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审核专家:曹东义,河北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0余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谷芽

[性味特征]俗称稻芽。性温,味甘。

[功能效用]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宜食状态]适宜于伤食胀满、消化不良等不同疾病患者。

[忌食状态]谷芽健脾气,增食欲,诸无所忌。[药典精要]《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中国医学大辞典》:“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本经逢原》:“谷 谷芽芽,启牌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营养提博]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淀粉酶及维生素B等。

[特别提示]治病后脾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

[用法指要]一般代茶。 性温,味甘.性禀温和,有温经散寒除湿之功.味甘,入中焦脾土,旁达四未,五脏皆以受益. 脾者母脏也,为五脏之根、六腑之海.脾胃一健,五脏受荫;脾胃一衰,五脏皆衰。人以阳气为本,阴阳平秘,阳气尤先.人为活体,阳气盛者健,阴气盛者衰. 本品入脾脏而旁达诸经,温通乾离之阳气,以健运全身,补五脏,安六腑,温阳益气,疏通气血. 谷芽者胎胎也,具五脏六腑亢始之性,又为肾之根,重在 培元温阳,益气填精,为调补,先后二天之元阳宗气,不可缺少的精微物质.

主要参考文献:

朱复融《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5,9。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