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功高手是怎样的真实存在
在古代沙场上,有好多的猛将勇卒,无论骑马还是步下,都爱抡起大刀上阵,大劈特砍。
刀术精湛者挥舞着掌中大刀,有如凤凰展翅,又似青龙摆尾。
操短刀,可轻易摘除敌人首级;持长刀,更能将敌人拦腰截断。
我们来看在历代宝刀之中,最为被老百姓所熟悉的就是“青龙偃月刀”,即大名鼎鼎的关刀王,其中著名的刀法高手,就是这把刀的主人------关二爷。
不过,正史上的关羽,其兵器绝非“青龙偃月刀”,那么,正史上的他,究竟用什么兵器呢?他的武艺又如何?
史上最为神奇之事,当属他是如何走向神坛的!
关羽。他是人,也是神,他是武功高手,也是无双名将,他属于三国,也属于整个华夏 历史--------
就算没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颂扬,真实世界中的关羽,依旧是超凡脱俗的!
年轻时关羽,可以说就是一江湖亡命之徒,他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人。不知于何事逃难于涿郡,今北京及周边,浪迹于江湖。演义中说,他是看不惯豪强仗势欺人,便索性杀了他,典型的大侠范儿。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织席贩履的穷鬼皇族刘备,于乡里聚众,准备参与镇压黄巾军起义,关羽和另一个猛男张飞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传说中,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成为后世兄弟情义最伟大的典范。
正史上,他们有没有结拜呢?不知道。但是他们真的是“恩若兄弟”,具体表现在,刘备躺下睡觉,关张便和老大同榻而眠;刘备坐着,关张便不辞辛苦地站立在身旁守护。
魏蜀吴三国主公中,刘备所受的苦最多。先投公孙瓒,又投陶谦,再投曹操,过惯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关羽和张飞始终不离不弃,跟大哥一起颠沛流离。
忽有一日,关羽和大哥没法形影不离了,因为他的老大变成了曹操。
建安五年,曹操和刘备开战,此时的刘备谁也打不过,面对强敌,唯一的选择就是扔掉老婆孩子撒腿就逃。
刘备投奔了 河北的袁绍,张飞被打得找不到了,最惨的是关羽,驻守下邳的他被曹操大军围的水泄不通,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一咬牙一跺脚,向曹操投降了。
降曹,关羽内心是很痛苦的,也是很纠结的,这不仅是因为曹操是自己老大的对手,还因为曹操是自己的情敌。什么,情敌?扯淡的吧?告诉诸位,此言绝无虚假,正史记载,是真的。
这是两年前和吕布打仗时的事儿。当时刘备被吕布打得很惨,无奈投奔了曹操,接着曹刘联手征讨吕布,吕布打得过刘备,却打不过曹操,很是郁闷,便派部将秦宜禄向袁术求救。袁术是个极品,他把秦宜禄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还给他娶了一个老婆。要知道,这秦宜禄原本是有妻室的,姓杜,还是个美人。这样一搞,杜女士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前妻。袁术搞得很夸张,而更夸张的人是关羽,他对杜美人一见钟情,深深迷恋。
压抑不住的关羽来到了曹操身边,厚着脸皮对曹操说:“曹公,待您打败了吕布以后破了下邳之后,请让我迎娶秦宜禄的前妻吧?”
“没问题”曹操一直是很欣赏个关羽的,答应的很爽快。不久,曹操破了下邳杀了吕布,关羽又急着跑来提及娶妻之事,生怕曹操给忘了。
这下曹操起了疑心,世人皆知曹阿瞒是出了名的色鬼兼人妻控,他见关羽如此急切,就觉得其中必有蹊跷。蹊跷啥?就是秦宜禄的前妻十有八九是个绝色佳丽。
想到这儿,曹操把秦宜禄的前妻叫来,一看,果然美极!曹操很是兴奋,就把杜美人留给了自己,尽享欢愉,把答应关羽话抛去了十万八千里。
得知自己喜欢的女人被曹操抢去,关羽大怒,可曹操毕竟是自己的老大,又不能得罪,也只能干憋气。
中国历史上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是绝对不能好色的,关羽此举,令人惊讶。把关羽视为神人的罗贯中自然也不会在演义中描写这段,否则 有损其光辉形象。
其实关羽爱美女,也没啥大不了的、武侠小说中的男主和一群美女扯不清,照样是粉丝无数的英雄。为何关羽就不能有爱情呢?只因世人心目中的关二爷太正经太严肃太冷淡了,说他爱美女,太颠覆。但事实是谁 也否定不了的。
关羽怀着复杂的心里投降了情敌曹操,按照《三国有演义》的说法,关羽降曹,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说好了,俺关羽降的是大汗皇帝,不是欺负皇帝的曹操;第二,必须照顾好俺的两位皇嫂,任何人不能骚扰她们;第三,一旦俺得知 大哥刘备的下落,俺必须去巡,谁也拦不住。
遗憾的是,这个所谓的“土山约三事”,正史上并无记载。更令粉丝幻灭的是,从关羽相识刘备直到被曹操生擒这段时间,他并无任何惊人的武勇壮举,“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都是演义出来的。
关羽的很多事,历史上没有,都是小说家非给他披上;而有些历史,小说家又非得得他拿下,这一现象,甚是有趣。
不过莫急,既然正史之上的关羽依旧是个大英雄,那么很快,他的武勇壮举就会展现出来,他的忠义有人不会有因为他的暂时降敌而大打折扣。
曹操是爱才的,正如他的好色 一样,世人皆知。得到了关羽,曹操如获至宝,礼遇即厚,传说中“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提金,下马提银。”可关羽视盛宴金银如粪土,日夜思念刘皇叔。
曹操见关羽整天心神不宁的,怀疑他难以久留,便派出来麾下一位与关羽关系极好的大将与他谈心。这位大将是曹操麾下威名赫赫的"五子良将”之首,说来很是有趣,曹操麾下最具统帅之才的三位大将,有三位与关羽关系非常深厚。
前来与关羽谈心的,是张辽,他的勇武,绝不亚于关羽半分。
张辽道:“云长兄,我家主公是很欣赏你的,你看,对你多好啊!”
关羽叹道:“我深知曹公对我甚厚,然而我深受刘将军之恩,已发誓与他共同生死,决不能背叛,我终不会留在这里的。不过我跑要立功报答曹公后再离去。”
张辽把这番话告诉曹操后,曹操更是惋惜不止,但他对关羽更为钦佩了。
关羽想立功报恩的想法,机会很快来临。袁绍出兵进攻曹操的东郡太守刘延,进逼白马。袁军挂帅者是永冠三军的河北大将颜良。传说中,这位老兄生的面如蟹盖,金甲闪亮,刀法生猛。
大兵压境,曹操急令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帅军援救。面对不可一世的颜良,关羽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盖世武功。
两军阵前,关羽那犀利的眼神迅速观察到并锁定了颜良的麾盖,遂持锐策马,长驱直入。颜良顿时感到好像一股从未见过的无敌旋风向他席卷而来,那旋风直刮的颜良的军队如波开浪裂,似山石崩塌。
颜良正欲出手迎敌,无奈对方出手既快又猛,如同一条巨龙,一声狂吟,探出利爪!那气势几欲震碎苍穹,凝固山河!
颜良瞬间身首异处,血如喷泉!颜良全军上下集体惊呆,全都丧胆,无一人能抵挡,也无一人敢抵挡!白马之围遂解。有一些袁绍军的士兵,终于看清楚了那杀死他们大将之人的相貌,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那飘逸的三尺美髯---------
关羽斩颜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堪称“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经典范例。但是他是用的什么兵器呢?演义中自然是那柄家喻户晓的青龙偃月刀。不过正史上,这种华丽的武器并非实战所用,而且在汉末三国时,根本没有它的身影。至于后世流传的关刀王三十六路刀法,皆为附会穿凿,名人效应罢了。
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只是一个传说。其实不仅仅是兵器,就连关羽那深入人心的经典相貌--------枣红脸,卧蚕眉,丹凤眼,绿袍金甲,也都是传说。至于那赤兔马,史实虽有,却在吕布死后不知所踪,并未成为关羽的坐骑。只有那飘逸的美髯,才是真实的。
场景一:关羽望见颜良麾盖,奋然上马,直挺长矛,狂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手起一矛,刺于下马,拔出短刀,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无人敢挡。
场景二:关羽 望见颜良麾盖,奋然上马,紧握长刀,狂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接着又快速斩下 颜良首级,去在手中,来去自如,无人敢挡。
有人要问了,这又是矛,又是刀的,到底有没有谱啊?
说关羽杀颜良的兵器是长矛,是很有肯能的,因为长矛是当时最流行的兵器,正如《三国志》原文所说------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矛的杀人方式,不就是刺吗?至于后面记载的"斩其首还”,那就是关羽以矛刺倒颜良后,又以短刀割了他的脑袋。
说关羽杀死颜良的兵器是长刀,也很有可能。长刀,即汉朝那种窄身直刃的环柄长刀,曹操麾下第一武力高手典韦就使用过它,但典韦更喜欢用戟。刀尖可以刺击,刀刃可以斩首。而南唐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上记载,关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可见关羽使用过刀,至于击毙颜良的是不是这把“万人宝刀”就不得而知了。
虽说青龙偃月刀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但三国时宝刀不少。据史料记载,当时造刀高手浦沅曾以“特意常法”,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后“以竹筒密纳 铁珠满中,聚刀斩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称绝于世,因曰神刀。”看到没,连诸葛亮都喜欢刀呢,何况关羽呀。
有趣的是,虽然正史上的关羽一辈子都没用过青龙偃月刀,但提起史上最厉害的使用大刀的牛人,人们第一个想到了,肯定是关羽。“关公面前耍大刀”等脍炙人口,谁让演义中的关二爷已经和他的最炫兵器合为一体了呢?甭管正史上关羽的兵器是啥,反正关羽击毙颜良的“斩首行动”极其拉风,无比绚丽,震撼了天下,载入了史册。曹操兴奋异常,上表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又重加赏赐。
砍了颜良,算是报了恩,关羽也得知了刘备在袁绍那里的消息,于是他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封存起来,留下书信一封向曹操辞行,直奔袁绍军。曹操麾下的一些将领都极为愤恨,认为个关羽不识抬举,建议曹操赶紧派兵追他,可曹操一声长叹道:“各为其主,务追。”
演义中关羽砍了颜良之后,又砍死了袁绍麾下的令一员猛将文丑,这才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接着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坎坷,才寻得刘备和张飞。不过这些,又是小说家虚构的。
曹操任由关羽离去,关羽终于和刘备张飞团聚,两位猛男继续 跟着 刘备过着漂泊江湖的日子,四处投奔。这一次,他们投奔的是荆州刘表。
但凡刘备投奔过的人,大多数都在短时期内挂了,公孙瓒,陶谦,莫不如此。刘表也一样。建安十三年,曹操亲帅大军南下,刘表一病归西,其幼子刘綜立马降曹。刘备的靠山又没有了,继续逃跑,和往常一样,老婆孩子全扔了。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此时的刘皇叔虽然实力弱小,但比起十多年前还是强大多了,不仅得到了诸葛亮这样的奇才,还多了赵云这样的猛将,在老百姓中的威望也步步攀升。
作为刘备最为倚重的兄弟兼战将关羽,更是拥有了一支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这一次刘备惨败,多亏关羽舰队及时赶到,护送 他们一直到达夏口,开始联合孙权,共据曹操。
此后孙刘两家联手于赤壁很凑了曹操,刘备继而根据诸葛亮的战略先拿下了荆州,在帅军挺近四川,刘皇叔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越来越大。
这段日子,跟随刘备征战不休的大将张飞、赵云、黄忠等人,身为第一战将的关羽,无仗可打。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出任襄阳太守,当口4将军,驻守战略要地荆州。
荆州,群雄必争的黄金地带,共有七个郡。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家把个荆州跟 分生日蛋糕似的给分吃了,刘备吃的最爽-------得了四个郡,曹操和孙权各占了一个半郡。
刘备以关羽总督荆州事务,即防曹操,也据孙权,任务艰巨,可见老大对他是何等的信任。
建安二十年(215年)
东吴的武林高手鲁肃邀请蜀汉的武林高手关羽举行貌似友好的会谈,双方的军队各距百步之外,当中搭起大帐作为谈判的场地,规定双方的将领只带佩刀相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单刀会”。
这是两位高手不见刀光剑影的的对决。论武艺,鲁肃似乎不如关羽;论胆略,二人不相上下;论智商和口才,关羽就不行了。
鲁肃首先发话“你家主公不是说得了益州后就把荆州三郡还个给我家主公吗?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关羽一捋胡须,说道:‘‘赤壁之战,我家主公直接参战,竭尽全力破曹,难道只能辛苦地却连一块土地都得不到吗?
鲁肃提高了是声音说:"不然,开始在长坂和刘豫州会面时,他兵力单薄,士气低落,我家主公可怜刘豫州无处安身,借他地盘,而 他却忘恩负义。现在他得了益州,又想图吞并荆州,这种事连普通人都不忍做,何况领导一方的主公?”
鲁肃的这番话杀伤力太强,关羽无言以对。历史上关羽是不是红脸不得而知,但在这一时刻,估计是很红。
好玩的是,就在两位战将对话之时,突然蹦出来一人插话,说:“天下之地,归有德者,哪有永远属于一方的。”鲁肃一看,原来是关羽的一个手下,在三国演义中,此人虚构成了周仓。鲁肃大怒,大声呵斥,神情严厉。关羽此时也操刀站立,说道:“此乃国家大事,这人懂什么。”接着用眼神示意此人退去。这场气氛紧张的单刀会,鲁肃的气势明显压倒了关羽,也让不少关羽的粉丝们大失所望。不过,后来的演义传说中,单刀会完全变了模样,成为了关羽守持青龙偃月刀孤单胆赴会,不但没让东吴占得半点便宜,还把鲁肃吓得半死。不知历史上真实的两人,得知此事,当作何感想。
单刀会后,孙刘两家再度和好,又重新划了地盘。四年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实力已达巅峰的刘备笑呵呵地登上了汉中王的宝座,分封了百官,封关羽为前将军,即传说中的“五虎将”之首。然而当时的刘备使臣费诗把大印绶送到荆州关羽之处时,关羽却火冒三丈,美髯乱摆,差点把桌子给掀翻了。
如此反常,是和原因呢?哎,就是关羽天生而来的傲气闹的。云长兄的傲气天下闻名,除了他大哥刘备 和老弟张飞,几乎谁都瞧不上眼,似乎天下所有德战将都是垃圾。当时他听到一起绶封将军里还有一位老将军黄忠,立马就怒了。
历史上的的关羽,并没有如演义中讲的那样和黄忠单挑过。但在关羽看来,无论怎样,黄忠再勇猛无敌也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所以听到黄忠绶封后当即就发火了,大吼:“大丈夫决不和老兵统列。”
其实类似的事件,在五年之前就已经发生过。当时的西凉猛将超男马超来投降刘备,关羽得知后就马上写信给诸葛亮:“马超的本事和谁可以相比?”诸葛亮了解关羽的脾气啊,答复到:“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和昔日西汉名将英布、彭越很像,当与张飞并驾齐驱,哪里比得上美髯公您的绝伦逸群呢?”
诸葛亮这话太有水平了,先把马超夸得神人一般,最后来一句远不如关羽,又来一个绝妙的好词-------绝伦群逸,不愧为高智商的“卧龙”。关羽被诸葛亮书信上的言语抚慰的特别舒服,乐得眉开眼笑,还把信拿给各位宾客观看,使劲显摆。
驻守襄樊者,就是被誉为“天人”的名将曹仁。曹操把他派到这里的目的,便是为了防止刘备的进攻。这不,蜀汉军果然杀来。
其实,曹仁的本事甚为了得,但关羽的打功更是非同凡响,秒杀颜良的一幕又开始在曹仁的眼前晃悠了。决不能让襄樊落入刘备之手,对付关羽,更不能掉以轻心。
为了打退昔日的情敌和爱将,曹操派出了两位高手去协助曹仁。
第一位乃“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刚猛善战,坚毅稳重。
第二位也属于“五子良将”之列,是徐晃。
除这两位高手之外,还有一位名叫庞德的高手,此人原为马超手下,英勇异常,被誉为“白马将军”,一直在樊城协助曹仁,曹仁让他出城和于禁一起抵挡关羽。
曹军的战略部署似乎很完美:于禁和庞德率领七队兵马,驻扎在樊城有以北,和曹仁相互呼应,徐晃驻守宛城,以便增援,四大高手,群殴关羽 。
庞德的表现最为惊人,交锋时,他竟然一箭射中了关羽的前额。还好,估计是关羽的头盔质量不错,美髯公并无大碍。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可谓天不佑曹魏。突然天降暴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和庞德的大军皆被滚滚洪流所吞噬,只能跑到高地上避水。
对这一带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了如指掌的关羽看到此景,喜不自胜,指挥大军趁着水势对曹军 发动猛攻。
面对关羽的寒光凛冽的战刀,在瞅瞅四周汹涌的滔天 洪水,曹军彻底崩塌。
一代名将于禁绝望了,节操也碎的一干二净,他投降了关羽,自毁了一世英名。
庞德的表现令人惊叹。他宁死不降,奋战到底,但终究敌不过关羽,被生擒了。关羽亲自劝降,庞德坚贞不屈,被斩。
威风凛凛,气势雄浑的曹魏七军,就这样被毁于一旦。这一悲催结局,曹军将士无一人想到,而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敌手其实是一个伤病患者。
不久前,关羽在作战中被流矢所伤,此箭比庞德那一箭迅猛的多,贯穿其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阴雨天,骨头长疼痛难忍。这时来了一位手段高强的医生,三国演义中说的是华佗,但正史上,此时华佗已经去世,这时医生给关羽诊治一番,说道:“军侯啊,这箭头 有毒,已是 深入骨髓,若想痊愈,必须切开臂膀上的肉, 刮骨去毒。”
众人一听,大惊失色,而关羽一捋长须,左臂一伸,说道:‘切吧。’
让无数 人心惊肉跳的一幕发生了:医生给关羽刮骨疗毒,献血直流,最后都流满了乘血的容器,,,,关羽却和诸位将领把酒欢宴,谈笑自如。
关羽此举,用演义上的话来说,--------真天神也。
虽然正史上没有温酒斩华雄,没有三英战吕布,没有千里走单骑,没有长沙收黄忠,但仅凭秒杀颜良和刮骨疗毒两大经典壮举,便足以让关羽威名四海传扬,现在又水淹七军,关羽的人气达到了巅峰。
关云长水淹七军,《三国志》上用这样四个字来形容此番大战的影响------“威震华夏”。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受到严重惊吓,突然脑袋短路。竟然要迁都以躲避关羽锋芒。
关键时刻,司马懿和蒋济两位谋臣说了 一席话,才平息了曹操紧张的心情。他们说,于禁等人失败对于国家大计没有什么影响。而孙权和 刘备,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密切,实际上是矛盾重重。关羽现在得志,孙权肯定不爽。我们可以派人劝说孙权威胁 关羽的后方,答应孙权把江南封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别说,这两人说的还真够精准,孙权早就看关羽不顺眼了,除了关羽占据着荆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孙权派出使者去为自己的儿子求取关羽 的女儿,结果被关羽臭骂的一顿。用演义上的话来说,就是-----我老关的虎女岂能嫁给你孙权的犬子!
自此,孙权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正巧这时,又冒出两个被关羽鄙视的人,他们 和孙权眉来眼去,,最终被孙权成功引诱,手拉手一起 投奔了东吴。
这两位,一位叫糜放,一位叫傅士仁,都是辅佐关羽驻守荆州的蜀将。连黄忠都看不上的关羽对二位更是斜眼对之,他两人心中早已不满。后来在关羽出兵时,这俩不尽出力,关羽大怒,声称回去后就收拾他们。为了你被收拾,在加上孙权的利诱,他们终于当了叛徒。
水淹七军助力关羽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有时候,人不能太火,太火就会被灭,而那种又火又傲的人注定会灭的更惨。关羽,便是典型。很快,这位蜀汉第一 猛将就从巅峰迅速跌落,彻底失掉了荆州,也葬送了自己,接着又引发了连锁反应,把最亲爱的兄弟张飞和刘备全送掉了性命。险些毁了整个蜀汉。
擒于禁斩庞德后,关羽继续猛攻樊城的曹仁,曹仁死守城池,岿然不动。这时候,宛城的徐晃也也出动了,关羽见徐晃出动了,【颇为欢喜,因为那曹营诸将,关羽和徐晃、张辽最为友好,可是让关羽没想到的是,徐晃突然高呼:得关云长人头者,赏金千金。
关羽惊诧不已,说道:“大兄,何出此言?”
徐晃冷冷地说:“此国家大事!”
此时此刻的关羽,真的很傻很天真,徐晃,则是公私分明冷酷到底。兄弟翻脸,两军 厮杀,徐晃声东击西,一番恶斗,关羽大败,被迫撤走了樊城之围。
昔日秒杀 颜良的神勇,再也不见,而更悲催的,还在后头-----
关羽刚被徐晃杀得灰头土脸,一个让他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荆州各郡都落入了东吴之手。指挥这一偷袭行动的,之东吴的主力将军吕蒙。
这位“吴下阿蒙”昔日也是一员猛将,但是被鲁肃谆谆教导以后,变得热爱读书,智商大涨,其军事谋略非关羽可比,“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他。
在行动之前,吕蒙称病隐藏,让年轻的小辈、书生陆逊接替自己,这陆逊的军事智商在三国可是名列前茅,他知道关羽致命的弱点便是自负狂傲,便写了一封极其肉麻的拍马信,把关羽忽悠的晕晕乎乎,使关羽放松了警惕。
在趁着关羽出兵和曹军大战的时候,吕蒙突然出手,指挥吴军穿上白色服装冒充商人,轻而易举地奇袭了空虚的荆州,俘虏了关羽的妻小和其他将士的家属。
天塌地陷,英雄陌路,关羽仰天长叹,败走麦城。
孙权大喜,派人诱降,关羽伪装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于城墙,然后逃遁而去。这时候跟随关羽的只有其长子关平和十几个亲信。关羽再聪明,哪里敌得过计谋多端的孙权,孙权早就派潘璋等大将截断了关羽的退路。
同年十二月,关羽技穷力竭,在临沮(今湖北襄樊南漳县)遭遇埋伏,被潘璋手下的小将马忠生擒,和关平一起被处斩。可怜威震华夏的神将,竟被不入流的角色擒杀,可悲可叹。
孙权甚是狡猾,把关羽的首级包装好,快递给了曹操,对关羽有特殊感情的曹操叹息不已,对关羽首级进行了厚葬。
但接下来的事几乎使蜀汉毁灭。刘备得知兄弟惨死,怒火高燃,不久即以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之名亲征东吴,结果被那 位写信忽悠关羽的书生陆逊火烧连营,打得一败涂地,蜀军元气大伤,刘备逃到白帝城,郁闷归天。而张飞在刘备刚东征时被部下刺杀。三兄弟在另一个世界聚首,,再叙真情。蜀汉后主刘禅登基后。追 谥关羽为“壮繆候”。
关羽是死了,但后世很多 人不肯放过他,开始不遗余力的对他进行全新包装,一步一步把他变成了不是人了------成了神。这位美髯公在世时就获得 太多的美誉,多数还来自敌国。曹魏的谋士郭嘉,程昱称他是“万人敌”、东吴名将周瑜称他是“熊虎之将”。到以后两晋南北朝的许多武勇盖世的猛将,都被称为“关张再世”。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后人觉得还是远远不够,又开始前赴后继地把他变得不再是普通人类。从宋徽宗到明神宗,从乾隆帝 到光绪帝,不断地给他 加封职衔,先是“关公”,在升级为“关王”,最后升级为“关帝”和“关圣”。这些皇上是啥意思?很简单,树榜样,立典型,让他们的手下的文武百官都学习关羽那忠义义勇的优良品质。
与此同时,民间艺人也开始不断吹嘘关羽,把他塑造成古往今来第一的无敌神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问世,更让关羽的神将形象深入人心。现在,“武圣”关羽和“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关帝庙和关公像遍布于大路和港台各地,连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各地的华人地区也多的是。关二爷的形象和威名终于冲出中国,走向亚洲和世界。这一点,中国名将没有一个能够赶得上他。
很多的行业都敬拜于关二爷,想发财把他视为财神,倡导忠义的把他视为守护神,想生活幸福的求他赐福。儒家捧他是“圣人”,道家风他是“帝君”,佛教尊他是“加蓝菩萨”。关羽大名不可直呼。要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如此待遇,别说三国,就算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无二的。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