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笔记:论语中“志”的故事——孔子和他弟子们的“志”

谈话笔记之一

论语中“志”的故事

——孔子和他弟子们的“志”

孩子们:

我就想和你们谈一谈“志”。为什么呢,因为线下课期间身边就发生过多起孩子轻生的事件,其中也不乏学习优秀的孩子。那之后,我开始思考,孩子与父母究竟是为什么、到底是怎么样就走上了对立仇恨面,孩子甚至于情愿放弃自己的宝贵生命!我思考了很久, 我想和你们谈一谈“志”。

志,简单说来就是理想。在我的学生年代,都倡导做“四有青年”,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你们的年代,更多强调文化教育,考试、成绩、培训基本占据了你们生活的大部分。至于追求理想、探索真理不仅是你们,就是在大人世界也在慢慢消失。我觉得,我们人之所为人,人要过得更幸福,还是需要有点理想志向的,特别在少年阶段更要有远大志向,不只拘泥于眼前考试成绩,不拘泥于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些许小事。有长远目标志向,“不畏浮云遮望眼”,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不会为小事抑郁、看不开,甚至互相攻伐伤害。

古往今来,喜谈志向的,莫过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一、”志”在汉文字中的意义。

小篆“志”的写法

小篆“志”的写法是,上面“止”字、下“心”字,就是要有一颗“知止“之心。随着文字发展,上面“止”渐变为“士”。

所谓“止”,就是做人做事要有分寸、知先后,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先做,什么事后做,做事要做到什么程度。《大学》有云:“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志字下 “心”表示与人的心理思想有关。

因此,志是形声字、会意字。上面的“止”既表读音,也表意义;下面的心则表意作用。

二、讨论中国汉字和英文字

中国汉字很奇妙,与英文比起来,英语是表音文字,把英文写出来,基本就能按习惯组合读音拼读出个七七八八,字母组合就是读音;而汉字则偏向于表义文字,文字更多显示的是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汉字造字的方法有6种方法,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史上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人的寿命有限,所经历和经验也有限,但有了文字就能把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文字的形式传递后人,人类生活才能摆脱蒙昧、无意识状态,用思想和智慧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当仓颉造字,有“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

三、《论语》中孔子谈志和他几个弟子的故事

回到主题,我们继续讲论语故事。

1、《论语》是部什么书?

论语是以语录对话的形式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它成书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通过记忆再次编辑出来的,主要体现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是儒家经典之一。北宋开国丞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说他自己书读的并不多,用半部《论语》来治理国家。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可见论语的重要性。

孔子生前没有写关于自己创新观点的文章,而是整理和归纳前人学说历史和礼乐典章,自己不随意创作,这叫“述而不作”。而在孔子同时代,西方文明鼻祖、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异曲同工。苏格拉底也是没有自己的创新文章作品。他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再再传弟子亚历山大大帝而闻名,流传最广的也是他和弟子柏拉图以及雅典城青年的对话。对提问者的问题,他都不给与正面回答,而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提问者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苏格拉底最后不容于雅典公民,以“误导青年”的罪名被民主投票判处死刑。有一幅画就叫《苏格拉底之死》。

2、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与弟子谈志向,有两个对话故事。

第一个故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五人坐在一起,孔子最爱和人谈志向,开口说:“不要以我比你们大,就不好意思说,你们平时不是总说没有伯乐知道你们的本事吗,现在假如有人了解你,给你机会一展平生抱负,你们会怎么做?“

子路立即就跳出来回答说:现在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它夹在几个大国中间,战事频仍,百姓饥馑。如果这个国家由我来治理,用三年的时间,我可以把它治理地民众好勇善战,并且百姓也知道教化规矩。”

夫子听了,哂笑之。又问:“冉求!尔何如,你怎么样?”

冉求就谨慎多了,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再小点五六十里的城池国家,如果我来治理,三年时间我可以使民众吃饱足用。但要礼乐教化百姓,那就要等别的君子才行。”

夫子又问:“公西华,你又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做到什么,我就愿意边学做做吧。比如宗庙祭祀,国君会盟等小事,我倒可以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相。”

夫子最后问正在弹奏的曾点(曾参的父亲)问:“点,你怎么样?”

曾点停下鼓瑟,回答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我的志向与其它三人的不一样。”

夫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没关系,没关系,各自说各自的。”

曾点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它人都是想军国外交大事,我只想在暮春的时节,穿上新做好的春服,和朋友五六人,带着小孩六七人一齐结队踏青,在那沂水河边沐浴,在河边祭神求雨的高台上去吹吹风;到傍晚再一路唱歌一路归家。”

夫子不禁感叹道:“我想的也和曾点的一样啊!”

我们先说一说子路。孔子周游列国,子路也一路跟随,因为他为人忠勇好义,所以子路既是弟子,也起到保护者的作用。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奔走,宣传自己政治主张,希望列国国君能用自己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但是处处受挫,困难时连饭都吃不上,落魄时还被人说 “像狗一样”。有一次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列国都不用我的道去治理国家,我就自己做个木筏子出海,到海外去找个地方来实践我的政治主张。能跟着我一起出去的,大概就只有子路一人罢!”子路听了,十分欢喜。孔子又恨铁不成钢地讽刺子路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除了比我勇敢,说到对事情处理就不可取了,换句话说就是认死理、莽撞!”因此,孔子预言子路“不得其死 “。事实也是如此,卫出公时,蒯聩(卫出公的父亲)悄悄溜回卫国,勾结卫国权臣孔悝发动政变,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下了台、夺回王位。 此时的子路在卫国做大夫,听说此事,义愤填膺往城里跑,要赶走乱位的君臣。这时,城门将要关闭,他朋友子羔告诉子路说:”城内现在大局已定,卫出公也已经逃跑了,局势无法挽回了,你快回去,不要进城白白送死。”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难,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忠义之所在,对自己应当尽职的政事,不因为困难危险而逃避。”子路进城后,被人打落冠缨。子路想起孔子曾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取义成仁。子路忠勇,但不知变通保全,其实孔子也曾说过:“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如果自己在有道之邦就尽忠职守,如果是无道之邦就赶紧远远逃开,避免自己受到戕害。“子路违背了老师的教训,本来可以逃脱,却主动贸然地卷入政治斗争。但也正是他的不知变通的“舍生取义”,让这种忠义的精神分外耀眼,也让孔子分外钟爱这个弟子。子路死后,孔子大悲,不能再见肉酱,第二年孔子也去世,这不能不说与子路之死对老师带来巨大打击有关。

再说冉求,冉求以政事见称,尤擅长理财,是孔子的管家。后来,他曾担任鲁国季氏的宰臣,为他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说:“季氏都比周公还富有了,冉求还为他聚敛财富。”又说:冉求非吾徒也,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你们见到他可以鸣鼓而攻之。”在这个故事中,冉有十分谦虚,他说自己能管理方圆六七十里或者再小点五六十里的城池,其实,凭他的才艺是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孔子说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就是说冉求的才能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但是冉求并不重视德的教化作用,也不重礼乐修养,他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自己不愿去做。他对孔子的观点并不是照单全收的,有自己的想法的。我们现在看来冉求才管理大概“五缘湾”大小的城池,实际上周文王起家不过百里,商汤起家也只有七十里地,但是他们行仁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最终统一中原地区。所以,冉求看似谦虚,其实认真考究他志向不小。

说说公西华。公西华口中说得谦虚,是小事,但在古代祭祀和外交会盟都是礼节教化的顶大的事,春秋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的重要性还排在战争之前。而公西华他的强项也在于宗庙祭祀和外交礼仪,孔子也评价他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相当于可以出任外交部长。如果这还是小事,还有谁干的是大事呢!

再说曾点。曾点并没有直接说他的志向是什么,却用美文的语言描写了与亲朋好友晚春时节,乘风踏青、高歌咏归的情形。一番描述下来,孔子都悠然神往,说这也是我的志向啊。这志向很难吗,似乎也不难;很容易吗,现在物质生活这么富裕了,其实也没有几个人能暂时放下,去接纳大自然的馈赠,享受最简单的快乐。志向,这最终的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有滋味、有尊严、有意义,脱离了生活实际谈空中图阁的志向,有时会徒增烦恼!不如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穷则独善其身,经营好自己的小生活;达则兼济天下,奉献社会。

上面这几个弟子最后成就如何呢,1、子路前面已经说过了,做到了卫国的宰并且舍生取义,求仁得仁。同学可能会不太赞同这做法,但对子路来说,他认为他做到了他应当做的,虽死而无憾,成就了“义士”。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子路就是义的代表。2、冉求也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陪着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受到鲁国季孙氏重用,后乘机说服季孙氏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孔子老年在鲁国颇受冉求的照顾,是儒家十哲之一。3、公西华曾经在孔子推荐下曾代鲁国出使齐国“乘肥马,衣轻裘”。而曾点和他儿子曾参一起在孔子门下学习。曾点以教育后人而闻名。在曾点的教育下,曾参成就四圣之一,写出了《大学》儒家经典篇,还提出“日三省吾身”的简单修身办法。在孔子和孔鲤死后,曾参还隔代教育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传孟子,曾参、子思、孟子都是四圣之一配祀孔子庙。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被人称为半个圣人,也是曾氏后人。

第二个故事:

这次是子路、颜回两人待立老师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谈下你们的志向?”子路又是争先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我愿意把我的车马、皮衣都与我的朋友共享,即便用坏了也不会可惜,没有遗憾。

颜回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自己做了好事不张扬,有功于他人也不去夸大。子路又问:“愿闻子之志。”想知道老师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小孩能得到关怀培育。

这段对话体现的还是子路的“义”,他对朋友慷慨大方,轻财好义。

重点说说颜回。颜回说希望自己做了好事不张扬,辛苦有功于他人也不去夸大。这条貌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如果你考了100分第一名,是不是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帮助了别人是不是很想让别人知道你的辛苦功劳,甚至希望下回别人能帮回你?但是颜回不一样,他已经把仁爱当作自己化身,求仁得仁,达到“无我”的至贤至善的境界。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还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学生智慧好学,对人仁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悟性好、情商高、,而且还不被外物诱惑,移节易志,是老师眼里典型的头号优秀生,所以孔门七十二贤中排在首位,与孟子、曾子、子思四圣配祀孔子庙。我个人感觉,颜回可能不是孔子学生中成就最大的弟子,但却是最接近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弟子,因此,孔子一直是把他当作衣钵弟子和儿子来看待的。可惜,颜回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早死。颜回死,孔子痛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这是老天爷要了我的命啊!”

最后终于要说到孔子之志了。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因为太过宏伟,所以很难表达。简单说来,其实描写的是一种理想、和谐的社会关系状态,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达到老者有所安养,幼者有所教育,贫者有所依靠,难者有所帮助。或者叫做大同世界。这和曾点所描写的春和景明、朝往暮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是一贯相通的,都是表达对美好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向往和追求。以后你们会学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中就有描写太守欧阳修与民同乐、一同前往醉翁亭游玩的美好场景。这都是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上面,孔子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颜回几个弟子关于志向的故事就讲完了。为什么会谈他们的志呢,我认为从上面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1、你心里所志,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然你将来就更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有理想的人,为了理想志愿能够坚持不懈,为之拼搏且乐在其中:子路的义、颜回的仁、孔子的伟、冉有的才干、公西华的外交、曾点的顺势而为,都通过他们对志向描述充分地展示出来,并且他们的志向也最终促成他们的最终的成就。

最后我还想和你们再分享一下孔子的一句话。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孔子他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收放自如)。“这说明除立志之外,我们还要终身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并不是嘴上打空炮、单凭嘴上立下宏伟志愿是没用,反而有害的。有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若立下的志向和自己的辛勤努力不相匹配,当然无法实现自己志向,反而会怨天尤人,搞得自己精神抑郁、神经错乱。漳州文庙门上有块匾,匾上写“以德配天”,就是说你的德行要匹配上天赋予你的智慧、财富和地位。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