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很常见,但你真的认识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汉字就足以体现。

本期和下一期小鱼将选择《诗经》中的《国风·伯兮》,来给大家介绍其中的生僻字。

这样不仅能认识更多汉字,也能欣赏欣赏古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伯兮(上)

《诗经·国风》

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jié兮。

伯也执殳【shū】,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注释:

1、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qiè,音同“妾”):英武高大。

2、桀(jié,音同“杰”):同“杰”,杰出的人。

3、殳(shū,音同“书”):古兵器,杖类。用竹、木制成,长一丈二尺(古长度),顶端有尖有棱无刃。

4、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诗句大意: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赏析: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

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

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

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

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


这里是小鱼,关注我,一起说好普通话

往期精彩

薖:这个字,你认对了吗?《诗经·国风·考槃(下)》

槃:不念bān,那正确读音是?《诗经·国风·考槃(上)》

猗:念qí?回答错误!正确读音是→《诗经·国风·淇奥(下)》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