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森的这场雪,下成功了吗
电影《一闪一闪亮星星》的英文名译为“shining for one thing”,意思是只为一人闪耀。其中“one thing”音同“万森”,正是故事男主角的名字。从不被看好的小成本网剧到盈利破亿的分账天花板,《一闪一闪亮星星》跑出了自己的垂直赛道,孵化出奇幻爱情片的又一大热IP。在影视剧番外片的情怀加持下,电影自从预售以来,热度高居不下。“张万森”一角更是刷屏短视频平台,夺得“暗恋天花板”称号。
原剧中,“张万森”从始至终都是贯穿故事的题眼。女主角林北星的每一次穿越都与张万森有关,而一切故事的起点正是为了重拾遗失的美好,满足那些张万森没能说出口的遗憾。如果说,“喜欢你”是爱情故事片推演过程中必然会埋下的叙事暗线,那么,“你的名字”就是暗恋题材片中特有的交织缱绻、牵动人心的戏剧性拉扯。我要怎样向你介绍我?我要怎样大方说出我的名字?我要怎样才能于不动声色中告诉你所有漫长时光里那些惴惴不安又蓄谋已久的心意?暗恋,是不敢宣之于口的悸动,是不能恣意表露的自白。于是,初见的交锋和“你的名字”就成为了暗恋故事里最具咂摸况味的情节。
原剧中,张万森始终未能完成这场自白。他用一场盛大的暗恋献祭了自己的青春,为了保护女主角林北星死在了高三那年,死前也没能让她知道自己的存在。热梗“张万森,下雪了”正是剧尾林北星对于男主的想念和缅怀。“陌生女人来信”式的极致叙事带来观看电影前预先就有的情怀。弥补缺憾也是大多数观众走进影院的原始动机。然而,纵使有情怀加持,影片很难说是上乘之作。
唯一出乎意料的是,制作方放弃了对于原故事的续写,他们极具野心地编织出另一个平行宇宙下发生的全新故事。张万森暗恋的理由、两人初识的场景都与原作大相径庭。而如何保持主角人设的一致性?如何满足观众圆梦的原始动机?如何用107分钟的时长交代一个全新的故事?面对这些难题,制作方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影片的最后,导演选择用一个简短的彩蛋回应剧版,但这显然不能弥补“剧粉”的缺憾。
影片的另一大缺憾在于能力撑不起野心。制作方试图扩大受众,让不了解剧版的人也能无碍解读、丝滑观看。然而,单薄的叙事逻辑和粗糙的人物刻画无法推动影片行进出既定的走向。例如男主角张万森的人物刻画,在影片中通过一闪而过的高考成绩单和别人的只言片语,观众大概能推断出他是个模范好学生。除此以外,他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性格来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和表达。如果没看过原剧,观众不会知道张万森的梦想是无国界兽医,不会清楚他为人处世的温柔和克制,更不会明白男主人公理想的情感总是以尊重为前提。而这一切设定都是张万森为何不能把爱宣之于口的重要原因。影版中,人物的初始设计有所更新和改变,但始终缺乏坚实的背景铺垫和动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如果没有一个立体多面的形象塑造,张万森的拧巴和纠结便无从知晓。人物的许多反应和行为也会带来突兀之感。即使是纯粹的爱情片,也不能只囿于爱情,这会导致失真和虚无。
编剧显然意识到了这点。他巧妙地通过套路化、日常化的情节让影片摆脱失真和虚无。套路情节的好处是不用太多解释成本,就能让受众通过观影联想自动代入。例如影片中男女主书店里、月球装置下、公交车上发生的各种偶遇,以及男主酒吧英雄救美、荧光海滩嬉戏、女主转学离开的各类经典情节。故事发展如此符合青春爱情片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只要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画面就会变得顺畅舒心。但也因此,那些“偶遇”“巧合”都显得过于刻意。套路的背后是个性的丧失。人物内心迸发出来的行事动机不足,展现出来便是纯粹的情节堆砌。尤其在影片前半段观众的入戏关键时刻,动机表述过于单薄。如若没有电视剧角色的预先造势,影片很可能会在开头就劝退一大批影迷。
救赎、青春、暗恋……在现代人喜新厌旧的快餐式生活下,校园青春爱情似乎一直承载着成年人的幻想。在那里,时光走得慢,一切都如故。隔壁小王一直比你优秀,班上小红一直那么貌美如花。回首就是闹腾的后桌儿,抬头就是乐和的前座儿。校园时光,地久天长,岁月静谧得仿佛可以寄托所有不适和迷茫。青涩校园里,“纯爱”就在眼前,根本不需要当“战士”。
《一闪一闪亮星星》的票房领跑跨年元旦档,这场从22年剧版开播时就已经纷飞的“张万森”的大雪,在观众的心里一直下了两年。比起影版的质量,对剧版缺憾的弥补和见证爱情的仪式感,或许在影迷的心里分量更重。而《一闪一闪亮星星》预售的大获成功,也再次昭示了IP质量口碑的提成作用。从《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到《一闪一闪亮星星》,剧粉的青春,又一次在无疾中落幕。那场独属于张万森和林北星的初雪,倘若停留在那个黑马空降、口碑逆袭的冬日记忆里,或许,会更加美好。
(来源:齐鲁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