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江苏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1.无锡市简介
无锡市,别名梁溪、金匮、锡城、震泽,简称锡,江苏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距上海 128 千米;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南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 183 千米;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 4627.46 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末市域常住人口746.21万人,市辖区常住人口439.68万人。七普比六普增加了108.95万人,增速排省内第二。2022年生产总值(GDP)达到14850.82亿元。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六七千年前已经有先民生息。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初年复置无锡县。西晋太康元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隋、唐、宋相沿。元元贞元年(1295 年)升无锡为州,属浙江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 年)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无锡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宣统三年(1911 年),无锡光复,锡金军政分府辖原无锡、金匮两县;次年 5 月,撤销锡金军政分府。民国元年(1912年),锡、金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 16 年(1927 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1949 年 4 月 23 日无锡解放,分无锡为无锡市、无锡县,市、县同城。1953年建立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1983年 3 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与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为无锡市管辖。1988年,设立马山区。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 年 6月,江阴县、宜兴县、无锡县先后撤县设市,设立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市。2000 年 12 月,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和惠山区;撤销马山区,并入郊区,郊区更名为滨湖区。2015 年 10 月,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合并设立梁溪区;析锡山区的鸿山街道和滨湖区的江溪、旺庄、硕放、梅村、新安 5个街道,设立新吴区。
无锡市人文气息浓厚,诞生过吴太伯、徐霞客、钱锺书、秦邦宪、荣毅仁、阿炳、徐悲鸿等历史名人。无锡市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惠山古镇、东林书院、南禅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等著名景点。
2.目标战略
2.1城市性质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国际级创新型智能制造先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2战略定位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
2.3发展目标
至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率先建成现代化强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
3.区域协同,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协同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共建苏锡常国际大都市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太湖湾科创带,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保护沿江绿色发展带,强化交通、生态、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1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
提升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无锡“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推动东向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北向引领辐射锡常泰跨江发展、南向协同联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西向推动湖湾一体发展,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
3.2共保太湖丘陵生态绿心
形成环太湖“一心两源,四片多廊”的生态格局。
推进与苏州、常州、湖州环太湖地区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推进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加强环太湖岸线保护利用,提升太湖在长三角区域中的“绿肺”价值。
“一心”为太湖生态绿心,以控制太湖水体富养化为目标,实施入湖污染物总量及浓度双控,削减上游污染负荷。
“两源”为天目山、龙池山两片山脉涵养源,通过实施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
“四片”为淀山湖-澄湖、阳澄湖、霞客湖和漏湖-长荡湖四片湿地生态片。推动河湖综合整治,增加雨洪调蓄空间,保护核心平原水网。
“多廊”为长江生态廊、区域清水廊等生态廊道,包含长江生态协同廊道、望虞河等八条清水绿廊和多条区域骨干河道,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3.3共建苏锡常国际大都市区和环太湖科创圈
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巩固提升苏锡常都市圈开放高地整体优势,推动苏锡常都市圈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强跨行政区的空间协同,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加快推进苏锡、锡常相邻地区的空间协同,强化创新、交通、生态、人文等的跨界衔接。
无锡市与上海市嘉定区、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嘉兴市,安徽省宣城市"两区六市"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
3.4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
集中力量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加快推进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陶都科技城建设,形成市域“一带多点”协同创新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三湾、一城十元"的科创带创新空间结构。一核包括蠡湖未来城以及山水东路沿线地区。三湾包括梅梁湖湾、贡湖湾和竺山湖湾。一城指蠡湖未来城,"十元"指按照”园区、校区、社区、景区、商务区”五区合一的科创空间复合标准,划定十个“创新元”。
3.5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会同上下游城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相统一,对标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将大运河无锡段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准、彰显无锡特色、造福人民群众的美丽河幸福河,成为宜业兴业的黄金水带、精彩精致的生活秀带、水岸相映的城市绿带、连通古今的人文纽带。
■打造大运河无锡名城风貌核心;■构筑大运河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大运河精彩纷呈城市界面;■发展大运河全域文化休闲旅游。
3.6保护沿江绿色发展带
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加强长江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主要入江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水源地安全,维持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岸线修复,提升生态涵养能力。加强岸线管控和自然岸线保护,合理确定生态、生产、生活岸线比例,促进岸线高效利用和有序更新。
4.国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4.1强化市域一体化
构建“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轴:太湖长江发展轴(锡澄实力轴)。
一环:太湖湾科技创新带(锡宜魅力环)。
三带:沪宁发展带(大运河文化带)、沿江绿色发展带、宁杭发展带
一体:无锡市区。
两翼:江阴市、宜兴市。
两区:锡澄协同发展区、锡宜协同发展区。
4.2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形成“一圈、两区、多廊、多点”的市域生态安全保护格局。
一圈:构建太湖生态保护圈,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构筑一体化生态安全框架,改善太湖水质,提升湖区生物多样性。
多廊:清水廊道:包括锡澄运河、望虞河、武宜运河、新沟河、直湖港等。通风廊道:包括京杭运河-沪宁城铁风廊、沪宁高速风廊、京沪高铁风廊。水岸绿廊:环太湖湾水岸绿廊。
两区:保护长江生态屏障,建设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保护宜兴丘陵生态屏障,建设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
多点:主要包括锡澄生态绿心、蠡湖湿地、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湿地、梁鸿湿地、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4.3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
形成“五园五区六带”的农业空间格局。
建设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无锡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无锡惠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江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江阴临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形成五大城乡融合先导区:包括无锡宜滨城乡融合先导区、无锡锡新城乡融合先导区、无锡锡西城乡融合先导区、江阴澄南城乡融合先导区、宜兴宜南城乡融合先导区。
形成六大美丽乡村示范带:包括无锡宜滨美丽乡村示范带、无锡锡新美丽乡村示范带、无锡锡西美丽乡村示范带、江阴澄南美丽乡村示范带、江阴临港美丽乡村示范带、宜兴宜南美丽乡村示范带。
4.4建设紧凑集约的城镇空间
构建“中心城区-新市镇”的市域城镇体系。
落实战略目标,优化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全市域大城市群,形成以无锡主中心“特大城市”、江阴、宜兴2个中心“大城市”和N个新市镇构成的“1+2+N”的市域城镇体系。鼓励东港-锡北等新市镇一体化组团式发展,实现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互补协同发展。
4.5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按照国家要求,科学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应保尽保、量质并重、集中成片”原则,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永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宜兴市、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和新吴区。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按照生态功能重要性,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在确保优良生态环境和充足农业生产空间的前提下,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结合全市城乡空间格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4.6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强度换空间、向存量要增量:严控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强化“增存挂钩”和“批供挂钩”,形成“以强度换空间、向存量要增量”的高质量利用模式。推进存量资源盘活利用,引导地方加大退二还一、退二优二和退二进三,引导低效用地有序退出。
制定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3"60"行动:到2025年,全市更新产业用地60平方公里,实现产业新空间60平方公里;到2035年,保障产业用地不少于60万亩。
划定产业区块保护线:以全市工业园区为主体,划定产业区块保护线,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在产业区块保护线集中布局。全市划定产业区块保护线不低于630平方公里。产业区块保护线按照“产业基地一产业社区一工业区块”三级差异化管理。
产业基地:以制造业为主要功能,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产业用地占比原则上不低于70%。
产业社区:强调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优化配套服务功能,产业用地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
工业区块:以经评估后绩效较高的现状制造业为主,实施点状保留。
5.尊重自然,保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5.1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优化用水结构
构建水资源保护格局。基于水资源本底构建保护格局。以长江、太湖及京杭大运河、望虞河、锡澄运河等骨干水系为框架,构建江、湖、清水廊道紧密连通的水资源保护格局。
严格落实纳污总量控制管理,提升水质。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强化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质达标率。控制和改善水体富营养状况,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范围之内。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科学配置水资源,严格取水计划管理,优化水工程调度运行,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
5.2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探索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生态保育、科普、游憩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至2035年,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处,自然公园13处。
6.1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区
6.1市区空间格局
构建“一城两核、四片六组团”市区空间格局。
■一城:市区主中心城区,包括“两核”和“四片”。
■两核:梁溪老城和太湖新城。
■四片:锡东城区、惠山城区、新吴城区和湖山片区。
■六组团:东港-锡北、玉祁-前洲、洛社、阳山、鹅湖、羊尖六个外围城镇组团。
6.2绿地空间系统
形成“一带双环、三廊六楔”的绿地系统,规划林田、山水、公园、绿道、绿楔入城。
一带:太湖山水生态绿带;
双环:市区生态防护环和城区绿道共享环;
三廊:京杭运河-沪宁城铁、沪宁高速、京沪高铁构筑的城市生态风廊;
六楔:环绕在市区周边、深入中心城区的楔形绿地,包括斗山-锡北运河绿楔、翠屏山绿楔、锡东嵩山-鸿山绿楔、钱洛绿楔、京杭运河绿楔、锡澄运河绿楔。
6.3坚持“TOD”公交优先,强化城市发展走廊
依托轨道交通,以城市双核为中心,重点强化以TOD为导向的6条发展走廊:太湖湾科创带走廊、大运河文化带走廊、城市“南向”走廊、城市“北向”走廊、城市“东向”走廊和城市“西向”走廊。
6.4山水城市形态
构建“一水穿城、二星拱卫、三山抱湖、四面田园”山水城市形态。
一水穿城:打造大运河文化风貌带,带动运河两岸历史文化、生态绿地、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整合提升。
二星拱卫:以梁溪老城(龟背城)和太湖新城核心区为重点,结合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及现代地标,展现无锡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与现代气派新都市景观风貌。
三山抱湖:将惠山-青龙山、马山-焦山、雪浪山-军嶂山等优质山水资源与城市公共空间充分结合,塑造无锡最具标志性的山水城市格局。
四面田园:传承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提升乡村地区的空间品质;强化农业、生态、景观等功能,塑造各具特色的田园景观风貌。
7.人民城市,营造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家园
7.1构建舒适友好的城乡生活服务圈
完善公平共享、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区级-片区级-社区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镇-村”两级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健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构建“5-15分钟生活圈”,配置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家园中心。
7.2优化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耦合市区空间结构,形成“双核四区”品质设施集聚区,建设大型高品质公共设施,强化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区域辐射力。 “双核”为梁溪老城公共服务核心和太湖新城公共服务核心两个市级公共服务核心;“四区”为锡东设施集聚区、惠山设施集聚区、新吴设施集聚区和湖山片区服务区。
7.3构建山水入城的城市蓝绿空间
形成山水城市全域公园体系:突出无锡山水城市格局,由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都市农园、城市公园组成山水城市全域公园体系。规划远期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以上,公园绿地15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建设慢行友好的绿道网络:构建“一核、一湾、两环、九射”的市区绿道骨架。
一核:是指老城核心绿道,围绕无锡龟背老城和古运河展开,寓意无锡干年发展的源点和历史文化的核心。
一湾:是指太湖湾绿道,沿太湖北岸展开,强化无锡“太湖明珠”的人文特色。
两环:是指内环的湖山环绿道以及外围由走马塘绿道、锡北运河绿道、惠西风光绿道合成的乡野环绿道,串接锡(惠)山、蠡湖、梁塘河、九里河等山水元素和众多公园,向城市内部渗透、融合。
九射:是指依托京杭大运河、伯渎港、尚贤河、白屈港等多水汇聚的蓝绿格网规划的9条放射型骨干绿道。
7.4强化整体统筹,划定更新单元
围绕“产业强市、空间优化、活力复兴、生态安全”目标,系统谋划,强化城市更新的整体统筹;健全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成片推进,突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分类引导,实施差异化改造,引导多元化更新模式。结合城市功能结构和交通区位,兼顾资源分布和拟推进更新项目,划定更新单元。
8.风貌塑造,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8.1构建全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形成“四脉、四城、多点”市域联动保护格局。
“四脉”:大运河历史文化、锡澄运河工商文化、伯渎港吴文化和环太湖山水人文四条脉络。
“四城”:无锡历史城区、江阴历史城区、宜城历史城区、丁蜀历史城区。
“多点”:各历史文化名镇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各非物质文化遗产。
8.2充分挖掘和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存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
历史城区:包括无锡历史城区、江阴历史城区、宜城历史城区、丁蜀历史城区。
历史文化聚落: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老街、古村落等。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惠山古镇、小娄巷、清名桥沿河、荣巷、蜀山古南街、葛鲍聚居地等。
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历史建筑: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
地下文物埋藏区:包括鸿山、阳山、阖闾等地下文物埋藏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老地名及优秀传统文化等。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及缓冲区,历史城区,历史镇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
8.3保护古城整体格局
保护历史城区“一山(锡惠山)入城,一水(古运河)穿城”的山水空间格局。
保护历史城区“一城两市”的“城一市”历史格局,即由解放环路所环抱的“龟背形”历史城郭及“三里桥”、 “清名桥”南北两个历史商市。
保护历史城区内“龟背形”、 “一弓九箭”的道路网平面格局。
9.强化支撑,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9.1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航空:建设国际化的区域枢纽机场。做大做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建设全面覆盖苏锡常、辐射长三角的机场集疏运体系。
铁路:全面建设“轨道上的无锡”。规划形成由高速铁路、区域城际、都市圈城际、市域铁路、普通铁路等构成的多层级、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
公路:提升公路网互联互通水平。加密和完善地方高速公路网络,缓解重要区域通道的交通压力;加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优化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内外衔接。
港口:形成“一港四区”总体发展格局。依托无锡(江阴)港,统筹发展石利港区、申夏港区、黄田港港区和长山港区四个港区。
9.2建设一体化衔接的市域交通体系
轨道一体化:通过互联互通的快速轨道网,支撑城市空间战略重构。规划以无锡主城为核心的开放式市域铁路,建设无锡-江阴市域铁路(S1线)和无锡-宜兴市域铁路(S2线)。
道路一体化:无锡和江阴之间规划形成“两高三快七干线”的骨干通道;无锡和宜兴之间规划形成“两高两快两普”的骨干通道。
9.3建设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道路交通:建设由“环线、射线、联线”相组合的快速路网系统;推进重点功能区及重大交通枢纽周边道路网建设;优化城市建设区及城市更新地区道路网更新提升,进一步提升次支路建设水平,促进城市道路网体系完善。
公共交通: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出行体系。到2035年,规划形成“8线+1支”的轨道线网布局,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4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