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ICU就“凶多吉少”?医生揭秘:进去了还有多大概率活着出来
ICU,就是“重症监护病房”,负责抢救和监护命悬一线的病号,他们又叫危重症病人。
有资格设置和运行ICU,医院的腰杆子就硬;有资格在ICU值班和工作,是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肯定。
但在普通人看来,ICU有“两宗罪”:
1、ICU就是“鬼门关”,进了ICU凶多吉少,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ICU就是“化钱炉”,进了ICU费用高昂,很短时间就把积蓄花光。
这些认知,与多年来大家的固定认知有关,过分关注医疗费用和失败案例,反而忽略了ICU对抢救生命的重大作用。
要知道,ICU病房收治和监护的病人,病情都不一般;ICU运转和救命的保障,效率也不一般;ICU通力协作将危重症患者抢救回来,更不一般。生命是无价的,这是基础的认识。
一、ICU的病人,通常是“4收、3不收”
收治的病人主要有4类:
重大创伤、高度感染、大手术后,或与心、脑、呼吸紧密相关的病人,即致命风险非常高的病人。
呼吸差、心跳存在骤停风险,出现器官衰竭或休克症状的病人,即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
呼吸衰竭,心脑功能明显异常,或肿瘤病情重大变化,即使慢病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症状也要考虑。
突遭重大意外,如严重撞击、中毒、触电、溺水等意外,即意外伤害后体征不稳的病人。
不收治的病人通常有3类:已判定脑死亡、晚期肿瘤、临终状态的患者,救治希望很渺茫。
二、ICU的病人,收费贵的原因有4条:
1、硬件价格特别高,ICU的设备都是“续命神器”,既有数万元、几千元的小设备,更多的是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昂贵设备,如呼吸机、血液净化技术、人工肺等,有的单机收费每天就超过千元。
2、检查次数特别多,ICU是病患检查最频繁的地方,因为症状危重,病情变化剧烈,医护人员要充分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应对,其中CT、核磁共振等检查占大头。
3、治疗药物特别贵,ICU的药物通常是贵重的进口药,含抗感染、抗生素、激素等类型,包括免疫球蛋白,每天要用好几瓶。如果是丙类药物,患者完全是自费的。
4、护理开支特别大,ICU病人生活是完全不能自理的,所以ICU每名医生最多负责3个病人,护士最多看护2个病人,很多情况下都是24小时一对一服务,护理费用就低不了。
这4大原因,是ICU高收费的重要推手,但很多人没想到,ICU有两条是“拖后腿”的:
一个是突发情况的抢救人工费用较低,各种抢救在ICU非常普遍,几乎每天都有,但这些抢救的人工费用,收费很低。
一个是ICU属于公立医院最亏本的科室,实际上患者医保并不足以支付高昂的费用,超额的部分只能由医院自行承担,患者没少花钱,医院也在贴钱。
三、患者钱花出去了,人能救回来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患者在ICU救回来了,转入普通病房,康复出院,即使钱花了不少,仍是值得的。一旦患者没救回来,钱也花出去了,除非患者家庭殷实,否则就是人财两空。
那么,ICU的救治成功率有多少?是不是一些人认为的“进去就很可能出不来了”?
第一条:ICU的救治成功率,是比其它科室要低一些的,毕竟收治的都是“命悬一线”的重症病人。
第二条:有的病人进入ICU后,或在观察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主要是经济负担不起,或病情确实无法治愈而放弃,这部分约占8%—10%左右。
第三条:经过正常的ICU抢救,约有3.7%的病人,因病情严重,或器官严重衰竭,回天乏力,宣告不治。
第四条:约有86.7%的患者,经过全力抢救,病情在ICU受控,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获得康复。
这些数据,来自《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收集了3000多家、211万例经ICU救治的病人数据获得,而且,随着这几年医疗技术和药物进步,ICU救治成功率会更高。
换句话说,即使进入ICU抢救,超过8成的患者仍可以获救,顺利康复,平安出院。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仍然希望身体平平安安的,尽量把疾病隐患消灭在早期,争取不进ICU。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