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吕青山的真实结局,替梅晓歌扫清障碍,代价是撤职
在《县委大院》里面,梅晓歌刚到光明县,整个光明县就是个烫手山芋,先是拆迁,后是迁坟,刚上任就赶上这样的当头炮,估计梅晓歌也是无话可说了,当时,作为县委书记的吕青山眼见这样的情况,决定用自己的政治前途来帮梅晓歌一把,他主动担责扛下来了一系列的事情,没有吕青山,梅晓歌上任后的工作特别难做,但吕青山顶雷后会去干什么呢?

吕青山的真实结局会是怎么样的?似乎演到这里,吕青山的剧情就戛然而止了,接下来再也没有关于吕青山的消息,其实,这一段,不是编剧没有写,而是结局不太好,因为他不是升迁,而是撤职,在这里,一些不明白体制内撤职的人,可能不知道啥叫撤职,撤职的意思就是你不干现在的工作了,而另外给你寻找一份工作,说白点就是不当光明县的县委书记。

那吕青山会去哪里?答案也很简单,吕青山是县委书记,因此,他是正处级,撤职之后,重新任职一般也是从正处级的岗位里面给他安排一个新的职务,一般职级也在正处级,这一点,隔壁九原县的县长曹立新是最明白的,当时的他就跟梅晓歌说过,自己接下来就是在市里面某个正处级的岗位里面混到退休,而吕青山恐怕也是这样的结局。

而市里面都有哪些正处级的岗位呢?像市政府办,市委办,下属的机构,像工商、粮食,税务,还有四套班子的副职都是正处级,那吕青山会被安排去哪个单位工作呢?毕竟那么多的正处级岗位,随便一个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但别忘了,吕青山不是卸任,是被撤职,因为撤职的缘故,使得吕青山不可能再担任一些重要岗位的正处级职务了。

因此,这么一分析,很有可能吕青山接下来的任职很有可能是一些非核心岗位的正处级职务,像粮食局,党校、文联、社科联、残联、侨联、党史办、政研室等,这些单位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当然,对于吕青山来说,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好事,但又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因为至少他已经安全落地了,毕竟光明县是个烂摊子,吕青山解决不了,梅晓歌恐怕也不会乐观。

吕青山的结局注定了就是这样的,不过,说来也无奈,因为吕青山刚上任的时候,光明县的情况就已经存在了,吕青山就算想改变现阶段的情况,恐怕也是无力回天了,他只能跟曹立新差不多,选择保本方式,但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往后再怎么样都是错的,吕青山唯一做的好事,就是解决了光明县的拆迁问题,为梅晓歌接下来的工作铺好了路。
那不叫撤职,是免职,性质完全不一样
性质都差不多。
市里四套班子的副职是正处?真尴尬
撤职和免职的性质不同,撤职是行政处分的一种,且至少降低一级行政级别,剧中并未体现吕书记被给予处分。免职是免去现任职务,级别不变。所以吕书记属于免职,或者转任其他正处级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