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自贡73岁退休教师捐献遗体 “重返讲台”成“大体老师”

自贡网记者卜一珊 李秋玥 文/图

生前,他是一名人民教师;离世后,他成为了“大体老师”。

3月2日下午3点,在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一场庄重而神圣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举行。大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与张反修作永久的告别。

张反修曾在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讲台上教书育人三十余载,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在生命的最后,他又决定捐献遗体,成为该校的一名“大体老师”,用于医学科研和教学,为社会作出最后的贡献。

据悉,张反修是我市第43位遗体捐献者。

躬身践行大爱无私

告别仪式现场一片肃然,张反修的家属、同事、学生,以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纷纷向他敬献鲜花,追思这位“无言良师”,致敬他为医学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父亲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告别仪式结束后,张反修的二儿子张南眼眶湿润地告诉记者,父亲生前一直要求死后捐献遗体,为医疗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能有这样一位大爱无疆的父亲,我们感到很骄傲和自豪。”张南说。

今年73岁的张反修是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工作,在三尺讲台执教31年。他从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现西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该校工作。这些年,张反修一心扑在教育上,见证着学校的点滴变化,对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

由于年岁已高,加上身患多种疾病,近两年张反修的身体每况愈下。前不久,张反修突然将张南三兄妹叫到跟前,并掏出了一张遗嘱,告知了他的一个重大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入土为安’。这个决定对于子女来说真的是无法接受。”张南说,“尽管很不舍,但我们也只能尊重父亲的想法。”

生命之花绽放光彩

3月1日,张反修因病重抢救无效去世。子女们为了完成他生前的遗愿,含泪捐献了他的遗体。

记者在张反修的遗嘱上看到这样一段朴实的话语:几十年来,平凡的教学工作我很少贡献,我决定去世后将我的遗体捐献给学校……

张南说,父亲的生命虽然已经消逝了,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生前,我们受到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想到老师的离开更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之课——大爱无私。”张反修的学生感叹道。

据介绍,“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也被称为“无语良师”,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诠释了无私奉献。

记者手记:

爱与善,让生命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市红十字会对张反修的一生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对于社会来说,遗体器官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对于个人来说,遗体器官捐献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贡,还有更多的“张反修”们在诠释大爱。他们在人生的终点,捐献出自己的器官或遗体,或为重症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或为医学事业作贡献,留下无疆大爱。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遗体捐献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登记13818人,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3例,遗体捐献43例,眼角膜捐献31例。器官遗体捐献者用伟大和无私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让爱让生命得以延续。

致敬!所有的器官遗体捐献者。

编辑:张翠娜

编审:喻佳

举报
评论 0

    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 9 条更新

    “这不是演习”!多架美军现役最先进B-2隐身轰炸机,罕见在印度洋集结!瞄准了谁?
    判了:家长赔偿69万元!
    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注意啦!酒驾、醉驾的代价,你承受不起!
    18岁首战!全红婵出征跳水世界杯单人10米台,冲击第9金
    赖清德最害怕事情发生,2300万台湾民众,将因大陆上马大工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