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对“炫富”的“真贫困生”不妨多一些引导
要杜绝“假贫困生”,并严厉处理弄虚作假的“假贫困生”,但对“真贫困生”不妨给予多一些引导,使之形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
近日,中山大学一名获助学金的特困学生,被举报使用苹果电脑、平板、手机等“苹果四件套”,还买了价值1500多元的演唱会门票。11月15日,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情况通报,对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赵某某被举报存在炫富和过度消费的情况进行回应。经核查,该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在核查中发现,该生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决定终止其助学金发放。
对于中山大学此番处理,有网友支持,认为贫困生就应该合理使用助学金,不得铺张浪费及任意挥霍;也有人质疑,学校作出终止发放助学金的处理,是回应舆论的简单化处理,对于贫困生的过度消费行为,应给予教育、引导,而不宜就此取消助学金资格。
事实上,这样的争议一直存在。近年来,一些高校制定的助学金管理办法中提出,获得助学金的贫困生应合理使用助学金,不得铺张浪费及任意挥霍;有的还规定,在特定情况下会采取“一经查实,追回已发助学金”等措施。
高校有无必要限制、约束受助学生的消费?各有各的看法。支持限制、约束者认为,受助学生拿助学金购买高档电脑、名牌服装,去看演唱会,偏离了帮困助学的初衷,助学金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而反对者认为,帮困助学,不仅要给予贫困生金钱上的资助,还要尊重贫困生的人格、尊严,关注贫困生的心理,不能让获得助学金的人必须贫困地生活。
笔者曾和一位在大学设立助学金的慈善家交流,问他会不会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生给他汇报学习情况、监督他们怎么使用助学金?他说不会,并明确表示,受助学生怎么使用助学金都可以,帮助他们就是要让他们获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一点高消费也是正常的,理解部分贫困生也有虚荣心,他们可能比其他同学更敏感,甚至有的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
当然,学校助学金与个体设立的助学金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对于学校助学金发放,舆论更应监督的是,是否把助学金发给了真正的贫困生,要明确反对助学金评定中的弄虚作假。对于受助学生怎么使用助学金,其实可以宽容一些。只盯着受助学生使用什么手机、电脑以及受助学生的穿着,来监督他们使用助学金,这或会走到帮困的反面,让贫困生感觉自己被贴上贫困标签。简而言之,要杜绝“假贫困生”,并严厉处理弄虚作假的“假贫困生”,但对“真贫困生”不妨给予多一些引导。
回到中山大学此次贫困生助学金事件上,学校依据有关助学金管理办法,终止发放助学金,回应了舆论的关切。但对此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探索的问题。
对于贫困生如何使用助学金,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与生涯教育。比如有的学校不是对受助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而是发出倡议,倡导形成崇尚节俭、不攀比、不铺张浪费的价值观。另外,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理财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主动告别超前消费、攀比消费。这其实是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此,可对贫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引导。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