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农商银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系列活动

为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意识,梅州农商银行围绕“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活动主题,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人群,利用科技赋能,采取多维度、多渠道形式,积极开展2024年“3·15”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月5日,梅州农商银行董事长卓仲宇以“一堂金融讲座”的形式,结合老年人群体的金融需求,向老年人群体普及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益、金融消费者合法维权等内容,对老年人群体进行政策宣导和金融风险提示。通过面对面开展讲座交流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群体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地保护好个人“钱袋子”。

“3·15”期间,梅州农商银行开展总行行长及支行行长接待日活动,受理消费者业务咨询、客户投诉和对本行的意见或建议等内容,拓宽消费者诉求渠道,解决消费者合理诉求,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体责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3月15日上午,在梅城客都汇商业文化广场,梅州农商银行积极参与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梅州监管分局组织,梅州银行业公会、梅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承办的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宣传志愿者紧扣“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的主题,面向到场群众开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非法集资、扫黑除恶、反洗钱、诚信教育以及《反有组织犯罪法》等金融知识宣教,向市民耐心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引导市民科学、健康、合理消费。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来往的老年人、务工人员、青少年等参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学习,提升相关群体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

同日上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梅州监管分局指导下,梅州农商银行组成宣传小组走进梅县区槐岗村委开展“进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利用摆放宣传展架、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宣教方式,针对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风险提示,有效提升村民金融安全意识。同时,金融讲师为村民举办“金融知识小课堂”,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普及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益、合法维权途径等知识,引导村民增强抗风险能力,学会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围绕日常生活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梅州农商银行积极下沉教育宣传重心,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贴近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宣传活动。3月13日走进碧桂园商圈,通过派发宣传折页、走访商家的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非法金融活动常见的表现形式、充分揭示相关诈骗手法和主要特点,有效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3月14日走进广东康宏集团有限公司,向企业员工普及金融常识,宣传金融消保政策、消费者基本权利等,引导新市民群体树立科学理性投资消费观念;3月15日邀请鸿都社区居民到鸿都分理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趣味运动、小课堂的形式普及金融知识;3月15日走进梅县科技苑小区,积极为社区群众普及防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反洗钱等常用的金融知识等内容,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梅州农商银行充分利用辖内网点分布广、受众多的特点,将营业厅堂作为重要宣传阵地,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口号,大厅电视机播放电子海报和宣传视频,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设立“公众教育区”,向公众宣传贴近生活的金融知识;在业务办理窗口醒目位置开展金融消费风险提示;做好网点适老化服务工作,设置“爱心窗口”,配置药箱、老花镜、放大镜等,摆放在柜台供老年人使用,切实解决老年人在业务中遇到的困难,提升老年人的服务体验等。

结合普惠金融户户通宣传机制,梅州农商银行将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嵌入乡村振兴,延伸特定区域金融服务,通过深入社区、走村入户,悬挂宣传横幅、派发宣传手册、案例讲解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风险,倡导理性投资理念,提高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打通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梅州农商银行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线上宣传矩阵,创新性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如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创作“以案说险”动漫作品《防范新型信息诈骗》,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将金融知识普及搬到“指尖”,帮助消费者认识、学懂金融知识。

金融消保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下一步,梅州农商银行将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持续做好教育宣传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南方+记者 汪思婷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