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时别着急,上下左右对应不同器官,“对号入座”才知道哪里生病了!

腹内有多个器官,分别属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胃、肠、肾脏、膀胱、输尿管,女性还有子宫、卵巢、输卵管,男性还有精索,这些器官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病变,都会导致腹痛。

可见,腹痛的原因复杂,在判断腹痛的病因时,首先要搞清楚腹痛的部位与器官的关系。一般腹痛与压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通过了解各器官在腹内的分布,就可以根据疼痛的部位断定患病的器官。

判断

疾病要点

●起病方式:分为急性、慢性、突发性、间歇性腹痛。

●疼痛的程度及性质: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腹痛和钝痛、痉挛性绞痛、刺痛、周期性疼痛等。

●疼痛的部位:包括固定性、游走性、定位不明确性局部及全腹疼痛。

●与饮食的关系:区分为餐后痛、空腹痛、夜间痛、进食高脂肪食物后痛及与饮食无关的腹痛等。

●疼痛放射的部位:包括右背、右肩、左背、下腹部、腰、大腿内侧等。

●其他伴随症状:包括食欲的变化、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便血、尿血、黄疸、面色苍白、发热及出冷汗等。

腹痛时

常见的疾病

急性上腹痛

急性上腹痛,多见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急性胰腺炎等。

在心窝部及偏左侧出现中等程度的急性钝痛,最常见于急性胃炎,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疼痛与进食关系密切,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与季节和精神因素有关,多在秋末春初及精神过于紧张时发作。其中,胃溃疡多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出现疼痛,疼痛点位于上腹部偏左;而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胃灼热等症状,疼痛点位于上腹部偏右。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多为突然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多由进食油腻的食物所致,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严重时有发热和黄疸表现。

急性胰腺炎是较为严重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体型肥胖者,常于饱餐和饮酒后发病,表现为逐渐加剧或突发的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向左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并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感;严重时,疼痛可扩展至全腹,并出现四肢冰凉、出冷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肺炎及阑尾炎早期,也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常易被误诊,在家庭诊治时需要多加注意。

急性中下腹痛

急性中下腹痛的疼痛点主要在肚脐周围,呈钝痛或阵发性绞痛,腹内“咕噜咕噜”的肠鸣声可增加,多伴有腹泻,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是急性肠炎的表现;如果大便内有脓血,并伴有发热,则应考虑细菌性痢疾。

中下腹急性腹痛时,还应考虑外科及妇科疾病。急性阑尾炎在右下腹具有固定的压痛点,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急性肠梗阻可表现为突发性的肚脐周围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无排便、排气,腹部X线透视可诊断;如果绞痛位于侧腹部或腰区,并向下放射,应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妇科疾病,如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及宫外孕破裂等,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应加以鉴别。

突然发作的全腹疼痛

突然发作的全腹疼痛多由外科疾病所致,包括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出血等。弥漫性腹膜炎多由阑尾炎、溃疡病、胆囊炎、肠梗阻等引起的穿孔所致,腹腔内出血引起的全腹疼痛常由肝、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严重时患者均会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有生命危险,需要到就近医院紧急救治

慢性腹痛

慢性腹痛大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起病后转变为迁延型(或间歇性)。常见引起慢性上腹痛的疾病有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胃癌、肝癌及胰腺癌等。

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表现为反复出现的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多以心窝部为疼痛点,可伴有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嗳气及食量减少。

右上腹持续性钝痛,伴腹胀、恶心,在进食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症状可加重,多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中老年人长期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如果疼痛加重或性质改变,并出现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逐渐消瘦、疲乏无力,并伴有贫血、黄疸、大便变黑等症状,应考虑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定位不准,反应不敏感,家属应特别留意。

慢性中下腹痛多由慢性肠道疾病所致。左下腹部隐痛,伴有腹泻,大便呈稀糊状,有下坠感,可能为慢性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如果大便中带有脓血,应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中老年人则要除外结肠癌的可能;另外,肠结核及肠道寄生虫病也可引起慢性中下腹痛,需要家属和医生仔细鉴别。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常见病症的家庭诊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