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摸不着的十二经络(看了这篇文章一下就懂了)

中医上,有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听起来却又相当有些道理,它就是人体的经络。

中医对经络是这样解释的—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是不是很牛!对我们身体来说,气血很重要,经络在这里起到了运行的作用;身体的脏腑肢节,它可以联络;身体脏器的表里上下内外它又可以沟通;体内各部分活动它还能调节。我突然觉得,如果把它们看做一个家庭,经络就像是一位母亲;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部门,经络就像是一个部门的主管;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城市,经络就像城市里面各个交通要道。

经络包含经脉、络脉以及连属部分。在经脉中其中有十二正经,就是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今天主要说说十二正经。在五脏六腑中,脏(肺、心、脾、肝、肾,有没有惊奇的发现,它们都是实性的器官)为阴为里,腑(大肠、小肠、胃、胆囊、膀胱,又有没有惊奇的发现,它们都是里面可以盛东西的空腔器官,三焦我们单独记忆)为阳为表。当然,除了这五脏以外,还有个需要单独记忆,脏腑中还有个心包(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与六腑中的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互为表里,所以也叫六脏六腑。

从上一段中,我们已经可以在啥都不看的情况下,就能初步知道六脏六腑对应的阴阳了。那什么时候是手?什么时候又是足呢?那么就注意下面一句话:手足•阴经中只看脏不看腑,相反,手足•阳经中只看腑不看脏。说到这里是不是非常清楚名称了。阴经(手面)从外向内分别有太阴、厥阴、少阴,阳经(手背)从外向内有阳明、少阳和太阳。如果看图后,当手掌打开,手心向前,又能惊奇的发现阳经都在身体外侧面和身体后面,而阴经刚好在身体前面和身体内侧面。看下面图就会一目了然。

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医阴阳学说中经络循行的阴阳属性—
  属阳: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如手足三阳经),
  属阴: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如手足三阴经),只有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腹部(提出来单独记忆)。

最后,我们来记下相互对应关系,这个地方结合图会非常容易记,如果你手里有张图,你就拿出来看看。身体前面经络对应身体后面经络,身体外侧经络对应身体内侧经络(脾和胃对应的经络单独记忆,它们俩不对着更像是夫妻结伴而行,而且最开始胃经在外,脾经在里,到了大腿有个穴位叫髀关穴往上走后,他们就相互换个位置了)。

写到这里,大家对于十二经络的手足、阴阳、脏腑表里都应该清楚了吧?

举报
评论 166
  • 请教一下,三焦是什么?实物可见吗

    • 在胸腔和腹腔中间,有个横纹肌把胸腹间隔开,这个横纹肌就是横膈。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和肺;横膈以下到肚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肚脐下内脏器官就是下焦了,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也有的将肝和肾一同化为下焦的这种说法。

  • 西医通过解剖死人来进行研究,中医是直接研究活人。人死后,气血停止,经络就消失。所以西医的理论不改变,再研究一万年也找不到经络在哪里。这个问题说明:西医的理论是有缺陷的

    • 中西医各有利弊,慢性病中医更占优势

  • 《中医颂》(肥城汪河培中医诊所)汪河培写于二0二三年七月传统文化是个宝,中医学术不得了,繁衍倡盛五千年,天人合一为之道。大道至简中医路,大智若愚内涵妙,扶正祛邪健身体,整体观念不能少,此生若能懂中医,延年益寿百病消。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