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亚残运会丨闭幕式主火炬如何熄灭?总导演沙晓岚:为盲人讲一场“电影”

央广网杭州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晶)10月26日,记者从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筹备情况媒体吹风会上获悉,闭幕式以“乘梦飞再相约”为主题,亮点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主火炬熄火环节独具巧思,重在以情动人。

通过为盲人讲解主火炬熄灭的方式 传递深情

“在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盲人电影院,都是靠一些义务讲解员把一部完整的电影讲给盲人观众听。我们在闭幕式的时候、在闭幕式最重要的时刻,就想把一些视障人士请到舞台上,通过义务讲解员为他们讲解主火炬熄灭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深情。”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透露。

在主火炬熄灭环节的故事设计中,还会出现出土于杭州跨湖桥遗址的“中华第一舟”的形象。届时,听障儿童和健全儿童将乘着它畅游时空,向桂冠火炬前行。

对于以上设计所要表达的情感,沙晓岚称:“这是我们深情的祝福,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有梦相伴。同时,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平等地共享火炬熄灭的荣耀与深情,这也是我们对残健共融最真挚的表达,这是前所未有的熄火方式,这也是亚残运会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

伞、茶、舟,呈现离别时的最美西湖

关于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的创作原则和情感逻辑,沙晓岚说:“闭幕式想跟大家讲一个告别的故事。闭幕式的表演总体氛围很宁静,视觉呈现最美的杭州,最美的西湖。”主要有几个意象。

第一个是伞。中国人在离别的时候,会送给朋友一把伞,表示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我们都会伸出双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个是茶。在节目里想要呈现两份心意,取最好的西湖龙井茶和最甘冽的虎跑泉,烹一杯最香的茶送给朋友。

第三个是舟。不仅证明中国有传统的古船文明,也证明了只要有梦想,不管健全还是残缺,都可以抵达梦想的彼岸。最后是开幕式元素金桂的再次呈现。

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的有利契机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亦是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的有利契机。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秘书长勇志军认为,杭州亚残运会是亚洲地区残疾人体育文化交流展示、互鉴融通的一场盛会,特别是在体育设施、环境等方面创造更有价值的可持续赛后遗产和赛会资源,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民众受益。

在此方面,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介绍了杭州作为亚残运会主办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目前该市已推动改造提升点位14万个,建设浙江省级无障碍社区121家,并为1.5万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针对本届杭州亚残运会上出现的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脚等科技产品,杨英英介绍,这些均由杭州高科技企业研发生产,并逐步推向市场,保证这些产品适用于所有肢体残疾人。目前杭州一方面给予上述科技企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出台惠及所有残疾人的辅具适配政策。

“杭州24万名残疾人正感受着、体会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自身带来的改变。”杨英英举例说,一方面生活更便利,如听障人士可通过手语“110”小程序寻求帮助,视障人士可以在电视中点播无障碍电影;另一方面状态更自信,如杭州一文体馆为近30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下水游泳服务。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