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瞒天过海》,经典改编的典型反例

“不是所有导演都愿意尝试改编创作,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做得不够好,很容易被观众诟病。”上周末,由张钧甯、许光汉领衔主演,惠英红、尹正特别出演的电影《瞒天过海》全国上映,对于这部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新片,导演陈卓这样说。很不幸,他成了那个被观众诟病的人。甚至可以说,《瞒天过海》是关于经典改编的一个典型反例。

  陈卓的话,其实没有错,因为《看不见的客人》非常难改。难改,是因为原作拍得太好了。它以逻辑缜密的层层反转,真相与谎言的重重交错,准确拿捏着观众的心理,步步拖拽,处处伏笔,直到真相大白。哪怕当年延迟大半年才作为“批片”引进中国,观众在早已知晓谜底的情况下,依旧愿意跟随片中的“女律师”,一次次从男主角几乎完美的叙述中找到破绽,不断抽丝剥茧,逐渐接近真相,贡献出超过1.7亿元票房。

  让我们抽丝剥茧《瞒天过海》,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直接来了个过肩摔。

图说:《瞒天过海》和《看不见的客人》的豆瓣评分

  客观来说,《瞒天过海》基本保留了原作的故事脉络,甚至连公映版片长也只差了一分钟,主要的改动在于对角色的乾坤大挪移:犯罪嫌疑人从出轨的创业成功男性变成了要从底层嫁入豪门的蛇蝎美女;被害人从年轻男孩变身公益办学的父亲,而受害者妈妈假扮“金牌女律师”换成了孝顺儿子为父亲假扮“黑警”……几乎所有的角色都进行了性别的对换,并且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改动之下,相比原版男主几乎连自己聘请的律师都不相信,张钧甯饰演的犯罪嫌疑人却慌不择路,在与“黑警”的对话中将事实和动机一一坦诚相告。且不说一个瘦弱女子要如何在暴雨中把身高体重都超过自己的中年男子拖拽下山、掘坑抛尸;一个费尽心思即将嫁入豪门的孤儿院出身的女孩为什么还要冒险与前男友藕断丝连,并费尽心思为他买地盖房?按照网友的说法,从这个豪门媳妇与黑警对峙的表现来看,以这个智商即便嫁进豪门,也活不过两集。

  改动之下,为母则刚的故事本土化成了父慈子孝。这样的改动,显然没有理解原作人物设置的精髓,母亲为了孩子可以赌上一切,这样朴素的情感几乎不需要解释。大概是自知“理亏”,《瞒天过海》还生硬加上了一段老掉牙的人物前史,好让许光汉饰演的儿子患病,并带着父亲捐给他的一个肾为父伸张正义。只是原作中的女律师是戴着面具的,这个谜底直到最后五分钟才豁然揭开,而这一次主创的操作办法是将揭谜之前的儿子模糊处理,但女主不是犯案当天到过他家,见到过病重的儿子吗?戴了一个假头套就脱胎换骨了?

  改动之下,贫富差距的加大使得阶级对立也加剧了。学着把故事搬到东南亚,学着在社会情绪上做文章,是陈思诚电影这几年成功的“秘诀”,但可惜《瞒天过海》没学好,它只是生硬地写了几句台词对社会不公、阶级固化进行鞭挞,比如“人分三六九等,一个低贱的人死就死了,为了他毁掉前程不值得”“有了钱,有了权,才有现在的好日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但电影对于阶层议题的刻画停留在大而化之的层面上,“大人物”的猖狂几乎是刷着小视频臆想出来的,“小人物”的无助也就很难让观众感同身受了。

  其实我们从来不反对翻拍、改编。从《无间道》到《你好,李焕英》,好莱坞也会买下我们的好故事,《看不见的客人》也已经被意大利、韩国先后翻拍。我们反对的,是对原作几乎有违常识的乱改,是只想靠着一个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故事就迅速捞钱的心态,是对观众智商的不尊重。(孙佳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