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余江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余江路径”

自2020年江西省鹰潭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江西鹰潭余江区围绕“一年建机制、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模式”的目标要求,按照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的目标定位,结合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等26项“国字号”改革,努力做好“1+N”改革文章,找准城乡融合“发力点”,突出“制度创新、系统推进、持续增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项根本任务,全域“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余江路径”。2023年,余江区城乡融合发展典型做法《城乡融合“余”你同行》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

把制度创新作为“切入点”,让要素流通“畅”起来

江西鹰潭余江区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在资源、资本、服务流通上积极探索制度机制,打破常规、巧立新规,促进城乡要素互通。

打破资源流通瓶颈。农村土地入市的“核心用途”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在余江区锦江镇铁山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3.1亩进行入市,发展“工厂化养鱼”产业,带动180余户农户养殖3000亩鱼塘,推动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为周边百姓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余江区及时总结该案例经验,在入市决策、市场交易、增值收益分配等方面,形成11项制度机制,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目前已入市47宗,面积498亩,入市价款4695万元,并建成了全国首个全部使用集体土地入市建设的产业园——锦江入市产业园。

打破资本流通瓶颈。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探索,探索出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等12项机制。紧紧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等农村主要产权,开发“一权一品”抵押贷款产品。全区共完成94个行政村集体资产抵押授信,农村产权抵押授信总额12.4亿元,用信5.08亿元。

打破服务流通瓶颈。城市的社区由物业公司进行管护,但是农村的长效管护缺乏专业团队。余江借鉴城市社区物业做法,探索农村“物业进乡村”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县级层面出台《余江区“物业进乡村”运营管理办法》,探索资源整合化、项目下沉化、运行市场化、参与多元化的“四化联动”模式。目前“物业进乡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模式已经在全区“全覆盖”。

把系统推进作为“主抓手”,将改革钥匙“串”起来

江西鹰潭余江区充分借鉴8年“宅改”的经验成果,为城乡融合做好“铺垫”。通过“宅改”,全区共退出宅基地5.06万宗6472亩,出台92项制度机制,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大量可有效利用资源和政策支撑。

以农村“宅改”为抓手,保障“户有所居”,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出台《余江区农村村民退出宅基地进城购买安置房方案》《余江区城乡核心区内农民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等制度机制,在乡镇传统农区坚持“一户一宅、面积限定”、在人多地少密集区做到“集约节约、联建统管”、在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农民公寓、集中居住”、在全域农村范围鼓励“进城购房、优惠让利”等四种“户有所居”模式。

同时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探索“村民自治”,大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群众民主推荐、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全区所有自然村成立了村民事务理事会,赋予理事会在村庄长效管护、规范农村建房等方面12项权力和15项职责。出台《余江区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操作指南》,有效解决了集体所有权虚置的问题。探索出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宅基地使用合同这一做法,进一步明确了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以“三变”改革为支撑,盘活“两闲”资源,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把基础设施作为“敲门砖”,让发展条件“硬”起来

近年来,余江区基础设施建设正步入快车道,搭建城乡供水、污水处理、电商物流、公路交通、垃圾处理“五张网”,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城乡供水方面,已完成所有乡镇、行政村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方面,已完成所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电商物流方面,建立了“区城乡融合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形成高效集约、科学合理的“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了区有分拨中心、乡有中转站、村有快递点的目标。整合“四通一达”建立了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完成62个集超市、快递收发、网络代购、农副上行、金融兑付“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电商物流集散网点建设。公路交通方面,已完工108个农村公路项目,成功申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大司线”获评全国最美农村公路。垃圾处理方面,统一收集、转运、处置,做到“一把扫把扫城乡”,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把公共服务作为“铺路石”,让生活质量“好”起来

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西鹰潭余江区组建9个教育联合体,全域开展“县管校聘”改革,撤并小规模学校103所,有力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农村学生3年内“回流率”达到5%。连续6年在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被列为全省首批3个县之一、全国首批66个县之一迎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

稳慎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江西鹰潭余江区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按照“一张网、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的原则,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配置、专科建设、医防协同一体推进;持续推行“乡聘村用”改革,有序劝退超龄乡村医生56名、无资质人员26名,解决村医身份转换、待遇提升、养老兜底、队伍稳定等问题,筑牢村级医疗服务网底。

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江西鹰潭余江区大力开展文化服务下基层,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公序良俗、抵制“高价彩礼”。2022年,余江“板车宣讲团”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把持续增收作为“总目标”,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江西鹰潭余江区积极引导园区企业“产能下沉”到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利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资金8045万元,建设种养基地12724亩,建成“产业下沉”车间56家4.8万平方米,直接带动就业2240余人,辐射带动就业1.2万人。对城郊村,最大化实现“土地增值”。

在中童镇深塘周家,结合自身毗邻眼镜园区和206国道的区位优势,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农租楼和农贸市场、商业街等,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以上;黄庄乡通过成立“九村联建”产业发展公司,所有行政村“抱团”发展,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万元,黄庄乡每个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余江区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持续加强力量配置,培训提能,聚焦“打造全国样板区”目标定位,争做城乡融合“先行示范区”,力争在土地入市和产权抵押方面位列全国前列,努力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县域物流”示范县,打造“乡聘村用”全省样板,实现“县管校聘”全省示范,确保城乡融合见成效,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余江经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