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证明你很“厉害”

作家刘震云写过一本书叫《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在他的演讲中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世界上是否存在“一句顶一万句”的话,他的答案是“存在”,并在演讲中论述了他的观点。

一句顶一万句,重点不是“一句”,而应该是“一万句”,就像读书一般,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最后总结出的那句话,就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所谓“真传一页纸,假传万卷书。”

认识一个人,往往一句话就让人肃然起敬,而且越短越有力量。比如:马云、马化腾、莫言、李宁等,两三个字,不用过多的介绍,就能知道背后的含义。不光人如此,提到“上海”就想到了发达,提到“华为”就想到了创新,提到“娃哈哈”就想到了情怀。

当然,不是字数越少就越有力量,如果介绍这人是一名“作家”,写过很多作品,那是没有力量的,哪怕名字再优美也没有用,但如果介绍他是《人世间》的作者,那恐怕就有不一样的效果。

相反,如果一件事物需要长篇累牍的介绍,只能说明还不够强,无法用“一句”来证明,因为还没有完成背后的“一万句”。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1801--1809年在职)生前就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暨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作者及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墓志铭上没有写上他的总统职务。在他看来,总统这个职位并不比他以上列举的三个头衔更重要,他说除了上述这些字,不要外加一个字,“因为依据这些字,作为我一生的论定,我希望最能受到怀念。”

志不强者智不达。我们从小就被劝学立志,但总是效果不佳,有的人甚至上了大学,才发现根本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有的人一生浑浑噩噩,不知道应该为什么而活。原因有很多,但重要一条是没有站在受教者的角度来教育引导,生命没有受到启发。

邯郸三名初中生的行为很有代表性,也许在他们心里,“厉害”就是可以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最终误入歧途,给受害者及亲人带来无穷的痛苦,并引发社会各界的思考。

有人总觉得自己很“厉害”,甚至盲目自信,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感觉没有自己不行,可一旦离开平台,自己却一无是处。

人的一生很长,有三万多天;人的一生也很短,转折点只有几步,其他时间都是在重复中度过。如果能用一句话证明自己很“厉害”,那这一生恐怕没有白活一次。退一步讲,如果能遇到一句点醒生命的语言,那也是难能可贵的,称得上“一句顶一万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在世,经常问问自己,能用一句话证明自己很“厉害”吗?


原创随笔,与君共勉,谢谢阅读。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