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普贤菩萨及其道场简介
大行普贤菩萨及其道场简介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的“大智大悲,大行大愿”四大菩萨中代表大行,与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愿的地藏菩萨,并称佛教四大菩萨。
佛经记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我们在寺院的大雄宝殿中,看到释迦牟尼佛两侧的左右肋侍菩萨就是文殊和普贤菩萨,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多以骑白象的形象出现,身着菩萨装,手持如意,其身下白象有六牙,脚踏莲花。六牙白象代表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是普贤菩萨的重要标志。
《华严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讲述成佛过程五十二阶位菩萨的修养及其特征,历来被大乘佛教所推崇,誉为“经中之王”。由于其直接彰显佛陀广大圆满、无尽无碍的因行果德,加上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因而它所展示的境界更是巍巍壮观,不可思议。据说在《华严经》中,三世诸佛所同证、十方菩萨所同修、大千圣众所同尊、法界众生所同具的一真法界一览无余。《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之一,缘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时,至普贤菩萨所,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善财因此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普贤菩萨亦是净土行人的大依祜。
一、普贤来历
普贤是梵文Samantabhadra( 三曼多跋陀罗)的意译,又译作“徧(遍)吉”。对这一名称的含义,《大日经疏》说:“普贤著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第二菩萨经迹》说:“普贤菩萨,证穷法界,久成正觉,为辅助释迦,脱度众生,隐本垂迹,现菩萨相。其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今且约“普贤’二字,以示其概。”
如是说,普贤要将佛门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谓功德无量。这位大菩萨从名字到功能,都体现其行愿的悲切。
普贤的身世有以下几种说法。
普贤是诸佛之子。《华严经》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阿弥陀佛的第八子。《第二萨经迹》和《悲华经》皆称:“有转轮圣王,名无译念(即阿弥陀佛,本名无诤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苦萨;第八王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也就是说,释迦佛、阿弥陀佛的四位胁侍,曾是亲哥儿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儿子。
妙庄王的二女儿。《小乘经》说:“妙庄王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一子即地藏。”当然,这是非常中国化的说法了。
与文殊一样,“普贤身不可思议”(《华严经·清凉疏》)。按照佛教说法,佛或善萨是没有什么性别之分的。唐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多为女身女相,这与佛教在中国历代广为大众所接受,流传更加世俗化密不可分。
普贤菩萨的坐骑为六牙白象,但在世俗的大自然中并未有什么六牙白象。佛教的六牙白象原为菩萨所化,以表威灵。《普曜经》说:“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普贤所乘六牙白象,是表其大慈力也。《止观》卷二谓:“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所以普贤所骑六牙白象,与自然界之动物象完全不同,也是一种象征。
二、普贤菩萨之道场峨眉山
峨嵋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位于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内。“峨嵋”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主峰万佛顶之金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不论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是东岳泰山两倍的高度,雄冠华夏。
峨眉山为什么会成为“普贤的道场”?说来话长。
峨眉山原是道家仙山,春秋战国时期,一批又一批道家人物来到峨眉山,他们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境界与追求。
东汉时,道教的张陵,在峨眉山周围地区设有“六治”,其中的“本竹治”“北有龙穴地道通峨眉山,上有松,昔郭子声得道之处也”(《云笈七签》卷28)。张陵之孙张鲁于建安三年(198年)增设“八品游治”,其中第一治就是“峨眉治”。如果把廿四治及相关地方称为早期道教发祥地的话,那么,峨眉山即是这种发祥地之一。
后来的道士又在全国分设三十六洞天,峨眉山被列为第七洞天。传说广成子、吕洞宾、左慈、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行过。晚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也将峨眉山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称之为“灵陵太妙洞天”。
唐代一些诗人如司空曙、施肩吾、韦庄、鲍溶等人的诗歌中还记述了与峨眉山道士的交往……直到宋初,峨眉山仍是以道家仙山闻名全国的。古籍《太平御览》所记峨眉山是以道教仙山而进入国家级名山的。
《华严经》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圣和讲经说法之所。
公元5世纪初的东晋末年(据说是隆安五年,401),相传普贤信仰已经在峨眉山一带传播,有蜀地本土僧人慧持在观心坡下建造峨眉山最早的佛寺——普贤寺(今万年寺前身)。观心坡就位于今万年寺后方观心岭,是峨眉山著名的险坡,左右都是悬崖,坡长约十里。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佛家在此把“光明山”指为峨眉,因其山昼有“佛光”,夜有“圣灯”,一片光明。
《华严经》亦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本,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我世尊等正觉而有方所,说经而有道场,普贤于道场开化人天等众,故现海于峨眉山中,密引世人而通菩提觉性。”另据《峨眉山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峨眉山隐士蒲公登山采药,遇一野鹿,足迹如莲花,蒲公“追之绝顶无踪”,忽见奇丽佛光。蒲公特请教西来的印僧宝掌。宝掌答曰:“此是普贤祥瑞,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相见现相于此,化利一切众生。”另外两个西域高僧也说此乃“普贤依本愿而现相于峨眉山也”。后蒲公归山而建普光殿。此说见明人胡世安的《译峨籁•宗镜记》和《峨眉山志》。
东晋时,道教的乾明观首先改为佛教的中锋寺。南北朝后期的6世纪,是中国佛教传播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四川一度成为中国南方佛教与江南齐名的两大中心,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隋唐以后,佛教兴盛,在山上普建佛堂,许多道观也纷纷改为寺院。
众所周知的乐山大佛就是唐玄宗继位初期开凿,乐山距峨眉山不算远,正说明当时蜀地佛教开始走向繁荣。公元8世纪期间,禅宗在峨眉山一支独秀。到唐末的僖宗乾符三年(876),皇帝正避难成都。僧人慧通在峨眉山重建普贤寺,改名白水寺,事实上,可能这才是峨眉山主要佛寺大量出现的一个标志。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峨眉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白水寺(今万年寺),并恢复普贤名,称白水普贤寺,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几乎是峨眉山的名片和标志。由于宋朝皇帝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在朝廷的扶持下,峨眉山开始成为“普贤道场”。峨眉山道教渐趋弱势。“普贤道场”形成的关键一步,是获得了世俗皇权力量的在大众面前的正式确立,道教已不能与之相争。
整个两宋时期,正逢蜀地佛教又一个兴盛阶段。巴蜀地区众多摩崖石刻大多是唐宋期间开凿,又以宋代遗迹居多,也堪称为顶峰。例如安岳石窟,广元石窟,大足石刻都是如此,说明佛教在四川越来越繁荣的一个重要变化。
从宋到明末的500年间,峨眉山佛寺也是高僧辈出,在佛盛道衰大环境的影响下,有许多道侣弃黄冠而服缁衣,有的则离开峨眉,另寻洞府,有的则弃道返俗,道家更显清冷。例如著名的万年寺,就是得到神宗万历皇帝的御赐匾额——圣寿万年寺(即著名的普贤骑白象铜像所在处),所以至今称为万年寺。
峨眉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报国寺也是万历年间出现,起初名叫会宗堂,是一个道士明光建造在伏虎寺旁不远处,有意儒释道并存,互相协调融合,据说寺里起初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同时代,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但这一现象存在不过几十年,清初顺治九年(1652),寺庙搬迁到现在位置,改由僧人闻达负责重修,成为一座佛寺,香火十分兴旺,康熙年间,也获得皇帝赐名,有了“报国忠君”的别样寓意。
明清的统治者继续扶持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峨眉山日趋兴盛,明清之际达到极盛,佛教以压倒之势占据了山中宗教统治地位。
清朝时,清皇帝更是恩威有加,至清顺治年间,山上最后一座道观纯阳殿,也被僧人改建,峨眉山终于一统为佛家天下。当时全山有佛寺38座,庵堂72所,僧侣3000多人,香火鼎盛。许多梵宇琳宫,依山而建,有的隐藏于翠林树海之中,有的耸立于高山峻岭之巅,有的建于深壑幽谷之内,有的筑于危崖绝壁之畔,与峨眉山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至此道教全面退出峨眉山。
今天,我们在峨眉山,还能见到道家的名称遗存,如:纯阳殿、遇仙寺、仙峰寺等,但供奉的都是“菩萨”了。
三、十方普贤金像与金顶“佛光”
据清《峨眉山志》载,从晋代起至清末一千六百余年间,全山建有庵寺堂阁楼亭共170座。佛教鼎盛的明代中期,峨眉僧众达三千余人,每天晨钟暮鼓,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同武当山金顶一样,峨眉山的顶峰也因有一座铜殿( 俗称“金殿”)而得名“金顶”。铜殿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可惜毁于雷火,但金顶之名一直沿用下来。
如果说于公元980年安坐于万年寺高7.85米的普贤铜像作为峨眉山千年的镇山之宝,为这座佛教名山增辉千年的话,那么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金像更是登峰造极之作。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佛在景中,景在佛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无尽禅机。
十方普贤金像由擅长雕凿铸造巨型佛菩萨像的台湾花莲佛像石雕匠师詹文魁构思造型,设计图样,惊艳了大陆各级的有关单位,案子几经转折,最后还是由文魁亲自督工铸造完成。
十方普贤金像位于峨眉山金顶,从设计构思到完成,前后共经历了四年,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 ,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金殿、铜殿建筑面积1800㎡。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中国最大金殿。
朝拜大道,宽18米、长108米,10级,由10对大象相对拱卫,既体现普贤精行实践的精神和特色,又蕴含指引众生朝拜礼佛的方向和途径。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围绕汉白玉雕佛像。十方普贤菩萨圣像正面手持如意,骑六牙圣象;另一面结阿陀定印,表六道众生显得四智菩提之义。十方普贤菩萨圣像的含义以及造型结构:通高48米,表征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普贤”,即“普”之平等无碍,“贤”为无处不到。登上金顶,我们可以看到金、银、铜三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环拱着十方普贤圣像,雄伟庄严、层次分明,暗含“西南方有山名光明,而普贤菩萨与其眷属(门人)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之意,它们是深厚的佛文化历史底蕴和现代人聪明睿智的结晶的见证。
峨眉金顶最有名的奇观,要算“金顶佛光” 了。人们最先在峨眉山上发现这种奇观,在晴朗无风,太阳斜射的午后,睹光台下满布云海。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即使两人并排站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金顶“佛光”在公元63年被发现,到现在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据说第一个见到佛光的人,即是前面提到的汉代蒲公。
金顶“佛光”出现时,因每人眼中见到的光环,只能映照出自己而黑影,一人一个,互不干扰。人静影亦静,人动影亦动,人舞影舞,令人惊喜不已,能亲身领略这一大自然的奇观,实在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报恩寺内有一座普贤菩萨殿,是供奉普贤菩萨的重要场所。普贤菩萨是佛教菩萨中的一位,被视为智慧和慈悲的化身。普贤菩萨道场的建立旨在供信众朝拜、礼佛、祈福,以及学习普贤菩萨的教诲和修行。
除了报恩寺,峨眉山上还有其他寺庙也设有普贤菩萨的道场。这些寺庙多数都供奉着普贤菩萨,信众和游客可以在这些寺庙中参拜、膜拜普贤菩萨,接受佛教的教诲和启示。
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嵋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峨眉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的胜地之一。(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若侵权通知立删)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