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前半生富家少爷,后半生瘾君子,一生却极少动武的一代宗师
1892年,在广东佛山一个富甲一方的望族叶氏,诞生了叶继问。这是个名副其实的“豪门世家”,叶家祖上世代书香门第,家境富裕,子弟们衣食无忧。
世外之人或许会认为,叶继问天生就该骄奢淫逸、翘首以盼。

但这个小孩却没有因家世显赫而趾高气扬,反而十分谦虚睿智。他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与责任心,7岁那年,他主动向当地一位咏春宗师请缨,要求拜他为师,学习这门“以柔克刚”的拳术。
叶家虽然富有,但为这个决定还是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可见小叶继问决心径自坚定,他视武术为人生目标,并以此自勉不因优渥环境而骄奢淫逸。
这也奠定了他后来在武术界获得“一代宗师”美誉的基础。

7岁那年,叶继问正式拜入咏春宗师陈华顺门下,投身于这门“以柔克刚”的拳术。陈师傅视武学为生命,将全身心都献给了咏春。
他那种执著于武道的狂热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年幼的叶继问。
一开始,叶继问只是跟着几个师兄一起学习基础功夫,比如马步、单式操等入门技巧。这些单一重复的体能训练,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枯燥乏味。
但叶继问从不懈怠,每一招每一次反复,都全神贯注,力求达到最标准的要求。

三年后,陈华顺师傅终于正式传授叶继问咏春拳的奥秘。只见这位老者神色严肃,眉宇间透着一丝悲壮——他似乎在向这最后一位入室弟子,传承的武学心血。
10岁的叶继问跪在他面前,汲取这份馈赠的体悟,并立誓要弘扬光大。
这便是叶继问投身咏春,醉心于武学的起点。这条不归路,他从未后悔,也再未偏离分毫。正因为有了这段扎实功底,他后来才成就不世的武学成就。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八年血与火的抗日战争正式到来。而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也彻底改变了叶继问的命运轨迹。

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他们踏进叶继问的家乡佛山时,本已殷实的叶家也难逃厄运,一夜之间家产尽失,沦为了地地道道的贫民。
叶继问为人刚正,面对日军的傲慢践踏,他始终挺直腰杆,誓不低头。但这也招惹来了杀身之祸,日军屡次派人前来威胁他,要他为敌国士兵传授武艺。
一次,几名武士直接将叶继问押到军营,声称与他比试武艺。若叶继问败下阵来,就要在此传武。叶继问目光冷冽,一言不发。
他知这是生死存亡的关头。

那几名武士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很快便被打翻在地。叶继问长叹一声,他不想与这些畜生多纠缠,转身便要离去。
谁知其中一人忽然拔刀就刺,叶继问侧身避过,一掌便将其击晕。
这一战打出了叶继问在抗战岁月里的名声,也让日军了解到他的厉害,从此不敢再轻易招惹。但这场劫难同样让叶继问在中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与挣扎,世道炎凉,他只能靠着绵薄的接济维持生计。

不过正是在这千锤百炼中,叶继问的咏春内功和斗志才得以升华,这为他后半生的辉煌成就埋下了伏笔。
1945年,抗战胜利,久经风霜的叶继问也终于熬到了光明。但强敌刚退,国共内战一触即发。叶继问明白,祖国这片热土注定无宁日。
所以隔年,他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孤身远渡重洋,来到了香港这座东方之珠。
可惜好景不长。初到异乡的叶继问,一无所有,没有金钱,也无丝毫人脉,更谈不上谋生技能。香港物价高昂,租金难以负担,他竟一度沦落到无家可归,被迫露宿在车站长椅。

曾几何时,他也是出身名门望族,衣食无忧。人生的突变让叶继问措手不及。这些天,他整日在街头流离,眼睁睁看着香港的富豪名流出入享乐,而自己则连温饱都成问题。
就在他绝望之时,一位热心人介绍他結识了巨富梁相。得知他的武学造诣后,梁相毫不吝啬地提供资助,让他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咏春拳馆。
自此,叶继问在香港逐渐站稳了脚跟。从一无所有的极度拮据,到重振门户弘扬咏春拳,他在这片海外土地上再次证明了中国武术的精深造诣。
而他的奋斗史,也成为了后人最值得学习的宝贵财富。

在香港站稳阵脚后,叶继问全力以赴地弘扬和传播咏春拳术。他不遗余力地培养弟子,致力于发扬这门中国武术,并一直在寻找传人。
直到有一天,一个14岁的香港街头少年李小龙找到了他,恳请拜入门下。一开始叶继问并未放在心上,他察觉这个孩子不甚聪慧,性格有些过于躁进。
然而李小龙的毅力和坚持最终打动了他。
于是,叶继问开始认真指导这名弟子。他发现李小龙天资实在一般,但倔强和决心却十分可贵。于是他决定传授全部真传,不遗余力地磨砺李小龙,希望他能成为咏春的堂堂传人。

几年后,李小龙在一次比武中大败给对手,愤然离开香港出国发展。叶继问并未强留,而是让他去见识世界,历练自己。
大弟子黄淳梁劝他收回成命,但叶继问不以为然。他了解李小龙的个性,相信孩子终会回来。
果然,名成利就后的李小龙返港拜访师父,请求学习全部桩法。叶继问微笑着拒绝,他希望李小龙回去自己探索,将咏春融入自己的格斗体系,最终创立出崭新的一派。
当李小龙在美国创立截拳道后,叶继问毫不在意所谓的“叛徒”指责,依然认他为弟子。因为叶继问心中明白,一个优秀的传人,注定会超越老师。

而李小龙,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一片期望。
1972年,叶继问在香港病逝,享年80岁。他用半生的心血,将咏春拳从一门女人自卫武术,发展成为实战流派的“国术”,在海内外传播开来。
在他去世之时,已有超过上万名咏春弟子分布港澳台及世界各地,日后更发展到近200万人。现在,“叶问”这个名字,已深深融入到了咏春拳的历史传奇中。

2008年,叶问被世界纪录大全正式誉为“世界最著名的咏春大师”,这一殊荣,实至名归。今天,在中外武界和影视作品里,一提到咏春拳,第一反应就是神勇的“叶问”。
其弟子李小龙天资虽平庸,却在美国一战成名,开创截拳道,将中国武学传入主流世界。至今,李小龙仍是华人最引以为豪的一代宗师级人物。
可以说,没有叶继问的视野和胸襟,就没有李小龙的今天。也正因如此,叶问的传奇一生和卓越贡献,永载史册,铭记后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