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的本质是什么? 自古中医,都知道, 得伤寒...
伤寒六经的本质是什么?
自古中医,都知道, 得伤寒者得中医,中医的精华在《伤寒论》,而《伤寒论》又以六经病为提纲贯穿整篇文字前后。历代医家都在不停地阐释《伤寒论》六经本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有1.内经热病之六经,2经络六经,3运气学说六经,虽然它们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不能完全解释六经的本质!
《伤寒论》六经本质到底是什么?郭生白大师在《伤寒六经求真》,对六经的详细栓释,我认为是比较切合临床实际的。
《伤寒六经求真》伤寒六经的病理根据:伤寒六经,是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依据不同病性和不同病位而分化的六个特殊的病理阶段,由于不同的病理性状和不同的病理部位规定了病理过程的病理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伤寒病理过程依据阴,阳不同的病理性状,分化为2大类:阴性过程与阳性过程。体温升高发热是功能亢进,代谢增高的表现,确认为阳性过程,体温不足而恶寒是功能衰退,代谢减低的表现是阴性过程。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皆有发热,为阳性过程,少阴,太阴,厥阴三经皆有恶寒,为阴性过程。在阴阳两类过程中,仲景又根据发生病理反应的不同部位,分阴病阳病各为三个不同过程,病理反应在体表部位,在阳性过程中为太阳,在阴性过程中为少阴;病理反应在胃肠部位,在阳性过程为阳明,在阴性过程为太阴;病理反应在气机部位(有的医家称之为半表半里),在阳性过程为少阳,在阴性过程为厥阴。伤寒病理过程发展的长途中,就是依据阴阳病理性状和表,里,气机病理部位而分化为六个不同的病理阶段,是为伤寒六经病。
仲景的六经病提纲正是反映了六经病理性状和病理部位,所以六经提纲也正是六经病的病理界说。比如太阳提纲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伤寒病理过程是机体对生物病原体的抗御过程,脉浮为血管扩张浅出,血流充盈,体表组织血流增加,在伴有发热恶寒头疼时表明抗御反应在肌肤经脉组织部位。病在身体之表,仲景称为表病,由于脉浮发热显示了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所以是表病部位的阳性过程。
表病部位的阴性过程为少阴病,例如:少阴提纲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仲景文例,言简意赅,凡是说无热恶寒即为阴病,凡是说阴病即赅无热恶寒。少阴脉微细,乃因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血管因而收缩,表现沉微细弱,病机为气虚血少。体表组织因供血不足而体温低落,脑组织因贫血而出现神志不清的欲寐状态。少阴病表现了抗御过程中体表组织功能衰弱与体液不足的状况,这正显示了表部位的阴性病理过程。
太阳病与少阴病由于是同一表病部位依功能盛衰而分化的阴阳两性过程,所以它们又因功能进退变化而相互转化。
同理,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它们都是在同一病位而分化的阴阳两性病理过程!

经络病都是热病,伤寒论是否都归入太阳病?之外的脏实病为阳病,腑虚病为阴病。
谁说的经络都是热病?要辨证论治哦🙄
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连中医门边都没进,爱好者都不算。
六经出自八纲
解表温里泄下一部伤寒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