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回忆录:那年那人那事
.德平.

图片源于AI生成
德平是我高三时候认识的。
一天,教室门口站着一个男生,拿着书,探着脑袋,似乎在寻找什么。他个子不高,一张苦哈哈的脸,褶子很多,看起来岁数比我大。这张脸,深深地刻画在我的记忆中。
我就在坐在室门口,出于礼貌和好奇,我问他找谁。
他问我这是文科班吗?我点头称是。
于是我们攀谈了起来。
原来他叫德平,是县城郊外一个高三复读学校的学生,也读的文科。我们的历史老师在那边代课,他通过老师找到了县一中这里。他是来取经的。我对眼前这个一脸苦相的同学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或许是出于一种优越感吧,我详细地跟他讲了我们目前的学习情况,还拿了几张试卷和资料给他,让他看完再还我。其实我也用不到,老师们个个强调自己科目重要性,试卷如同货币一样超发了。
后来德平又来了几次,渐渐地我们熟络了起来。
德平已经复读过一次。第一次复读是在市里叔叔家食宿的,他每次吃饭都不跟叔叔婶婶一家人同桌,等他们吃完了自己再吃剩下的饭菜,然后收拾残局,洗碗拖地。“其实我叔叔也不容易”,他跟我说。当时我不是很理解。德平的第一次复读以失败告终。
这次复读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他苦苦哀求老父亲才勉强同意。德平说他现没钱,只能买瓶酱油,食堂打份米饭,靠酱油拌饭过日子。这是我无法想象的。那个复读学校的学习环境很差,放弃希望混日子的居多,像他这样死磕拼命的人少之又少,他想搬到我附近住。
我答应帮他留心找房子。正好我住的那个院子里有个小屋,是房东放杂物的,又矮又暗,符合德平能住就行便宜就好的要求。索性我跟房东讲了想法。房东将小屋简单收拾了下,拉了个昏黄的灯泡,每月30块,爱住不住。德平高兴地搬了过来。
德平很焦愁。为钱愁,为成绩愁,每天都愁。接触多了,我知道德平读书方面的资质是差了点,我不能打击大,相反我还得听他诉苦。一天晚上,他到我宿舍聊天,说他准备找我们一中某位校领导求求他,德平想通过免费为一中打扫厕所,以换取来这复读班听课的机会。我听的目瞪口呆,室友也一脸的不屑,德平却一本正经地。德平走后,室友说了句“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自惭形秽了”,我眉头促了下,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人都有难的时候。
几天后德平找到了我,说他真去找校领导了。我问结果怎样,他说校领导没有同意,但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我安慰了他几句。这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
过完年后,也就是高三下学期伊始,德平找到了我。他眉头紧锁,说话声音也不大,说要搬回原来的地方,还问我能不能借他100块钱。我问怎么了。他解释说自己这学期的学费还没凑齐。我赶紧凑钱,浑身上下加在一起也就95块钱,问他行不行。德平拿着钱,笑了,笑得很开心,一张脸终于舒展开了。他握着我的胳膊说,等他爸卖了蜂蜜就还我。打那以后他就搬走了。
那是2001年3月份的一天,他又来找我,还了我100块。我当时没零钱,也就没有找回。那天晚上德平心情很好,非要请我吃饭,其实就是
在学生饭店点了个蹄膀肉片汤,老大一碗。那个时候来说,这绝对是大餐了。可惜那天我没有胃口,没怎么吃几块。德平说我浪费粮食,然后呼啦啦一碗干了个底朝天。
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德平。几个月后我们将各自奔赴高考。
不知道他考上大学没有,也不知道他后来过得怎么样,愿他幸福。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