治疗:用刮痧板对以上部位进行刮拭。


也可以居家进行自我保健以达疏肝解郁开胸理气之效,详情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视频学习一下哦,到“外治针灸推”视频号观看疏肝解郁篇。


推荐几种食疗方法


玫瑰花陈皮茶

原料:玫瑰花3~ 6克、陈皮10克。

制法: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山药佛手粥

原料:山药及佛手各50克。

制法:山药及佛手放入适量的粳米中加水煮粥。

功效:健脾疏肝理气。


绿萼梅橘络饮

原料: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

制法:开水冲泡,频频饮之。

功效:理气解郁,清热化痰。


厚朴花炒麦芽茶

原料:厚朴花、佛手花、红绿茶各3g,党参、炒麦芽各6g

制法:捣成粗末沸水泡,代茶徐徐饮。

功效:理气消食宽中



合欢花蒸猪肝

制作:合欢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泡浸4—6小时,再将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功效:疏肝理气补中


如何预防“梅核气”的发生?

1

学会进行心理调适,平日做好心理疏导。保持舒畅的心情,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舒畅的心情可以放松咽部的肌肉痉挛状态,会使患者的不适感觉明显的缓解。


2

饮食宜清淡,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及甜食冷饮,戒食烟酒。


3

饮食及作息要规律,配合适量的运动。


好啦

“梅核气”就先说到这里

如果您及您的朋友有疑问

欢迎到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针灸推拿咨询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中药咨询门诊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位于佛山市禅城区新普澜一路1号,门诊部成立于1983年,初期由佛山市有名望的名老中医组织发展起来,以开展中医中药诊治为主要特色,开设有中医内儿科,妇科,不孕不育,肿瘤以及中医的疑难杂症诊治和理疗,推拿,口腔科等科目。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针灸推拿外治科由8名医务人员共同组成。

专科特色:

科室现设有治疗室3间,治疗床位19张,开展中医针灸(传统针灸、黄帝内针、毫火针、耳针等)、推拿(成人及小儿)、艾灸(脾胃灸、八髎灸、少腹灸、八髎少腹灸、督灸、明目灸、脐灸、天灸等等)、虎符铜砭刮痧、特色 药包、拔罐、耳穴、放血、泥疗等多种传统疗法,灵活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肌效贴等多种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

治疗病种:

内科:感冒、咳嗽、常见胃肠疾病、头痛头晕、失眠、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甲状腺结节、焦虑状态、肿瘤术后调理及亚健康调理等;

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不孕、乳腺结节及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儿科:小儿感冒、咳嗽、近视、反复呼吸道感染、积滞、腹痛、便秘、腹泻、厌食、夜啼、汗证、遗尿、抽动症、发育迟缓等;

骨伤:颈肩腰腿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掌指关节损伤、足跟痛、腱鞘炎等;

皮肤:带状疱疹、痤疮、皮炎湿疹等;五官: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耳鸣、眼肌麻痹、动眼及神经外展麻痹等。


挂号指引

关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微信服务号——智慧诊疗——门诊挂号——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门诊部(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中医科(三门诊)或针灸推拿小儿推拿科(三门诊)——选择医生挂号


供稿 |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