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警动真格,登船临检台湾游艇,台当局终于低头,答应将放人

大陆下通牒后,海警直接在金门集结,正式接管厦金海域。与此同时,解放军出兵海峡,释放了强烈信号。不到24小时,台当局低头认怂,答应将被扣押渔民释放。事件是否告一段落?大陆是否会更进一步,强化台海实控?

大陆渔民在金门遇难一事,正在持续发酵中。从台当局的言行看,他们想要进行一场豪赌,赌的是大陆不会动真格。在2月18日,岛内媒体大肆炒作台“海巡署”的言论,声称他们将根据台岛现有条文,遇到紧急情况将开火,还表示“海巡署”的舰长能自行决定是否对大陆船只开炮。然而,大陆进行的一系列强力行动,直接击碎了台当局继续挑衅,乃至“开第一枪”的念头。

在2月18日,大陆海警在厦金海域展开常态化执法行动。在19日,就有6艘大陆海警船在大小金门岛附近巡逻,其中两艘海警船直接进入所谓的厦金“禁止、限制水域”,一艘大陆渔船则在海警船后下网。看到这种情况,叫嚣要开炮的台“海巡署”船只龟缩在金门,根本不敢出来。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这个台“海巡署”可以说非常嚣张,多次对大陆渔船施暴,使得大陆渔民轻则被扣押罚款,重则被判刑,甚至有人伤残丧生!现在,大陆砸下铁锤,这些狺狺狂吠之徒再也不敢继续挑衅。

事实上,台“海巡署”所谓的开炮言论。根本没有可行性。因为面对大陆海警,台“海巡署”这点力量根本不够看。要知道,金门距离大陆厦门仅2公里,如果真的出现紧急情况,大陆只需要发射火炮,就能展开饱和式攻击,都不需要使用远程武器。因此,无论是台军还是“海巡部门”,在金门都没有部署什么装备。台“海巡署”的船只排水量最多几百吨,只能欺负手无寸铁的大陆渔船。但随着大陆上千吨和数千吨的海警船出动,台“海巡署”只能被碾压。

更让岛内感到紧张的是,大陆海警不仅在厦金海域巡逻,还对金门船只进行了登船检查。在2月19日,一艘金厦巡航船“初日号”在前往金门时,遇到了3艘大陆海警船,随后就被要求停下,登船检查半个小时。检查结束后,大陆海警船对“初日号”放行。对此,“初日号”上的乘客很害怕,表示“吓死了”“还以为回不了台岛”。不过,大陆海警只是在船长室对船员进行盘查,没有检查乘客。船长的乘客领队也确认,大陆海警没有为难乘客。

不过,这起事件让岛内蓝白绿三个政党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大陆“没有善意”,正在“改变现状”。民进党“团书记长”庄瑞雄抨击大陆,称此举“影响两岸关系”。民众党“民意代表”吴春城则要求大陆对海警登船检查进行解释,不拿出合理原因就是“不友善做法”。国民党“民代”洪孟楷则喊话台当局,应该对大陆海警登船执法进行抗议。

台当局也持续释放消极信号,其“航港部门”声称已经要求“海巡署”强化巡逻力度,并对航商增加宣导,要求岛内船只如果遇到大陆海警,应当“拒绝登船检查的要求”,并立刻向台“海巡”求助,而且不要停船。很明显,台当局想要诱导民众对抗大陆海警的执法。同时,台“防务部门”也发声,称大陆海警的行动,已经被纳入台军的“突发状况处置规定”。若台“海巡”提出支援要求,台军将出动。

对此,岛内媒体人谢寒冰怒斥台当局逃避责任,妄图把民众当挡箭牌。同时,台前“民代”郭正亮则表示,大陆原本要求台当局查清真相,后者却毫无悔意,还扬言“强化执法”。台当局的做法,激怒了大陆,也让岛内民众非常失望,若事态继续发展,恐将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对“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台当局,大陆除了出动海警,解放军也展开了行动。在2月18日,解放军7架次军机和7艘次军舰现身台湾岛附近海域。有分析指出,台当局扬言“强化执法”,还让岛内媒体炒作“开炮”,这说明他们不仅想用暴力手段抗拒大陆海警执法,甚至还想继续制造事端。因此,解放军出兵海峡,释放了强烈信号:稳稳地压住局势、震慑宵小。台当局如此不老实,解放军就用强力行动让他们不敢放肆,抹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解放军的台海行动中,有一个细节引发外界关注,那就是一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已经现身金门附近海域,这款直升机配置了鹰击9E导弹,能以0.7马赫的速度在海面巡航,火力范围达到25公里。此外,鹰击9E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半主动激光等制导方式,有极强的精准打击能力,对小型水面快艇可谓是“绝杀”。可以看到武直10出现在金门海域,就是给台“海巡署”和台军可能的暴力行为做准备。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台当局终于顶不住压力,在2月19日连夜表态,表示对两名被扣押的大陆渔民进行遣返。同一天,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大陆已经由泉州市红十字会出面,陪同渔民家属在20日前往金门接人,并就遇难渔民善后事务进行处理,台当局对此要做好配合工作,给大陆人员提供便利。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但情况并不简单。因为大陆海警首次在金门海域登船检查,意味着后续任何靠近金门的可疑船只,都是大陆海警登船检查的对象。台当局的“海巡船”和“军舰”,自然也要被检查。此外,台媒此前盛传美军特种部队将进驻金门,现在若美军真的偷偷潜入金门岛,只会被大陆海警抓个正着。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