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考公季,贫血会影响录取,需提前防治
公务员体检是公务员录用的重要环节,贫血是否会影响公务员的录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贫血情况严重,将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因此会被刷掉。那么,公务员体检贫血不通过应该怎么办呢?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上线大医生:付海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 血液科
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本期话题:你知道贫血也会影响公考录取吗
贫血影响公考录取
贫血是否会影响公考录取,主要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以及具体的招录标准。
一般来说,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大于90g/L)可能不会对公考录取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可能无明显症状。然而,如果是中度或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g/L),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会影响其工作能力和效率,从而对公考录取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具体的招录标准也是决定因素之一。不同岗位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岗位可能会对贫血有更严格的限制。
因此,如果患有贫血,建议尽早查明原因并积极治疗,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通过公考的机会。同时,在报考公务员前,也应仔细了解相关岗位的招录标准,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
贫血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都是由于贫血导致神经组织缺氧所致的症状。同时,贫血还可能导致呼吸、心率加快,活动后心悸、气短等心肺方面的症状。此外,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等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营养不良: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这种情况在喜欢节食减肥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食物单一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缺铁:铁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会直接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过多饮茶或咖啡可能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因为茶饮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苯酚类化合物会与铁质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沉积物,进而导致贫血。
失血过多:如受到外伤导致血管破裂,或月经量过多、痔疮大量出血等,都可能造成人体失血过多,使红细胞过度丢失,从而引发贫血。
再生障碍: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衰减或与放射性物质接触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导致贫血。这种情况被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破坏速度过快,而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不足以弥补这种损失,就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这可能与红细胞膜的异常、红细胞内酶的缺乏或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有关。
生理性贫血: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如婴儿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抑制,从而引发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要确诊为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还需进行铁蛋白、血清铁等相关检测,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是合格的,如果低于此标准则会被刷掉。这个时候再到医院寻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疗程需要2-6个月,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合格标准,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如何治疗单纯缺铁性贫血
病因治疗:根据贫血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饮食、消除慢性失血性疾病、调理月经等。对于由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增加营养,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等。对于慢性失血性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年龄期女性月经过多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调理月经,检查有无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补充铁剂: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不良反应较明显;有机铁包括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等,以口服制剂为首选。建议每天补充元素铁150-200mg,患者服用铁剂后,网织红细胞会逐渐上升,5-10天可达高峰。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4-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后停药。注射铁剂效果好,但不适合长期使用,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支持治疗:包括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辅助药物,以及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以迅速缓解症状。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大 医 生 介 绍

付 海 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病科学科带头人 ,行政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中西医整合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血液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专病委员会白血病学组组长;福建省抗淋巴瘤联盟常务委员;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淋巴瘤防控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中华医学会教改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厅中青年骨干基金等多项血液病专项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医学奖三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奖三等奖1项。发表SCI源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请先 后发表评论~