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简介

创办时间 1896年

占地面积 7050亩

国家重点学科 51个

硕士点 361个

博士点277个

本科/部委属/985/211/双一流

(2023年更新,提供参考)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共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高达280.64万平方米。四川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同时也是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正与眉山市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源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四川大学秉承文翁之教,汇聚了众多英才。百余年来,学校曾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著名学者。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70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12个门类,设有36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四川大学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四川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杰出的教师。学校教学科研岗共有657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9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4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7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人才。学校建设了“金专”、铸了“金课”,开展了“探究式—小班化”等课程教学改革,擦亮了“川大通识教育”名片,以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升级。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国家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每年都会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涌现。

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78个省级科研基地等。学校还是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四川大学

在过去的4年里,四川大学共牵头获得了10项国家科技三大奖。2021年,学校的科研经费达到了33.5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曾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最早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合作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5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

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医院获批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厦门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网络医院总数达到1137家。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开放办学。学校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开展“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此同时,学校还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近20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如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此外,四川大学还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学院。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其馆藏纸本文献达829万册,包括321个中外文文献数据库。此外,学校还收藏了8.5万余件文物和94万余件动植物标本,以及约36万卷各类档案,其中珍贵历史档案达9000余卷。

学校拥有先进的体育场馆设施,能够满足师生的各类需求。学校还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川大学

总之,四川大学是一所拥有强大的学术实力、优秀的教师队伍、完善的校园文化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并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举报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