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笔记【69】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城里的两个西汉名人,历史的天空因其而明亮。一位谪住太平街的名臣贾谊;一位躺在马王堆里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

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生平并不显赫,暂且不表。而西汉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生前文采斐然,声名遐迩,不得不说。

公元前201年,贾谊(又名:贾生、贾太傅、贾长沙)生于洛阳,18岁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尤其以文章而闻名天下,被河南郡守吴公网罗门下。汉文帝即位后,吴公又推荐贾谊为博士。贾谊的入朝,不光是文华,而是因其政治理论和远见卓识。他的经典之作《过秦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秦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在于仁义不施,以暴虐之心与暴虐之术治理国家,导致了政权倏忽间地崩溃。20岁就进入中央政府做事,虽是虚职,但也不容易,贾谊成为刘汉朝廷中最年轻的博士。他可以对文帝随便上疏言事,率性而谈,慷慨陈词,毫无顾忌和保留。汉文帝每次讨论政务大事,各位老先生还在考虑犹豫之中,贾谊就侃侃而谈,文帝赞赏不已。但贾生似乎有恃无恐,他向文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列侯就国,富商大贾生活骄奢等等,他还要求文帝让他里里外外来打理,这些不懂官场套路的越级建议,结果惹恼了权贵。 当文帝欲破格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不料,在走“民主”程序,征求意见时,招来大的麻烦。打头反对的是列侯周勃等一班重臣,诽谤他“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跟进的则是等待升迁的一班同僚;就是当初极力举荐贾谊的吴公和张苍,也因不愿惹事,不想师生平起平坐,面对诋毁贾谊汹涌澎湃的口水而闭嘴了。被重臣扶上皇位不久的汉文帝,眼见贾谊人脉关系梳理不好,在朝廷推不动了人事。又因他的思想太前卫,不可能重用,为避免招来不必要的伤害,出于对贾生的爱护,讨论文帝便外放他,到长沙王吴著当太傅,辅佐吴著兼老师,位列三公。

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偏远的长沙。赴任的途中,贾谊对贬谪不满,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悼,一蹶不振。又闻长沙气候潮湿多雨,以为自己会“不寿”。他悲观失望,异常郁闷,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在一次乘船渡湘江时,作了千古名篇《吊屈原赋》。 任长沙王太傅三年期间,有象征不祥的鵩鸟(猫头鹰)飞入房屋,贾谊有感而作《鵩鸟赋》。加上《吊屈原赋》,成为骚体赋开山之作。

对贾谊历史的评价,最公正的当数苏轼的《贾谊论》。苏子在评价其一生后叹息道: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里第一次向文人提出了:志、才、量、识的统一观,对于成就一番事业至关重要,实在发人深省。一个人如果仅有远大目标,却无豁达大度的胸怀;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审时度势的识见。就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到头来,什么理想抱负,也将付诸东流。

贾谊虽不是志大才疏,但毕竟年轻,见识经验不足,再加上有某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即如苏轼所指出的“狷介之操”,往往性情偏激、孤傲、气量狭小,以致影响他不能很好地“自用其才”,不能从容地在那些功臣宿将之间周旋应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此一来,他的那些经邦治国的好建议又怎能实现呢?

汉文帝七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又将他召进皇宫。有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贾生》为证: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召回被贬往长沙的贾谊当晚,就与之宣室夜对。看上去,文帝求贤若渴“访逐臣”,3年不见了,贾生光彩照人的才情,众生仍无与伦比。可是,这一幕历史上少见的圣主求贤,风云际会的图景,为什么在诗人李商隐眼里“虚”而“可怜”呢?读到诗的最后一句,我们才明白,文帝不再向贾生询问治国安民之道,而最想知道的是鬼神的本原。看似轻描淡写的“可怜”之笔,却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耐人寻味。狡黠的李商隐在此诗中更多的是自怜,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胸中的块垒。 不久,汉文帝拜贾谊为爱子梁王刘揖的太傅。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汉文帝劝谏。并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一些金句,至今仍有启示意义:“前车覆,后车诫”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 时难得而易失也” “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等等。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后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不久,抑郁而终,时年33岁。一个人的死,就让自己灰心丧气,谁还能指望他成就什么大事?

伟人毛泽东有一首《七绝》评价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真是入木三分。

千年之后,一个深秋的傍晚,唐朝大诗人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诗人只身来到贾谊故居。他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写下《长沙过贾谊宅》名诗:

三年谪臣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悼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故居;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能让古人从地下坐起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寂寥……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杜甫)

才调绝伦的贾生,一生的缺憾在于书生意气,恃才傲物,功显盖僚。“长沙里手”的头角峥嵘,显摆逞能,当其才能、功绩大大超过、压倒一群俯首听命、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同僚时,自然会引来同僚的心里不快、嫉妒直至仇恨。对于有利害冲突、有竞争性的同僚来说,所谓分享别人成功的快乐,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排挤、打击“行高于人”者,不择手段,才会更惬意。纵观古今,概莫能外。贾谊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个人性格的悲剧!(汤江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