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全国重点文物,因为三门峡水库而搬迁,耗时10年
“由于三门峡水库工程的搁浅与改建,库区水位根本没有抵达旧址。永乐宫白迁了!又由于离开了原址,违背了世界文化遗产原址保护的原则,永乐宫虽有旷世神韵,却难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题记
1952年,文物工作者在黄河北岸的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发现了一个废弃古老的建筑群,杂草丛,断壁残垣,但是却大殿墙壁上保留着大面积精美的壁画,这正是在元代有着重要地位的——永乐宫。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因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蒙古入主中原之初,道家全真教大兴,丘处机被成吉思汗封为“国师”,。1247年,在两任掌教尹志平、李志常推动下,以为元朝皇帝祈寿为名义,开始动工兴建大纯阳万寿宫,公元1358年竣工,工期长达110多年。
为了治理黄河下游水患,1957年,国家决定在三门峡修建一座水库,在设计图纸上,而旧永乐宫所在的位置恰好在三门峡水库的淹没区。于是,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永乐宫不得不搬迁。
1958年8月,国家文物局委派北京古代建筑修整所(今中国文物研究所前身)祁英涛主持此项工程。经过慎选,省政府报请中央批复,决定将永乐宫迁于20多公里外的芮城县城龙泉村古魏国城遗址内。
1959年3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和分管文物工作的陈毅副总理批示,组织了由国家、省、专署、县、公社五级人员构成的永乐宫搬迁委员会,由北京文管所负责人王书庄、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景炎挂帅,带领古建专家和民工400余人开始了搬迁工作。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现存元代壁画的巅峰,堪称一绝,而搬迁工作最难的就是壁画。如果这些壁画如果在搬迁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那无疑是考古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
永乐宫各殿壁画,都由土坯砌筑,表层为麦秸泥和棉花砂泥两层结构,麦秸泥酥软,厚7厘米,砂泥较结实,厚1厘米。每面墙壁有数十平方米。由于壁画历经几个世纪,加之地震、潮湿等原因,画表已凹凸不平,面质已体脆身弱。搬迁时原想整块揭取,但由于面积较大,局部酥松,极易破碎。
为确保万无一失,十拿九稳,全国各地文物保护专家经缜密研究,反复论证,最后决定采用画面封护的方法进行操作。
祁英涛先生自行设计、自制工具,攻克了大面积壁画揭取和修复的技术难关。专家们先在画面上刷上2:3:100的胶矾水,以免画面颜色在揭取和加固中脱落。然后将白色粉线弹在画面上,将画面分成6平方米或3平方米的若干画块,尽量在人与人、画与画的空间打线,以保持头部、手部的完整。
最后以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小心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依次编号,割缝只有3毫米。整个壁画被分锯成550块,每一块都有标记编号。同时,预制好与画块相等的木制壁板,再将壁板依附在画面上加以固定,使揭取下来的画块被壁板托住而放下。
由于当时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时间紧迫,在揭取壁画过程中,工程人员以“与黄河水赛跑”为口号,加班加点,终于在蓄水前全部完成揭取。
为将壁画毫发无损地搬到新址,当地政府发动沿途村民义务修路,在各路段清水泼街,黄土垫道,随时保持路面平整,并进行途中防震试验,直到车行平稳。
在壁画装车前,首先要将揭块板夹固定,小心包装,再放入垫满厚棉胎的木箱之中,最后还要用木屑碎纸填满空隙,按照编号和复修的次序妥善存放。
迁运时,把捆紧的画框装到车上后,还要在画块下面垫上五六枚弹簧卡,在车的马槽上用钢卡和横杆加以固定,最后用长形螺栓上下贯通固定。尽管如此,行驶时,还要将轮胎的气放成半饱状。五六十辆骡马大车也派上了用场,用以运迁拆下来的小件。在运迁中,汽车和牛马车行速度差不多,跑一趟得三四个小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永乐宫的全部文物安全抵达新址。存放壁画的库房和工作用房需200多间,其要求干湿适度,通风防潮,更要便于检查加固,按施工程序提取方便。
搬迁成功只是第一步,壁画的安装和修复还有更为艰巨的工作。从1961年才开始修复壁画,壁画修复人员先对龙虎殿壁画进行加固和安装实验,获得成功后,随即总结经验,进行其他三大殿壁画的加固和安装。
永乐宫迁建工程期间,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1年,迁建中的永乐宫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57年开始迁建,至1966年全部,历时10年,花费220多万元。1966年8月“文革”开始时,工程幸而告竣,之后被“军管”。
但历史的发展往往让人难测,苏联专家设计的三门峡水库在运行一年之后,随即停止运行,开始改造。原先规划的350米的蓄水量,最终只停留在326米,通常水位还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这样位于海拔330米的永乐宫旧址就不会有水淹的危险。随后中苏交恶,苏联技术专家撤走,责任无从追究,永乐宫的迁移成了这段历史最好的一个注脚。
再成功的搬迁,对文物而言,都是一场浩劫。
(图文转自网络公众号)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