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

5月30日,在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的精心组织下,钦州监狱青年警察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展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图为青年警察在凤凰小学上法治教育课。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廖广庚 摄

图为钦州监狱青年警察在仫佬家园安置点,与学生进行普法小游戏。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周诚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31日讯(通讯员 文少涛 刘冬)5月30日,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家园”校外法治教育基地举办“童心飞扬 法护成长”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司法干警以案说法、向少先队员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还通过普法互动小游戏,为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纾解心中困惑。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积极创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汇聚各方力量,帮扶未成年群体。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司法厅党委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变“末端治”为“源头防”,结合监狱职责职能,深入开展“百警进校园 千警结对留守儿童”活动,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监狱系统主题教育“为民解忧办实事”系列行动走深走实。

百警进校 普法宣传“有广度”

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认真贯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在全系统各基层监狱单位选派100名政治素质好、品德优秀、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警察到本地中小学兼任法治副校长及校外辅导员,深入校园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中渡监狱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联合鹿寨地区检察院深入驻地两所学校共同开展“手牵手同绘美好画卷 心连心共建平安校园”结对共建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营造校园法治氛围。截至目前,广西监狱系统共有43名法治副校长、69名校外辅导员。

千警结对 爱心帮扶“有温度”

广西监狱系统科学整合警力资源,在全系统挑选1000名政治素质好、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优秀警察参与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活动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佑洞村、德音村、小长安镇龙腾村、合北村四个定点帮扶村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家园”的中小学生中进行结对帮扶,结对时间为1年。结对警察通过“温情书信”、学业辅导、法治护航等方式,随时关注结对学生动态,并发挥警察心理咨询师力量,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时进行疏导,切实解决脱贫户、监测户在校学生、留守儿童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桂林监狱、贵港监狱、北海监狱、钟山监狱、钦州监狱组织结对警察深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凤凰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举办普法课堂、赠送爱心礼物、开展结对趣味游戏等,为结对学生们送去关怀与温暖。桂林监狱为帮扶一名因家属身患癌症、家庭陷入困境的结对儿童,向全体警察职工发出倡议书,以自愿原则为其捐款,真正将爱心帮扶落到实处。

创新载体 打造阵地“有力度”

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以 “百警进校园 千警结对留守儿童”活动为契机,投入21万元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家园”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由罗城共青团统一组织使用管理,通过对接党群阵地,整合各方资源,按照“团干部+志愿者+社工+青年社会组织”模式运转,设少先队活动室、红领巾民族团结快乐“易站”、心灵驿站、等多个功能区。

少先队活动室设备齐全、环境舒适,为少先队员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辅导的绝佳场所;红领巾民族团结快乐“易站”则是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仫佬族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深入了解仫佬族历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灵驿站依托广西监狱系统20%以上的干警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这一资源优势,通过“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组织志愿者为有心理疏导需要的青少年进行“云联线”,开展“云疏导”,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