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回忆往事:曾自以为是天才到国家队压力大到整晚失眠,首次拿世界冠军后飘了被教练找去谈话

乒乓球世界冠军许昕、陈幸同3月19日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给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
20余个世界冠军——许昕职业生涯斩获无数荣誉,谈到当初为什么选择乒乓球,许昕却说是“出于偶然”。
他对同学们说,因为自己反应比较快,所以在幼儿园时期就被选去练乒乓球,“当时对项目并没有那么了解和热爱,最吸引我的就是怎么样战胜对面的人,不断地赢下去。”许昕说,“但大家都想赢,这时候你就要付出辛苦,还要动脑子。”
许昕告诉同学们,要享受竞争带来的快乐,虽然会不断遭遇挫折和失败,但要学会总结经验和树立目标,学会面对失败也是体育精神的一部分。
许昕2006年入选国家队,2007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路看似顺风顺水,但他却说:“我们的头衔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实遭遇的失败比成功还要多。”
许昕分享说面对失败一定要坚定信心,一定有长远的目标,不要因一次失败而陷入沮丧。他说:“当时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但打开国家队大门的那一刻,又感觉梦想破灭了一半。”
许昕的梦想是拿世界冠军:“国家队中有那么多世界冠军、那么多天才,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个么?”
许昕说当时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自己每晚都睡不着觉,一直在想如何去超越他们。
2009年许昕首次成为世界冠军,他说:“当时的感觉就像期末考完试,要放假了一样,我是世界冠军了,已经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了。”
当时教练找许昕谈话提醒他“不要太飘”,要不断树立新的目标。许昕也提醒同学们,一次阶段性的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在简单的调整后,要快速找到新的方向。
许昕分享了“持续小赢”的理念,要不断树立并完成小目标,进入正向循环和良性的竞争,最终实现大目标。许昕希望同学懂得“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的道理,不能沉浸在成功之中。
许昕就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挑战自我,最终,两度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为国乒赢得众多荣誉。
许昕希望同学们能多多参与乒乓球运动,参与体育锻炼,敢拼搏,不怕输,在一次次挫折中能重拾信心,继续向前,让中华体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体育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许昕像样的单打世界冠军只有一个
许昕打球观赏性是最强的,他应该可以对乒乓球发展起到不一样的作用,可惜了,是乒乓球运动本身的问题还是自身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这个学校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