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事业单位,到底是要报班还是自己学习
宏观和微观上来说都没有必要报班,除了让你心疼钱稍微提起一点学习的动力,实质上的帮助可以说是一点没有。
先从宏观的大数据上来分析报班的效果到底如何,下图是作为公考三大机构之一的华图统计出来的数据相信还是比较靠谱的。2020国考参与的人数一共有143w,而录取率大概有1/60也就是二十多万人上岸,但是当年各个机构都宣称自己售出了五十万份以上的系统班课程,也就意味着就算不统计小机构和线下课,2020年国考报班的考生也超过150w人。
就算是上岸的20w人全部都是报班学习的,通过率也远远达不到它们宣传的四成甚至五成,何况中间其它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报班的通过率能达到宣传的三分之一就是烧高香了。但是百分之十的上岸概率相信稍微认真自学的人都能做到吧,那么报班的加成又在哪里?
有人可能会说大机构有不上岸就退费的对赌协议,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几十年前的概率学骗局,本来愿意花那么高的成本去报班的人复习肯定都会比较认真,上岸的可能性自然是更高的。就算把一半过不了的学费全退了机构也完全是不亏的,毕竟现在都是线上直播多给一个账号的事情,十个人学和一百个人学实际上不会增加多少成本。
而且就算是中公这个最为老牌的机构也在前两年取消了所谓的退费合同,还因为这个做法跟学员闹到了法院,现在官司都还没打完呢。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某书搜一搜,现在一大堆人都在教怎么样起诉才能退费,和前两年乱夸的风气那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如果真的能退款成功也算万幸,大多数情况是浪费了大量的维权成本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拿到的,毕竟人家有着特别专业的法务部门。而那些没有法务部门的小机构,不等你上考场估计就消失了吧,想维权估计都达不到立案金额,所以还是少交点智商税吧。
再从微观个人的角度来讲讲我身边的事情吧,不然光放数据估计又有一堆杠精来冲我。我自己上岸的时候是在18年,自学笔试总分209在知乎应该不算太高,但是当年在自己报名的岗位是第一,这一点我还是很骄傲的。
跟我一起备考的还有一个朋友她就是报班学的,但是在我眼里她就是妥妥的受害者,具体的机构我就不说了不然一会被扣上黑子的帽子,能透露的就是绝对不是什么野鸡机构。当时她跟班学的时间比我自学开始的还早,因为是全职备考疫情还不严重隔三差五的就去线下上课,教案和卷子更是一堆一堆的往回拿,给我整个人都整焦虑了。
但是到最后出成绩的时候确实是出人意料了,她的笔试成绩才勉强上到了190连进面的门槛都没有达到,后来一问才知道她们那里的老师天天都是在基础理论上大讲特讲,整体就跟高中语文课一样让人昏昏欲睡,听到最后她也没搞懂该怎么做题。而且平时举得例子都是几年前的,和现在的考试内容根本就不照,所以最后结果就是这样了。
于是后面我就开始跟她一起跑维权,不过拖了一两年各个部门都是在打太极,全都表示不归自己管于是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不了了之了。后来我把自己的备考资料什么的都给她拿去用了,也帮忙规划了自学的流程,又自学了一年之后第二年的联考她终于也是上岸了,不过可惜的是跟我不在一个单位。
所以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事考报班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算你家里有矿也不需要这样挥霍。实在不行把报班的钱打给我,我把自己的备考过程分享出来帮你上岸。(开个玩笑,点个赞同就行了QAQ)
我当年备考的时候是从职测开始复习的,不过刷了几天题以后发现自己完全进入不了状态心浮气躁,于是开始转战综应想要多阅读一些文字沉下心来。结果一开始学综应我才发现,这门科目的提分比职测要容易太多了,最后两门成绩上高达十多分的差距也证明了我这个想法的正确性。
综应的学习是从基础开始的,前一个星期的时候我就是抱着中公的配套教材生啃,看不进去就延长每天的复习时间逼着自己去理解,就算理解不了也要把知识点硬背下来。大概到第三天的时候感觉好了一点然后就渐入佳境了,然后就慢慢的吸收了书里丰富的知识点,因为教材的内容讲的比较专业解释的也比较详细,所以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没有遇见什么瓶颈。
我在看教材的时候从来不是单纯的拿着眼睛去看,同时也会配合着去思考并且把关键点总结整理出来。因为在数百页的教材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解释性的内容和例题,如果每次复习都从头翻未免有一些效率太低,而在整理好了笔记之后,每天晚上睡前我都能从头翻阅记忆一遍,这样自然就能够对基础的知识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
学完基础之后我就开始了对于做题方法的摸索,而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听课了,毕竟我必须要承认的是老师们钻研了那么多年的知识肯定比我这个新手靠谱的多。当然听课并不意味着报班,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杂七杂八的服务,只需要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学到手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理解。
课程方面我选的是提分效果最好的吕凡综应课,凡哥一直以来都是只研究综应的,所以他也能够把这个科目给我讲明白。跟着凡哥学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原本看完书还有些不理解的知识点全部都想明白了,因为在涉及到基础知识的时候凡哥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先给我解释一遍,我只需要把他讲的内容总结到笔记本上反复的看几遍,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变得更加全面。
另一个收获就是我学会了综应具体的做题方法,这一点来自于跟着凡哥一道一道的去分析真题例题。他在讲完一个理论之后就会拿一些例子来进行代入,而且这个过程是十分详细的,往往都是从材料出发然后到大纲到答案的组织,我在听完以后不仅能够理解这个具体的题目,也能举一反三的想出解决这种大题型的方法,久而久之的攻克整套综应卷子也就不成问题了。
听完课之后就到了刷题巩固的时候,说实话对于综应来说线上和线下的练习是没有太大区别的,毕竟主要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印证自己的整体思路有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就直接在粉笔的app上开始练习了。整体来说app综应题目的难度比较适中,不会太难但是也能起到不错的练习作用,写完上传之后还能够智能批改,对我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
做完练习我更重视的环节是查缺补漏并且找到自己的薄弱项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具体步骤是等答案出来以后先把解析看一遍,找到实在不理解或者是本来能做对但是却因为不细心搞错的部分,然后把它们连题带答案记录在本子上。之后我会在题目下面留下一定的空间去写自己的总结,比如易错点或者是改进措施等等。随着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消失,我会在综应方面丢的分也就更少了。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会注重日常的阅读积累,比如每天早上起床的半个小时去看看早报,每天七点半准时守着新闻联播。一方面是放松吧,毕竟一整天都在听课刷题确实挺累的,另一方面就是吸收一点时政知识和专业名词,这样不仅能在综应答题的时候让语言更加的规范,也能帮我减轻后面学习职测常识题的压力。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刷真题了,整个综应的真题模拟我分为了两个部分,资料用的都是粉笔的极致真题,现在先来说说第一个阶段那就是单独进行的综应真题练习。相比于在线上刷题做真题的时候我会更加的重视,不仅会严格的把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也会注重卷面的排版以及用词的规范。
大概花了小半个月刷完了十几套真题以后,我就开始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也就是找到其中的出题习惯。虽然每年出题的内容甚至是题型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说实话综应总共也就那几个方面,整理一遍之后也能发现不少的高频考点。等总结完以后我会对照着笔记再复习一遍这些比较常见的内容,然后综应的学习大概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之后日常保持一些阅读和练习不至于生疏。
学完综应然后就该职测了,说实话我的职测成绩并不算太高只是比平均分高了一点点,但是实际上按照职测的性质考的更高的人成绩也高不到哪去,所以个人感觉只要在90-100之间都是有可能上岸的职测成绩。
学职测的时候我并没有从教材开始读起,因为都是选择题所以感觉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理论基础上,只是先花了半天的时间去查了一些相关的科普。知道了职测考试有五种题型分别是: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之后,就直接开始在网上看课并且练习了。
职测的课程我听了很多老师,因为每个科目之间不说天差地别但是关联性也是很小的,所以基本上没有一个老师能把职测的所有科目都讲明白的,能够钻研两个都算厉害的,大多数还是只能在单独的领域当一个专家。而关于各个领域讲的最好的老师,我也根据个人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首先绕不过去的就是判断推理,这个在职测的所有题型之中还是比较出圈的,就算是很多不考事业单位的人也听说过判断推理的奇葩题目。而我就是在跟着聂佳老师学完了以后,才能用一种平常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奇葩的题目。她在讲判断题的时候并不会使用什么抖机灵的小技巧,而是把每一个选项进行拆分和归纳,最后放在一起对比答案自然也就出来了,而这样通俗易懂的技巧虽然解题不是很快但是很稳,也让我成功掌握了最难的判断题。
*跟判断推理不相上下的是同样让人头疼的数量关系,在掉了无数的头发以后我开始后悔为什么小时候不去学一些奥数,不然现在也不用为这个感到难受了。后来还是李委明老师的课救我于水火之中,让我从复杂的各种条件之中回归到了最初的数字运算。而在这之后我迷上了最通俗的方程法,并且通过这个方法解决了大部分的数量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算不出来的时候要学会恰当的放弃。
至于其他几个题型的课程实际上我也听了很多,只是因为本来也没有那么困难所以我的印象也不是太深刻。但是说实话多听课肯定是没错的,如果没找到合适的老师那就多换几个,迟早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听起来好像相亲哈哈)。
职测的刷题我主要是把精力放在线下,因为app上的职测题有一些过于基础了,前期用一下还行后期就很难获得提高了。所以我就准备了一套粉笔的职测1000题,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个月刷完了所有的题目,当我带着已经填满答案的书和密密麻麻的错题本走出房间的时候,我感觉五种题型都尽在掌握之中。
最后就是真题练习了,除了跟综应一样的单独练习之外,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我还把两门科目结合起来做了几次模拟考试。这个过程中我唯一注意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去适应四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上了考场以后我才没有出现不习惯的形象,顺顺当当的把所有题目给做完了。
最后总结一下,不想学的人报班了还是不会好好学,最核心的还是要改变自己,我的备考过程就放在这里了,学不学随你,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加油!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