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专家教你如何拯救耳朵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活动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本期节目,我们将带您走进耳朵的奇妙世界,了解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我们的听力,从而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上线大医生:刘静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期话题:全国爱耳日健康科普


今年爱耳日主题的含义


今年爱耳日的活动主题“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科技助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助听器和其他听力辅助设备已经能够提供更为清晰、自然的声音,大大提高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也在听力康复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这些科技手段,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诊断和治疗听力问题,让更多人享受到听力健康带来的好处。


“共享美好生活”:听力障碍不应该成为阻碍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障碍。通过科技的帮助,我们希望听障人士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顺畅地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喜悦。同时,这个主题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听力健康问题,消除对听障人士的偏见和歧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如何保护听力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特别是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如音乐会、机器轰鸣的场所等。如果无法避免,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工具来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注意耳机使用的时间和音量: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或其他声音,特别是音量过大时,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因此,使用耳机时要注意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建议每次不超过一小时,并且音量不要过大。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如机场工作人员、建筑工人等,更应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保护听力。


注意饮食健康:饮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保护听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避免经常掏耳朵:经常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和鼓膜,对听力造成损害。因此,应避免经常掏耳朵,如果感觉耳朵有异物或不适,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


哪些情况需要佩戴助听器


中度到重度听力损失:如果听力损失较为严重,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来帮助听到声音。


单侧听力损失:如果只有一侧耳朵有听力损失,可能会影响声音的定位和方向感。佩戴助听器可以帮助改善这些问题。


高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可能会导致难以听清高频声音,如女性的声音、鸟鸣声等。佩戴助听器可以帮助补偿这些高频声音。


工作或学习需要:如果工作或学习需要听清声音,如在会议室、教室或工厂等环境中,佩戴助听器可能会有所帮助。


社交需要:如果听力损失影响了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佩戴助听器可以帮助改善交流效果。


如何选择助听器


听力损失情况:助听器是为了改善听力状况而存在的,因此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听力损失情况。包括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和位置等,这都将影响到选择助听器的类型、功率和配置。


日常环境:不同的助听器有不同的降噪和声音处理方式,需要根据自己日常所处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例如,如果经常处于嘈杂环境中,就需要选择具有较好降噪功能的助听器。


个人喜好和需求:助听器品牌和型号众多,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比如有些人更注重声音的清晰度,而有些人则更注重助听器的隐蔽性。


专业建议:在选择助听器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验配师的意见。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听力损失情况和个人需求,给出最适合的建议。


售后服务:助听器是一种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配件的电子设备,因此选择有完善售后服务的品牌和经销商是很重要的,可以保证助听器的正常使用和及时维修。


此外,还需要考虑助听器的类型、功率、频率范围、舒适度和适应性等因素。试戴助听器时,要注意其效果和舒适度,确保选择的助听器适合自己的耳朵形状和听力需求。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大 医 生 介 绍

刘 静 波

副主任医师,擅长耳内科学及听力学。对眩晕、耳聋、耳鸣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入研究。对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常见前庭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